皖江名校联盟2018届高三12月联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80279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31

1.综合题(共3题)

1.
以粗镍(含少量Fe和Cr杂质)为原料制备醋酸镍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离子
Fe3+
Cr3+
Ni2+
开始沉淀pH
1.5
4.3
6.9
完全沉淀pH
2.8
5.6
8.9
 
回答以下问题:
(1)粗镍原料在酸浸前粉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酸浸过程中,镍浸出率随时间变化如图。酸浸的最佳温度与时间分别为_____℃、_____min。

(3)酸浸中Ni 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加人试剂X 为_____(填下列提供试剂的序号),可调节溶液pH 至______(填pH 范围)。
A.H2SO4 B.Cr2O3 C.NaOH D.Fe2O3
(5)进入“沉镍”步骤的滤液中c(Ni2+)= 2.0mol/L,若要处理1L该滤液使Ni2+ 完全沉淀[c(Ni2+)≤10-5mol/L],则需要加入Na2CO3固体的质量最少为______g。(已知NiCO3的Ksp=9.6×10-6,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 位有效数字)
2.
将NaCl溶液电解后通人ClO2,能得到一种高效漂白剂和氧化剂NaClO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此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除容量瓶、玻璃棒、量筒、烧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填名称)。
(2)ClO2是一种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的气体,用亚氯酸钠固体与纯净的氯气反应可制取,反应为2NaClO2+Cl2=2ClO2+2NaCl。下图是实验室用于制备并收集一定量纯净ClO2的装置,其连按顺序为:a→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E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3)探究NaClO2的氧化性及测定其纯度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
操作步骤
现象或原因
1.证明NaClO2具有氧化性
取一定量的样品,用H2SO4酸化,再加入适量_____和KSCN 溶液检验
溶液显红色
2.测定NaClO2的纯度
①准确称一定质量的样品,在酸性条件下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足量的KI晶体
致溶液显黄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取25.00mL上述待测溶液,加入________溶液做指示剂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I2+2S2O32-=2I- +S4O62-
③用一定浓度的Na2S2O3标准液滴定,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时,反应达到滴定终点
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现象)
 
3.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除去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与浓硫酸共热制取SO2并完成相关性质探究(不考虑水蒸气)。
(1)有同学认为制得的SO2 中可能混有杂质,其化学式为______和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为验证气体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为验证并吸收SO2,装置B 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装置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②装置D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__;
③装置G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④装置H的作用为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验证SO2 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
②为验证SO2的还原性,取试管b 中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I:向第一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_(填“I”“ Ⅱ”或“Ⅲ”);试管b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6题)

4.
人们从冰箱中取出的“常态冰”仅是冰存在的17种可能的形式之一。目前,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多孔、轻量级的“气态冰”可形成气凝胶的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常态冰”和“气态冰”结构不同,是同素异形体
B.“气态冰”因其特殊的结构而具有比“常态冰”更活泼的化学性质
C.18g“气态冰”的体积为22.4L
D.构成“气态冰”的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5.
X、Y、Z、W、R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于数为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Y与X是同周期元素,XY2可用于灭火。简单阳离于Z+、W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R是同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Y2中各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B.Z、W分别与Y形成的常见化介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Y、Z、R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能发生水解反应
D.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Z+>W2+>Y2-
6.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分液漏斗中溶液X加入圆底烧瓶中与Y反应,对试管B中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X溶液
固体Y
Z溶液
现象
A
70%H2SO4
Na2SO3溶液
H2S溶液
产生浑浊
B
浓氨水
CaO
酚酞试剂
溶液变红
C
盐酸
大理石
Na2SiO3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D
浓盐酸
MnO2
NaOH溶液
黄绿色气体被吸收
 
A.AB.BC.CD.D
7.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重结晶、滴定操作都是提纯物质的常用方法
B.用瓷坩埚熔融NaOH或Na2CO3
C.配制0.1mol/L的H2SO4溶液时,将量取的浓H2SO4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
D.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制取O2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
8.
下列实验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Fe(NO3)2溶液中滴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 
溶液变为黄色
氧化性:H2O2>Fe3+
B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 
溶液变浑浊
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硅,故而盐酸能制得硅酸。
C
向溴水中滴加苯 
液体出现分层,上层有颜色下层接近无色
溴在苯中的溶解度远大于水中
D
将过量过氧化钠固体投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溶液变成蓝色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
 
A.AB.BC.CD.D
9.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酒可用于伤口消毒,其原理是I和酒精都有强氧化性使蛋白质变性
B.高铁车厢采用铝合金材料,是利用其具有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能力强等优点
C.人体摄入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
D.去除家用天然气中的有特殊臭味的气体,可减少环境污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