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Q、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是金属元素,Q、W、Z是非金属元素。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之和为54,对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
(1)X、Y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与W可形成X2W和X2W2两种化合物,X2W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3)Q与W可形成化合物QW2,这种化合物固态时属于________晶体。
(4)Y的硝酸盐水溶液显________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5)Z的氢化物与W的氢化物发生反应生成Z的单质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6)W、X、Y、Z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7)0.5 mol Q的单质与足量的W单质完全反应,放出196.75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X、Y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与W可形成X2W和X2W2两种化合物,X2W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3)Q与W可形成化合物QW2,这种化合物固态时属于________晶体。
(4)Y的硝酸盐水溶液显________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5)Z的氢化物与W的氢化物发生反应生成Z的单质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6)W、X、Y、Z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7)0.5 mol Q的单质与足量的W单质完全反应,放出196.75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已知A、B、C、D、E、F都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B<A<C<D<E<F。B、C两种元素都能引起水体富营养化。E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3p轨道全充满。A+比E原子形成的离子少1个电子层。D可以形成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F的原子序数为26。请回答下列问题:
(1)C、D、E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写出B的氢化物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B的氢化物极易溶于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BE3的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
(4)F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F的一种常见化合物F(CO)5在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则F(CO)5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5)将FE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请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较B、C两种元素的氢化物稳定性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1)C、D、E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写出B的氢化物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B的氢化物极易溶于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BE3的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
(4)F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F的一种常见化合物F(CO)5在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则F(CO)5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5)将FE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请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较B、C两种元素的氢化物稳定性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3.
(1)如图为CO2分子晶体结构的一部分,观察图形。试说明每个 CO2分子周围有________个与之紧邻且等距的 CO2分子;该结构单元平均占有________个CO2分子。

(2)在40 GPa高压下,用激光器加热到1800 K时,人们成功制得原子晶体干冰,其结构和性质与SiO2原子晶体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E.每摩尔原子晶体干冰中含有4 mol C—O键

(2)在40 GPa高压下,用激光器加热到1800 K时,人们成功制得原子晶体干冰,其结构和性质与SiO2原子晶体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原子晶体干冰易升华,可用作制冷剂 |
B.原子晶体干冰有很高的熔点和沸点 |
C.原子晶体干冰的硬度小,不能用作耐磨材料 |
D.原子晶体干冰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氧化钠反应 |
2.单选题- (共8题)
4.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SiH4的沸点高于CH4,可推测PH3的沸点高于NH3 |
B.NH4+为正四面体结构,可推测 PH4+也为正四面体结构 |
C.CO2晶体是分子晶体,可推测SiO2晶体也是分子晶体 |
D.C2H6是碳链为直线型的非极性分子,可推测C3H8也是碳链为直线型的非极性分子 |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晶体中的最小碳原子环由6个碳原子构成 |
B.AlCl3晶体属于原子晶体 |
C.1 mol SiO2晶体中含2 mol Si—O键 |
D.金刚石化学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会和O2反应 |
6.
下列性质适合分子晶体的是( )
A.熔点1 070℃,易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 |
B.熔点1 003.1℃,液态时导电,水溶液导电 |
C.能溶于CS2,熔点112.8℃,沸点444.6℃ |
D.熔点97.81℃,易液化,液态时不导电 |
7.
碳化硅(SiC)晶体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其中碳原子和硅原子的位置是交替的。它与晶体硅和金刚石相比较,正确的是( )
A. 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碳化硅>金刚石>晶体硅
B. 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
C. 三种晶体中的单元都是正四面体结构
D. 三种晶体都是原子晶体且均为电的绝缘体
A. 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碳化硅>金刚石>晶体硅
B. 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
C. 三种晶体中的单元都是正四面体结构
D. 三种晶体都是原子晶体且均为电的绝缘体
8.
我国的激光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据报道,有科学家用激光将置于铁室中石墨靶上的碳原子炸松,与此同时再用射频电火花喷射氮气,此时碳、氮原子结合成碳氮化合物薄膜。据称,这种化合物可能比金刚石更坚硬。其原因可能是( )
A.碳、氮原子构成平面结构的晶体 | B.碳氮键比金刚石中的碳碳键更短 |
C.氮原子电子数比碳原子电子数多 | D.碳、氮的单质的化学性质均不活泼 |
9.
干冰和二氧化硅晶体同属ⅣA族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它们的熔、沸点差别很大的原因是( )
A. 二氧化硅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
B. C、O键键能比Si、O键键能小
C. 干冰为分子晶体,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
D. 干冰易升华,二氧化硅不能
A. 二氧化硅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
B. C、O键键能比Si、O键键能小
C. 干冰为分子晶体,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
D. 干冰易升华,二氧化硅不能
10.
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M两种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 |
B.由于W、Z、M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所以其沸点依次降低 |
C.元素Y、Z、W的单质晶体属于同种类型的晶体 |
D.元素W和M的某些单质可作为水处理中的消毒剂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