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77497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26

1.综合题(共3题)

1.
臭氧有强氧化性能在一定条件下将烟气中的SO2、NOx分别氧化为SO42- 和NO3 -。臭氧可用于净化空气,饮用水消毒,处理工业废物和作为漂白剂。
(1)NO3-中心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SO42- 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
(2)Fe3+基态核外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臭氧可用于含CN碱性电镀废水的处理。第i步:CN转化为OCN;第ii步: OCN继续转化为CO32及两种单质气体。若第ii步转化时,O3与OCN物质的质量之比为3∶2,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为测定大气中臭氧(O3)含量,将0℃、1.01×105Pa的空气VL慢慢通过足量KI溶液,使臭氧完全反应;然后将所得溶液用amL cmol/L的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恰好到达终点。
(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
①O3与KI溶液反应生成两种单质,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滴定实验中除烧杯、锥形瓶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
③该实验中可选用_______(填物质名称)作指示剂。空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
④甲同学认为在滴定前应微热溶液,以排除溶液中溶解的O3和O2,不然会使滴定结果偏_____(填“低”或“高”)。
2.
钛(22Ti)由于其特殊的性能被誉为“未来世纪的金属”。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Li4Ti5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1)T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钛铁矿在预处理时需要进行粉碎,其原因是_______。
(2)过程①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8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

(3)过程②中固体TiO2与双氧水、氨水反应转化成(NH4)2Ti5O15溶液时,Ti元素的浸出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温度过高时,Ti元素浸出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写出由滤液D生成FePO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流程图可知FePO4制备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淡化及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中,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粗盐精制过程中要使用Na2CO3溶液,请写出加入Na2CO3溶液后相关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提溴,制得1molBr2需要消耗_________molCl2。步骤Ⅱ中需要向母液中加入稀硫酸酸化,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步骤Ⅱ若用Na2SO3水溶液吸收Br2,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为了从工业Br2中提纯溴,除去产物中残留的少量Cl2,可向其中加入_________溶液。
(4)步骤Ⅳ由Mg(OH)2得到单质Mg,以下方法最合适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B.
C.D.
(5)判断Mg(OH)2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6题)

4.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g 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的数目为0.2NA
B.1mol乙酸与足量的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分子数为NA
C.某温度下, pH=2的H2SO4溶液中,硫酸和水电离的H+总数为0.01NA
D.常温下,1L 0.1mol·L-1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至溶液为中性,则溶液含醋酸根离子数0.1NA
5.
下列有关文献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所在山洋,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过程包括了溶解、蒸发、结晶等操作。
B.《物理小识》记载“青矾(绿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没,”“气”凝即得“矾油”。青矾厂气是NO和NO2
C.《开宝本草》中记载了中药材铁华粉的制作方法:“取钢煅作时如笏或团,平面磨错令光净,以盐水洒之,于醋瓮中阴处埋之一百日,铁上衣生,铁华成矣。”中药材铁华粉是醋酸亚铁。
D.唐代《真元妙道要略》中有云“以硫磺、雄黄合销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屋舍者”,描述了黑火药制作过程。
6.
下列依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亚硫酸钠试样中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O)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试样已氧化变质
B
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NaBr溶液
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沉淀
相同温度下,KSP(AgCl)>KSP(AgBr)
C
向待测液中依次滴入氯水和KSCN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待测溶液中含有Fe2+
D
向NaHCO3溶液中滴加NaAlO2溶液
有白色沉淀和气体产生
AlO2-与HCO3-发生了双水解反应
 
A.AB.BC.CD.D
7.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甲装置实验室制取乙炔B.盛有水的乙装置,吸收HCl气体
C.用丙装置测量气体可以减少误差D.用丁装置蒸发MgCl2溶液
8.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某种离子,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先加入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Cl-
B.向某溶液中加稀BaCl2,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HCl溶液,沉淀不溶解,证明有SO42-
C.向某溶液中加入稀 HCl,放出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有CO32-
D.向某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热,产生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证明含有NH4+
9.
常温下,二氯化二硫(S2Cl2)为橙黄色液体,遇水易水解,工业上用于橡胶的硫化。某学习小组用氯气和硫单质合成S2Cl2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需后点燃E处的酒精灯
B. C、D中所盛试剂为饱和氯化钠溶液、浓硫酸
C. 二氯化二硫(S2Cl2)水解反应产物为S、H2S、HCl
D. G、H之间应加上D装置

3.实验题(共1题)

10.
醋酸亚铬水合物[Cr(CH3COO)2]2·2H2O(摩尔质量376g/mol)是一种氧气吸收剂,红棕色晶体,易被氧化;易溶于盐酸,微溶于乙醇,难溶于水和乙醚。其制备装置(已省略加热及支持装置)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往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过量锌粉,200mL0.200mol/LCrC13溶液。
②关闭k2打开k1,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并控制好滴速。
③待三颈烧瓶內的溶液由深绿色(Cr3+)变为亮蓝色(Cr2+)时,把溶液转移到装置乙中。当出现大量红棕色晶体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
④将装置乙中混合物快速过滤、洗涤和干燥,称量得到11.28g[Cr(CH3COO)2]2·2H2O
(1)装置甲中连通管a的作用是________,如何检验甲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__________。
(2)生成红棕色晶体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溶液自动转移至装置乙中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
(4)装置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5)为得到纯净干燥的产品,洗涤时按使用的先后顺序选用下列洗涤剂__________(填序号)。
①乙醚 ②蒸馏水(煮沸冷却) ③无水乙醇  ④盐酸
(6)本实验中[Cr(CH3COO)2]2·2H2O的产率是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