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化铝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B.除去溴苯中的溴,可用NaOH溶液洗涤,再分液 |
C.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取铝单质 |
D.“酸可以除锈”、“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
2.
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A.乙醇(水):加新制生石灰,蒸馏,收集馏出物 |
B.苯(苯酚):加溴水,振荡,过滤除去沉淀 |
C.溴乙烷(乙醇):多次加水振荡,分液,弃水层 |
D.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 |
3.
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
D.状态Ⅰ →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
4.
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试剂 | 实验目的 | 实验装置 | ||
X | Y | Z | |||
A | Na2SO3 | 稀 HNO3 | 品红溶液 | 证明 SO2 具有漂白性 | ![]() |
B | MnO2 | 浓盐酸 | KI-淀粉溶液 | 比较Cl2与 I2 的氧化性强弱 | |
C | Na2CO3 | 醋酸 | Na2SiO3 溶液 | 证明酸性: CH3COOH > H2CO3>H2SiO3 | |
D | 蔗糖 | 浓硫酸 | 溴水 | 证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
A.A | B.B | C.C | D.D |
2.实验题- (共1题)
5.
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制备Cl2,并探究氯气的相关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⑴ 装置中a玻璃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整套装置装配完毕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再添加试剂。
⑵ 若A装置中的固体药品为MnO2,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A装置中的固体药品为KClO3,则反应中每生成1 mol 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⑶ 装置C的作用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Ⅰ处是湿润的有色布条,则Ⅱ、Ⅲ处应加入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但有同学认为该设计不够严密,他的理由可能是_____________。
⑸ 甲同学提出,装置F中改用过量的Na2SO3溶液,乙同学认为此法不可行。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乙认为不可行的原因: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⑴ 装置中a玻璃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整套装置装配完毕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再添加试剂。
⑵ 若A装置中的固体药品为MnO2,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A装置中的固体药品为KClO3,则反应中每生成1 mol 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⑶ 装置C的作用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Ⅰ处是湿润的有色布条,则Ⅱ、Ⅲ处应加入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但有同学认为该设计不够严密,他的理由可能是_____________。
⑸ 甲同学提出,装置F中改用过量的Na2SO3溶液,乙同学认为此法不可行。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乙认为不可行的原因: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