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完成下列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
(1)乙醇催化氧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乙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苯酚钠溶液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苯甲醛水溶液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1)乙醇催化氧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乙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苯酚钠溶液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苯甲醛水溶液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1,4-环己二醇(有机物G)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和新材料单体,可通过以下流程制备。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C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G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D脱氢反应得到苯。写出苯发生硝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F中存在溴元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由CH2=CHCH2Br合成CH3CH2COOCH2CH2CH3的路线。(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C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G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D脱氢反应得到苯。写出苯发生硝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F中存在溴元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由CH2=CHCH2Br合成CH3CH2COOCH2CH2CH3的路线。(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 :

3.单选题- (共10题)
6.
在乙醇发生的各种反应中,断键方式不正确的是( )


A.与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 |
B.与醋酸、浓硫酸共热时,键②断裂 |
C.与HCl反应生成氯乙烷时,键②断裂 |
D.与浓硫酸共热至170℃时,键②和④断裂 |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羟基和苯环相互影响使苯酚与苯和醇的化学性质明显不同 |
B.苯酚俗称石炭酸,具有微弱的酸性,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
C.洒落皮肤上的苯酚通常用酒精洗涤 |
D.苯酚是红色晶体,70℃以上微溶于水 |
11.
某有机化合物D的结构为
,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它可以通过下列三步反应制得:
,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烃A为乙烯 |
B.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类型依次为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取代反应 |
C.反应③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以快速升温至170℃ |
D.化合物D属于醚 |
12.
中药麻黄成分中含有生物碱、黄酮、鞣质、挥发油、有机酚、多糖等许多成分,其中一种有机酚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以处于同一平面 |
B.分子中不含有手性原子 |
C.1 mol该有机物跟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5 mol Br2 |
D.1 mol该有机物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5 mol NaOH |
4.选择题- (共1题)
13.
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83×26= {#blank#}1{#/blank#} 33×66={#blank#}2{#/blank#} 84×59={#blank#}3{#/blank#} 26×47={#blank#}4{#/blank#}
54×25= {#blank#}5{#/blank#} 21×144={#blank#}6{#/blank#}266×77={#blank#}7{#/blank#}319×36={#blank#}8{#/blank#}
5.实验题- (共2题)
14.
实验室常用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液加热的方法制取乙烯。反应中常因温度而发生副反应。请选用下列装置(装置可以使用多次)完成相关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制备乙烯时,常在A装置的烧瓶中加入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时要使溶液的温度迅速上升到140℃以上,因为在140℃左右易生成乙醚,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醇与浓硫酸加热制取乙烯时,乙烯气体中常混有SO2和 CO2,为验证有副产物SO2和 CO2气体存在,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设计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连接顺序为A→E→C→D。已知1,2-二溴乙烷的主要物理性质有:难溶于水、熔点9℃、沸点132℃、密度2.2 g·cm-3。
①E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离D装置中1,2-二溴乙烷的操作方法是加入试剂____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进行______________操作。
③反应过程中,应将D装置放在10℃的水浴中,温度不宜过低、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验证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将乙烯氧化为CO2的实验方案。装置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制备乙烯时,常在A装置的烧瓶中加入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时要使溶液的温度迅速上升到140℃以上,因为在140℃左右易生成乙醚,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醇与浓硫酸加热制取乙烯时,乙烯气体中常混有SO2和 CO2,为验证有副产物SO2和 CO2气体存在,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设计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连接顺序为A→E→C→D。已知1,2-二溴乙烷的主要物理性质有:难溶于水、熔点9℃、沸点132℃、密度2.2 g·cm-3。
①E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离D装置中1,2-二溴乙烷的操作方法是加入试剂____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进行______________操作。
③反应过程中,应将D装置放在10℃的水浴中,温度不宜过低、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验证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将乙烯氧化为CO2的实验方案。装置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乙酸正丁酯是医药合成的重要中间体,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乙酸和正丁醇来制取,实验操作如下:
Ⅰ.将混合液(18.5 mL正丁醇和13.4 mL过量乙酸,0.4 mL浓硫酸)置于仪器A中并放入适量沸石(见图I,沸石及加热装置等略去),然后加热回流约20分钟。
Ⅱ.将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如下处理:①用水洗涤,②用试剂X干燥,③用10% Na2CO3溶液洗涤。
Ⅲ.将所得到的乙酸正丁酯粗品转入蒸馏烧瓶中进行蒸馏,最后得到17.1 g乙酸正丁酯。

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使用分水器(实验中可分离出水)能提高酯的产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序号),试剂X不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无水硫酸镁 b.新制生石灰 c.无水硫酸钠
(3)步骤Ⅲ(部分装置如图Ⅱ所示)。
①当仪器连接好后,a.向相应的冷凝管中通冷凝水;b.加热蒸馏烧瓶,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填“先a后b”或“先b后a”)
②温度计水银球所处的位置不同,会影响馏出物的组成,当温度计水银球分别位于图Ⅱ中的________(填“a”“b”“c”或“d”)点时会导致收集到的产品中混有较多的低沸点杂质。
(4)该实验乙酸正丁酯的产率是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Ⅰ.将混合液(18.5 mL正丁醇和13.4 mL过量乙酸,0.4 mL浓硫酸)置于仪器A中并放入适量沸石(见图I,沸石及加热装置等略去),然后加热回流约20分钟。
Ⅱ.将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如下处理:①用水洗涤,②用试剂X干燥,③用10% Na2CO3溶液洗涤。
Ⅲ.将所得到的乙酸正丁酯粗品转入蒸馏烧瓶中进行蒸馏,最后得到17.1 g乙酸正丁酯。

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化合物 | 相对分子质量 | 密度/(g·mL-1) | 沸点/℃ | 溶解度(g)/(100 g水) |
正丁醇 | 74 | 0.80 | 118.0 | 9 |
乙酸 | 60 | 1.045 | 118.1 | 互溶 |
乙酸正丁酯 | 116 | 0.882 | 126.1 | 0.7 |
(1)使用分水器(实验中可分离出水)能提高酯的产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序号),试剂X不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无水硫酸镁 b.新制生石灰 c.无水硫酸钠
(3)步骤Ⅲ(部分装置如图Ⅱ所示)。
①当仪器连接好后,a.向相应的冷凝管中通冷凝水;b.加热蒸馏烧瓶,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填“先a后b”或“先b后a”)
②温度计水银球所处的位置不同,会影响馏出物的组成,当温度计水银球分别位于图Ⅱ中的________(填“a”“b”“c”或“d”)点时会导致收集到的产品中混有较多的低沸点杂质。
(4)该实验乙酸正丁酯的产率是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