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题文)草酸(H2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部分性质如下:能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大约在175℃升华(175℃以上分解生成H2O、CO2和CO);H2C2O4+Ca(OH)2===CaC2O4↓+2H2O。现用H2C2O4进行如下实验:
(一)探究草酸的不稳定性
通过如图实验装置验证草酸受热分解产物中的CO2和CO,A、B、C中所加入的试剂分别是:A.乙醇、B.________、C.NaOH溶液。

(1)B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A中加入乙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草酸的酸性
将0.01 mol草酸晶体(H2C2O4·2H2O)加入到100 mL 0.2 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碱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三)用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Ⅰ.实验前先用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草酸,反应原理:
MnO
+
H2C2O4+
____===
Mn2++
CO2↑+
H2O
(1)配平上述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定时KMnO4溶液应盛装于___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Ⅱ.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下表列出了在“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中得出的部分实验数据:
请回答:
(1)实验目的(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探究催化剂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MnSO4而不选MnCl2作为催化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探究草酸的不稳定性
通过如图实验装置验证草酸受热分解产物中的CO2和CO,A、B、C中所加入的试剂分别是:A.乙醇、B.________、C.NaOH溶液。

(1)B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A中加入乙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草酸的酸性
将0.01 mol草酸晶体(H2C2O4·2H2O)加入到100 mL 0.2 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碱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三)用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Ⅰ.实验前先用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草酸,反应原理:







(1)配平上述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定时KMnO4溶液应盛装于___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Ⅱ.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下表列出了在“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中得出的部分实验数据:
实验 组别 | c(H2C2O4) (mol·L-1) | V(H2C2O4) (mL) | c(KMnO4) (mol·L-1) | V(KMnO4) (mL) | c(H2SO4) (mol·L-1) | 褪色所 需时间 | 实验 目的 |
1 | 0.2 | 2 | 0.002 5 | 4 | 0.12 | 6′55″ | (a) |
2 | 0.2 | 2 | 0.005 | 4 | 0.12 | 5′17″ | |
3 | 0.2 | 2 | 0.01 | 4 | 0.12 | 3′20″ | |
4 | 0.2 | 2 | 0.02 | 4 | 0.12 | 9′05″ | |
5 | 0.2 | 2 | 0.03 | 4 | 0.12 | 11′33″ | |
6 | 0.2 | 2 | 0.04 | 4 | 0.12 | 14′20″ |
请回答:
(1)实验目的(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探究催化剂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MnSO4而不选MnCl2作为催化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钴(Co)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广泛应用。为从某工业废料中回收钴,某学生设计流程如下(废料中含有Al、Li、Co2O3和Fe2O3等物质).

已知:①物质溶解性:LiF难溶于水,Li2CO3微溶于水;
②部分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见下表.
请回答:
(1)步骤Ⅰ中得到含铝溶液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写出步骤Ⅱ中Co2O3与盐酸反应生成Cl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步骤Ⅲ中Na2CO3溶液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应使溶液的pH不超过______;废渣中的主要成分除了LiF外,还有______.
(4)NaF与溶液中的Li+形成LiF沉淀,此反应对步骤Ⅳ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5)在空气中加热5.49g草酸钴晶体(CoC2O4•2H2O)样品,受热过程中不同温度范围内分别得到一种固体物质,其质量如表.
①加热到210℃时,固体质量减轻的原因是______.
②经测定,加热到210~290℃过程中的生成物只有CO2和钴的氧化物,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已知:①物质溶解性:LiF难溶于水,Li2CO3微溶于水;
②部分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见下表.
| Fe3+ | Co2+ | Co3+ | Al3+ |
pH(开始沉淀) | 1.9 | 7.15 | ﹣0.23 | 3.4 |
pH(完全沉淀) | 3.2 | 9.15 | 1.09 | 4.7 |
请回答:
(1)步骤Ⅰ中得到含铝溶液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写出步骤Ⅱ中Co2O3与盐酸反应生成Cl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步骤Ⅲ中Na2CO3溶液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应使溶液的pH不超过______;废渣中的主要成分除了LiF外,还有______.
(4)NaF与溶液中的Li+形成LiF沉淀,此反应对步骤Ⅳ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5)在空气中加热5.49g草酸钴晶体(CoC2O4•2H2O)样品,受热过程中不同温度范围内分别得到一种固体物质,其质量如表.
温度范围/℃ | 固体质量/g |
150~210 | 4.41 |
290~320 | 2.41 |
890~920 | 2.25 |
①加热到210℃时,固体质量减轻的原因是______.
②经测定,加热到210~290℃过程中的生成物只有CO2和钴的氧化物,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单选题- (共8题)
3.
制备纳米Fe3O4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
B.纳米Fe3O4分散在适当溶剂中,当强光照射时,会产生丁达尔现象 |
C.反应②中,环丙胺的作用可能是促进氯化铁水解 |
D.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6FeOOH+CO===2Fe3O4+3H2O+CO2 |
4.
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存水果 |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
C.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
5.
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它的一氯代物有9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
B.它的分子中最多有7个原子共平面 |
C.一定条件下,它分别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还原反应 |
D.它和丁基苯(![]() |
7.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向Fe(NO3)2溶液中滴入用H2SO4酸化的H2O2溶液,则溶液变黄 | 氧化性:H2O2>Fe3+ |
B | 向某溶液加入HCl酸化的BaCl2溶液有沉淀产生 | 说明此溶液中一定含SO42﹣ |
C |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出现浑浊 | 非金属性强弱:C>Si |
D | 向2 mL 0.1 mol·L-1 Na2S溶液中滴入几滴0.1 mol·L-1 Zn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几滴0.1mol·L-1 CuSO4溶液,则又有黑色沉淀生成 | 溶度积(Ksp):ZnS>CuS |
A.A | B.B | C.C | D.D |
8.
某溶液可能含大量的Fe3+、H+、Al3+和Cl-,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0.5 mol/L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原溶液中( )


A.有Fe3+,没有 Al3+ | B.有Al3+,没有Fe3+ |
C.有大量的Fe3+、H+和Al3+ | D.有Fe3+和Al3+ |
9.
水溶液中只可能有K+、Mg2+、AlO2﹣、SiO32﹣、CO32﹣、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有气体甲生成,表明溶液X中一定含有CO32﹣ |
B.沉淀甲可能是硅酸镁 |
C.K+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 |
D.不能确定SO42﹣是否存在于溶液X中 |
10.
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NH4)2SO4、KCl、MgCl2、Al2(SO4)3、Fe2(SO4)3溶液,这种试剂是( )
A.BaCl2 | B.NH3·H2O |
C.AgNO3 | D.NaOH |
3.填空题- (共1题)
11.
伪麻黄碱(D)是新康泰克的成分之一,能够缓解感冒时带来的鼻塞、流鼻涕和打喷嚏等症状,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伪麻黄碱(D)的分子式为_____;B中含有的官能团为:_____(写名称)。
(2)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C→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B的消去产物可以用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E,请写出E的结构简式:______。
(4)满足下列要求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结构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2:1:1的是(写出所有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
(5)已知:RCOOH
RCOCl。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以苯和乙酸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伪麻黄碱(D)的分子式为_____;B中含有的官能团为:_____(写名称)。
(2)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C→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B的消去产物可以用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E,请写出E的结构简式:______。
(4)满足下列要求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结构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2:1:1的是(写出所有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
(5)已知:RCOOH


4.实验题- (共1题)
12.
氮化锂是一种优良的贮氢材料,它是一种紫色或红色的晶状固体,在空气中长期暴露,最终会变成碳酸锂。氮化锂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锂和氨气,在空气中加热能剧烈燃烧,特别是细粉末状的氮化锂;锂与氨反应生成LiNH2和H2。实验室用干燥、纯净的N2与金属锂(密度为0.534g·cm-3)反应制取氮化锂。某课题组拟选择下列装置完成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实验室用生石灰与浓氨水混合制备少量氨气,气流从左至右,选择上述装置制备少量氮化锂。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D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如下:①装药品②引发反应产生氨气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点燃C处酒精灯⑤点燃D处酒精灯。正确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实验室保存锂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写出C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氮化锂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设计简单实验证明C中产物为氮化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实验室用生石灰与浓氨水混合制备少量氨气,气流从左至右,选择上述装置制备少量氮化锂。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D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如下:①装药品②引发反应产生氨气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点燃C处酒精灯⑤点燃D处酒精灯。正确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实验室保存锂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写出C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氮化锂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设计简单实验证明C中产物为氮化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