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生铁中碳的含量在2.0%~4.3%之间,钢中碳的含量在0.03%~2%之间。某兴趣小组同学取铁合金样品5.7g(假设只含铁单质及碳单质),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加稀硫酸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根据计算回答(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
(2)加入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
(2)加入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单选题- (共6题)
2.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 |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C.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CO2比CO中的氧原子多 |
D.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它们都是含有大量的H+ |
3.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以及分离、提纯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渍,可将其投入过量的盐酸中 |
B.用NaOH溶液或AgNO3溶液,检验NH4NO3溶液和KCl溶液 |
C.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步骤提纯粗盐 |
D.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
5.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20℃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
C.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A.20℃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
C.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6.
某小组同学在完成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实验时,溶液的pH值变化如图所示,结合坐标图分析,该小组的同学分析合理的是


A.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滴入稀盐酸中 |
B.在“a”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 |
C.将任意一种酸、碱溶液加入水稀释,其pH值变化也符合本坐标图 |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7.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
B.草木灰是农家肥料,主要成分是碳酸钾(K2CO3),属于钾肥 |
C.发现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绝不能点火或开灯,必须截断气源,打开门窗 |
D.合成材料的大量使用给人类带来了严重污染,所以要禁止生产和使用 |
3.填空题- (共2题)
8.
学习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更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请填空:
(1)泡茶时能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
(2)用过的塑料袋和塑料瓶放到路边标有“可回收”字样的垃圾桶中,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减少 污染。
(3)地下水钙离子含量过高〔假设主要以Ca(HCO3)2形式存在〕,人长期用硬度过高的水,不利于人身健康。生活中常通过加热方法使水软化,其反应方程式为:Ca(HCO3)2 △ CaCO3 ↓+ X↑+ H2O,则X的化学式 。
(1)泡茶时能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
(2)用过的塑料袋和塑料瓶放到路边标有“可回收”字样的垃圾桶中,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减少 污染。
(3)地下水钙离子含量过高〔假设主要以Ca(HCO3)2形式存在〕,人长期用硬度过高的水,不利于人身健康。生活中常通过加热方法使水软化,其反应方程式为:Ca(HCO3)2 △ CaCO3 ↓+ X↑+ H2O,则X的化学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