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津县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7023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3

1.计算题(共1题)

1.
将16g高锰酸钾放在试管里加热,过一段时间后,撤去了酒精灯,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是14.4g。求剩余固体中各成分的质量。

2.单选题(共15题)

2.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制成冰雕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泥土烧成瓷器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3.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手术麻醉时用液氮作冷冻剂     B. 急救病人时用氧气供人呼吸
C. 电解水时用石墨作电极材料     D. 稀有气体制作电光源
4.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催化效果
B.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5.
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C一定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B.反应过程中,B与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C.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粒子
B.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7.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  )
A.硬水   天然气B.石油   金刚石
C.大理石   铁锈D.干冰   液氧
8.
某矿声称发现一种新元素,湖南省科研所如何鉴别该消息的真伪。判断不同元素之间的最本质的区别是(  )
A.核外电子数不同B.核电荷数不同C.核内中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含量占第二位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有三种:Fe2O3、FeO、Fe3O4
B.由元素周期表能直接获得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C.元素分为三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D.O2与2O的意义一样
10.
2015年10月,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为治疗疟疾做出突出贡献,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分子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蒿素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含量最高
B.青蒿素由青蒿素分子构成
C.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15:22:5
D.1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
11.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被用作火箭的燃料,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B.碳单质用于冶炼金属,利用了碳单质的还原性
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1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AB.BC.CD.D
13.
被誉为“21世纪神奇材料”的石墨烯以其神奇特性承载着人们的无数想象。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一层或几层碳原子构成的石墨片,用石墨烯和铝合金可制出一种具备特殊性能的烯合金,下列对石墨烯和烯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B.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烯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烯合金是一种新型材料
14.
通过下图所示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甲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可以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也由此可推出灭火的方法
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红色固体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16.
某化学活动小组做了如下四种设想,你认为具有可行性的是(  )
①用“蒸馏法”淡化海水来解决淡水危机
②为了减少水体的污染,农业上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③可用高粱、玉米制酒精生产混合汽油做汽车发动机的燃料 
④加高燃煤锅炉的烟囱,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3.选择题(共2题)

17.看图列算式.

18.看图列算式.

4.填空题(共3题)

19.
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是_____,释放的气体是_______;
(2)3个水分子_______;
(3)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4)氯化铁______;
(5)汽水中常含有的一种酸______。
20.
学习的目的是在于应用。请根据掌握的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以下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1.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煤块燃烧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是为了使煤与空气______;
(2)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的大量排放,会产生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形成酸雨的主要是三种气体中的________;
(3)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要尽量减少能量消耗和材料消耗,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少用一次性的木筷B.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D.优化建筑设计,研制新型保温材料

5.实验题(共2题)

22.
某学习小组用下图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1)瓶底铺细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推测原因可能是__。
23.
某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有四个考题:①蒸馏②H2的化学性质③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④氧气的制取、收集和验满。考试的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小凯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

请回答:
(1)指出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
(2)由实验台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你认为小凯抽到的是第____个考题;
(3)以下是小凯完成该实验主要操作过程的示意图。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正确得1分,满分5分,实验完毕后小凯得了3分。请找出他失分的操作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4)仅用上述仪器(药品另选),也能完成另一种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化学方程式为:____;若增加________(填一种玻璃仪器名称)还能组装成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