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7017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2

1.简答题(共2题)

1.
比较、分析、归纳、迁移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现有反应
①Zn+CuCl2═ZnCl2+Cu
②Cu+2AgNO3═Cu(NO32+2Ag
③Cl2+2NaBr═2NaCl+Br2
④Br2+2NaI═2NaBr+I2
(1)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四个反应均属于_________________反应,再分析这四个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我们还会发现反应前后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反应1和2,可以得到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3)应用上述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分析反应3和4我们可知Cl2、Br2、I2的非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
2.
在化学晚会上,小林同学表演了一个化学小魔术“空瓶生烟”(如图所示),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充满浓浓的白烟。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过程可用如下图表示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根据微观示意图,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2)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_________。

2.流程题(共1题)

3.
金属钛(Ti)的硬度大、熔点高常温下耐酸碱,是航海、医疗等不可或缺的材料钛铁 (主要成分FeTiO3)是工业上冶炼金属钛的主要原料,制备全属钛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略)

(1)x为可燃性氧化物, 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步骤②分离出TiCl4的方法,是利用了TiCl4与FeCl3的________不同。
(3)步骤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上述方法制取的金属钛中可能会含有少量杂质.该杂质是金属___,可用____除去。
(5)依据绿色低碳理念你认为该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近几年,我国有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严重,主要原因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及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所造成的.
(提出间题)煤中是否含有硫元素和碳元素?
(査阅资料)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SO2+2KMnO4+2x=K2SO4+2MnSO4+2H2SO4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根据上述资料,甲、乙同学进如下实验探究
(1)甲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A、B两步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A中_________________,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硫元素和碳元素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夹持装置略去。)

(结论与反思)
(3)上图中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的实验中证明煤中含有硫元素和碳元素的现象是,B中_____C中____D中____.

4.计算题(共1题)

5.
复方冬青软膏具有强力迅速镇痛作用,其有效成分A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
 
(1)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A物质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A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1%)
(4)76克A物质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5.推断题(共1题)

6.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1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图2所示的是A、B、D、E的相关信息(重叠部分表示两种物质的共同点) 请回答下列间题:

(l)A、B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C的用途______。
(3)反应③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实现反应①的转化还需要一种具有___________性的反应物。

6.单选题(共13题)

7.
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春天花朵瓣成花瓣 B. 夏天粮食酿成美酒
C. 秋天水果榨成果汁 D. 冬天冰砖凿成冰雕
8.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丙可能是单质
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为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9.
有关2H2 +O22H2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B.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C.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D.2g氢气和lg氧气反应生成2g水
10.
甲醛(CH2O)可用作农药和消毒剂。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构成上看: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从组成上看: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从变化上看:甲醛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从类别上看:甲醛属于氧化物
11.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水的三态变化—分子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原子受热后体积变大
D.水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2.
如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粒子的中子数为11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C.该粒子己达到相对稳定结构D.该粒子可表示为x
13.
翡率的主要成份是硬玉[化学式为NaAl(Si2O6)],其申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B.+4C.-2D.-4
14.
2016年度,聊城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数同比增加29天。为使我市人民生活环境更美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B.不用木炭进行露天烧烤
C.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不随意倾倒D.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15.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鉴别的物质
鉴别的方法
A
氢气和甲烷
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B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点燃,观察是否能燃烧
C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
D
冰和干冰
室温(20 ℃)放置,过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液体残留
 
A.AB.BC.CD.D
16.
在硝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锌B.滤渣中一定有锌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锌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铜、硝酸锌
17.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保护水资源是全人类的责任B.硬水一定是混合物,软水一定是纯净物
C.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D.电解水得到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
1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固体B.滴加液体
C.倾倒液体D.液体读数
19.
在化学实验室内外一般不会张贴的标志是( )
A.禁止烟火   B.当心爆炸
C.剧毒D.禁止拍照

7.实验题(共2题)

20.
下国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部分固定装置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b___________
(2)B装置可用来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该置操作上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实验完毕小忻先通过操作I、再经过干燥进行回收试管中的固体物质。操作I是______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烧杯.
(3)用高锰酸钾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F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收集时气体应该由_____________(填“长”或“短”)管进入瓶中。
(4) D装置与E装置在操作上的共同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此类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___________(填序号)
A.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B.氯酸钾制取氧气
C.锌粒与稀硫酸制取氢气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21.
如图所示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1)刚开始加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其原因是__________
(2)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3)继续加热时,试管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该反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完毕后,应先撤离导管还是先熄灭酒精?你认为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