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217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1

1.科学探究题(共2题)

1.
为了探究金属活动性,同学们将锌和铜分别放入稀硫酸中,锌的表面有气泡产生而铜不反应,写出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老师告诉同学,铜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也能反应且产生气体。
(提出问题)铜与浓硫酸反应的生成物是什么?其中气体是什么?
(猜想假设)同学们对产生的气体作出了猜想。
猜想一:氢气;
猜想二:二氧化硫;
猜想三:氢气和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
同学们作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_____。
(査阅资料)(1)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会污染空气;
(2)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能被氢氧化钾溶液吸收;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气体。
(实验探究)师生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部分仪器省略),请完成下列表格。

主要实验步骤
主要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
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
有二氧化硫生成
②点燃装置D处酒精灯
装置D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
猜想_____正确
③停止加热,将铜丝上提,向装置A中玻璃管鼓入空气
 
 
④冷却,观察A中溶液颜色
A中液体变为_____色
有硫酸铜生成
 
(表达交流)
(1)在步骤③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
(2)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_____。
(反思拓展)
若将装置A中铜丝换成锌片,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变小,装置D玻璃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
2.
同学们学习了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后,进行了下列探究实验:
(实验探究)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1)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95%的酒精(C2H5OH)、蒸馏水置于火焰上。
 酒精燃烧,
蒸馏水不燃烧。
结论:酒精是可燃物,水不是可燃物。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
 在铁片两端放大小相同的硬纸片、乒乓球碎片,在铁片中间加热。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硬纸片后燃烧。
结论:乒乓球碎片的_____比硬纸片的低。
(3)
在如图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

 ①溶液中产生气泡;②蜡烛火焰a_____(填“先于”“后于”) b熄灭。
现象②的原因是:CO2不助燃且不能燃烧:_____。
(4)
用大烧杯罩住高低两支点燃的蜡烛。

  ①烧杯底部变黑;  ②蜡烛火焰d比c先熄灭。
现象①的原因是:_____;
现象②的原因是:_____。
 
(拓展)堆积的面粉不容易点燃,即使少量点燃也只是小火燃烧;如果把面粉撒向空中遇火星可能会发生爆炸。“小火燃烧”的原因是:_____。

2.计算题(共1题)

3.
硅晶体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的各个领域,工业上常用焦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固体初步制得,主要反应为:SiO2+2CSi+2CO↑,求:
(1)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2)要生产含硅质量分数为90%的粗硅2.8吨,计算至少需要焦炭______吨?

3.流程题(共1题)

4.
炼铁产生的废渣中含有大量CuS及少量铁和铁的化合物,工业上以该废渣为原料生产CuCl2的流程如下:

(1)操作1是:粉碎,将废渣粉碎的目的是_____。
(2)操作3的名称是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已知CuS与氧气反应生成两种常见氧化物,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
(4)上述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_____。

4.单选题(共17题)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6.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反应前、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化合价改变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改变
7.
关于催化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减少
B.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增加
C.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8.
分类观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之一,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
B
C
D
X
化合反应
单质
氧化物
石油
Y
氧化反应
金属
化合物
化石燃料
 
A.AB.BC.CD.D
9.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下列工艺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刺绣B.织布C.剪纸D.酿酒
10.
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很多.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四组实验,比较两种物质的催化效果,其中观察效果较差的是(    )
A.第一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快慢
B.第二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者产生气泡的快慢
C.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
D.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11.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
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
C
水、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的构成不同
D
干冰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后体积改变
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A.AB.BC.CD.D
12.
化学核心素养之一是建立认知模型,下列模型错误的是(  )
A.镁离子模型B.四个氧原子模型
C.石墨结构模型D.原子结构模型
13.
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  )
A.含碳量:生铁>钢B.耐腐蚀性:纯铁>不锈钢
C.地壳中元素含量:铁>铝D.熔点:青铜>铜
14.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锰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25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5D.原子的质量为54.94
15.
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你是不是不喜欢苯宝宝了?苯宝宝多虑(氯)了
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六氯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
16.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

A.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 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 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D. 水槽中液面下降
17.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电光源
B.N2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防腐作用
C.CO2会导致温室效应,属于大气污染物之一
D.“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水合物,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18.
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证明碳与氧化铜发生了反应
C.碳在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
D.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再停止加热
19.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B.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D.可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
20.
2018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作物秸秆露天焚烧B.废旧塑料随意丢弃
C.废旧电池就地填埋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21.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B.用橡胶塞塞住试管
C.滴加液体D.倾倒液体

5.填空题(共1题)

22.
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市长陈吉宁接过巴赫主席转交的五环旗,向全世界正式宣布冬奥会正式进入北京时间。如图为轮滑鞋的构造,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铝做支架的原因_____;
(3)轮滑鞋在雨天使用后不注意保养,橡胶轮里面的钢制轴承容易生锈,影响使用。钢制轴承生锈是因为接触了_____;
(4)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证明金属铝、铁的活动性_____;
(5)小芳将长条状铝片的一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片刻,轻轻摇动铝条,受热段会左右摇晃,却不像蜡烛那样滴落。为探究其原因,小芳查阅资料得知:铝的熔、沸点分别是660℃、2460℃;氧化铝的熔、沸点分别为2054℃、2980℃.试解释上述实验现象:_____。

6.实验题(共1题)

23.
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一些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装置B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O2,检验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若改用装置F制备CO2,其优点是__。
(3)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填字母序号)。
A.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C.其他条件相同时,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质量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7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