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208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2

1.科学探究题(共2题)

1.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O2外、CuO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KClO3
580

 KClO3、MnO2(质量比1:1)
350

 KClO3、CuO(质量比1:1)
370

 KClO3、MnO2(质量比1:3)
32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______的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对比实验①②④你得出的认识是______。
(反思)
(1)若要证明CuO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______不变;
(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_____。
2.
某校化学学习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电解水,为加快电解速率,该小组同学采用了澄清石灰水代替水进行了电解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的气体为______,试管b连接的是电源的______极。
(2)实验时该组同学采用石墨棒作为电极,在电解过程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针对此异常现象,该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①.电解过程中水不断减少,导致溶液中的氢氧化钙不能继续溶解,形成沉淀。
②.电解过程中,温度升高,导致溶液中的氢氧化钙不能溶解,形成沉淀。
(进行实验):
①.另取相同浓度、体积的澄清石灰水,加入10mL蒸馏水,搅拌,在相同电压下再次进行电解实验,观察到溶液仍然是浑浊的,这说明:______。
②.取100mL相同浓度的澄清石灰水于大烧杯中,加热至电解实验时上升的温度,没有观察到浑浊。这说明:______。
③.该小组采用铂电极电解澄清石灰水,如图3,发现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于是提出猜想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可能与______有关。
④.另取浑浊的液体,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并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测量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所得数据如图3.据此推测该浑浊中应该有:______。产生该物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⑤.实验最终表明该猜想正确,但实验过程中该小组同学也发现,向浑浊的液体中滴加盐酸,并没有气泡产生。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3.
小英同学在贵池齐山游玩时,拾取了一块石灰石,测得其质量为30g。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测得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11g。请列式计算:
(1)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3.流程题(共1题)

4.
图1为某校在实验室将江水净化成蒸馏水的流程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该操作使用到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___;图2是家庭简易净水器,其中______的主要作用和操作1相同。
(2)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操作2的目的是除去水中异味和颜色,可采用______来完成。图1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______(填净化措施的名称)。
(3)液体D有可能是硬水,在家庭一般使用______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实验中得到的固体B非常多,说明江水非常浑浊。请你对保护我们的母亲河﹣﹣长江,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

4.单选题(共18题)

5.
已知反应2A+B═3C+D,若10gA和4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5:4
B.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4:9
C.5gA和5gB充分反应后生成的C和D质量和是10g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6.
下列变化均为课本中出现的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B.活性炭吸附水中的异味
C.煤的干馏D.石油分馏
7.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丁是水
C.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化合物
D.该研究有利于降低温室效应
8.
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X 的化学式是 Ag2SB.H2S 中 S 元素为-2 价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H2S 是无毒的
9.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原子结构模型
B.空气组成模型
C.物质分类模型
D.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B.八月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结构不同
D.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
11.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④属于同种元素
B.①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C.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D.硒原子核中的质子数是34
12.
过氧乙酸(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O3分子B.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4:3
C.分子中有9种元素D.碳的质量分数为24%
13.
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
C.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D.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14.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B.电解水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15.
分析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中合理的是(  )




证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
二氧化碳具有灭火性
燃烧的小木条熄灭表明集气瓶内是CO2
湿润的滤纸变红表明
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
A
B
C
D
 
A.AB.BC.CD.D
16.
如图为运用数字化实验测量向盛满二氧化碳的密闭装置内注入石灰浆(含有氢氧化钙的白色浑浊液体)并振荡装置后相对压强的变化曲线,结合数据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①到②压强上升,是因为石灰浆注入装置时,挤压了瓶内气体
B.曲线②到③压强缓慢下降是因为没有振荡装置,装置内二氧化碳气体没有来得及和石灰浆反应
C.曲线③到④迅速下降是振荡装置后,石灰浆和瓶内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结果
D.曲线表明氢氧化钙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17.
2018年3月22日是第26届世界水日,主题是“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也是第31个中国水周,主题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下列说法错误是(  )
A.国家推广节水型马桶
B.农业上采用先进的灌溉方式:喷灌和滴灌
C.工业上要加强水的循环使用
D.早上刷牙时不用牙缸直接打开水龙头刷牙
18.
美好的家园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
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B.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
C.节日不燃放烟花爆竹,减少空气污染
D.农作物秸秆直接焚烧后肥田
19.
掌握化学知识能更好保护我们的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热或点燃氢气之前一定要验纯
B.加油站、面粉厂要严禁烟火
C.点燃CO和H2混合气体时一定会发生爆炸
D.不能在实验室吃东西
20.
进入冬天,火灾频发。最近池州桂花城就有一户居民家里起火,下列关于火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发生火灾时可沿着墙壁逃开
B.火灾发生时为迅速逃生可乘电梯逃走
C.火灾现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生
D.炒菜时油锅起火,可加生菜叶盖灭
21.
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最经常使用的方法,图示实验是课本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下列从控制变量法角度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b的不同点是可燃物种类不同,相同点是温度都相同
B.ac的不同点是温度不同,相同点是可燃物种类相同
C.bc的相同点是都有可燃物,但有两个不同点
D.ab对比得出的结论是白磷燃烧更充分
2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氧气验满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D.取用固体药品

5.填空题(共3题)

23.
根据题意填空: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图片中信息,其中“O”表示氢原子,“●”表示氮原子。
图片
 

 
 
 符号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填化学符号);
(3)氯化钠是由______构成(填微粒名称)
(4)下列图示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是______(填字母序号)。(图中“●”表示氧原子,“o”表示氢原子)
24.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查阅资料中发现: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最低氧含量数据如表:
 
可燃物名称
蜡烛
木炭
棉花
红磷
白磷
最低氧含量/%
16
14
8
8.8
3.2
 

请结合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教材中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图:请写出集气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结合数据,你认为红磷适合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吗?你的理由是:_____。但实验过程中又确实看到进来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容积的.其原因可能是:_____。
(2)图2是拉瓦锡的实验装置,回看拉瓦锡的实验选择汞的优点有:_____(不定项选择)
A 实验过程没有污染
B 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 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后又得到汞和氧气
D 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3)请你结合数据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密闭装置内红磷熄灭后的空气中还有氧气,写出操作步骤和现象:_____。
(4)已知当氧气浓度为10%﹣14%时,人仍有意识,但会出现判断失误,且本身不察觉。当氧气浓度为6%﹣8%时,人会呼吸停止,并在68分钟内死亡。所以为进入某储藏蔬菜的地窖,一般都会进行灯火实验,结合数据分析使用蜡烛做灯火实验可靠吗?并说明理由:_____。
25.
池州市作为国家级生态经济开发区,大力推广新能源的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传统的化石能源有:______、______、天然气。
(2)天然气不仅可以作燃料,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天然气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

①写出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用不同催化剂可使合成气合成不同的物质,下列物质仅以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甲醛(CH2O)B.甲醇(CH3OH)C.尿素(CO(NH22)。
你的理由是:______。
(3)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2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不定项)。
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B.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
C.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
A.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
(4)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煤燃烧产生的SO2对大气的污染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26.
如图为实验室常见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仪器X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通常选用______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这套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______,写出其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3)小明同学想测量过氧化氢在不同催化剂下的分解速率,他该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他可以通过测量______来比较分解速率。
(4)写出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的方法: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8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