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207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2

1.计算题(共1题)

1.
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6.0g放入大试管中进行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3.5
剩余固体质量/g
5.1
4.5
4.2
4.08
4.08
4.08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氯酸钾中钾、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最简整数比).
(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3)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质量各是多少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三位同学分别做了以下三个实验:
实验一:称量镁条,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生成物质量。
实验二: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碳酸钙粉末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倒出与碳酸钙粉末接触,过一会儿将试管放回烧杯中一起称量。
实验三: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过一会儿将试管放回烧杯中一起称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SO4
实验数据见表: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变化前
4.8g
112.6g
118.4g
变化后
8.0g
112.4g
118.4g
 
(1)写出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这三个实验中,实验______的数据能正确地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从不能正确反映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任选一个实验并说明原因。
选实验:______。
原因是______。
(3)由此可以得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如果反应中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实验必须在______体系中进行。
(4)同学们改进实验装置后,用镁条重做了实验,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______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纸由红色变蓝色。
结论:黄色固体是Mg3N2
 
(反思与交流)①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②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______。

3.推断题(共1题)

3.
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C、D、E、I是单质,E和H是黑色固体,I为红色固体,请你根据如图回答。

(1)写出A、D、E的化学式:A______;D______;E______。
(2)MnO2的作用是______。
(3)反应①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从能量的角度,该反应是将______转化为化学能。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单选题(共17题)

4.
为了能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
A.SB.SO3C.SO2D.CO
5.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错误的是(  )
A.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6.
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客观事实且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CaO+H2O=CaOH2
B.用碳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炼铁:C+2FeO2Fe+CO2
C.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
D.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
7.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封闭的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W
O2
H2O
CO2
反应前质量/g
8
2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8
10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中a的值为18B.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W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8.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句话是指氧气的()
A.物理性质B.物理变化C.化学性质D.化学变化
9.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的三种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D.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10.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2B.CC.2H2D.H2O
11.
下列对符号或示意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Fe2+、Fe3+都属于铁元素,是同一种离子
B.一个H2O2分子是由1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C.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
D.尽管NO和N2O2的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相同的,但它们不是同一种化合物
12.
如图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换成细铁丝
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D.本实验还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13.
用下列方法不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  )
A.闻气味,看颜色
B.分别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溶液
C.分别加入适量石蕊溶液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气体中
14.
下列物质中有毒的是(  )
A.水B.氮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
15.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碳的氧化物,下列有关这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途:都能做燃料B.性质:都能与水反应
C.结构:分子构成相同D.转化: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
16.
下列关于碳单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干电池里的碳棒是石墨制成的
②电冰箱的除味剂是活性炭 
③防毒面具用焦炭吸收有毒气体 
④制糖工业用炭黑来吸附有色物质
⑤金刚石不仅能刻划玻璃,还能装在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④⑤
17.
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石墨烯的化学式为C
B.石墨烯的硬度小于金刚石
C.石墨烯属于化合物
D.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1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你认为下列做法与这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树木
C.自带水杯出行,不用一次性纸杯
D.将校园散落的塑料袋、树叶集中焚烧,保持整洁的环境
19.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
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高层楼房失火时,要乘电梯迅速撤离
20.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B.倾倒液体
C.点燃酒精灯D.添加酒精

5.填空题(共6题)

21.
如图实验: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试问:
(1)在上述实验中,面粉爆炸是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
(3)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
②蜡烛没有点燃时
③无盖小塑料筒中装的是干燥煤粉时
(4)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2.
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2个铜原子______。
(2)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3)2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
(4)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______。
23.
(1)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铁、氟、锌、硒、碘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

根据如图相关信息可知:上述5种微量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种;锌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______个电子,形成______(选填“阴”或“阳”)离子。
(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A Y、Z电子层数相同    B X、Y核外电子数相同
C X、Y化学性质相似    D X、Y、Z三种元素中Z的原子序数最大
24.
地球表面70.8%被水覆盖,但能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爱护水,从了解水开始。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有______(填序号)。
A 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 B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C 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D 洗衣后的水用来冲洗厕所,可节约用水
(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静置、过滤、吸附、蒸馏这些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
(3)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a管下方导线应接电源的______极(填“正”或“负”),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 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 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D 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25.
化石能源是重要的有限的能源,应综合利用并开发新能源。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和天然气。煤中含硫,燃烧时产生SO2,会形成______对环境危害很大。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下列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火力发电 B 风力发电
C 氢燃料客车   D 太阳能电池路灯
26.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也知道了不少实验操作的要求。
如图1常见仪器中,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填仪器名称,下同);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_。

(2)某同学用100mL的量筒量取一定液体的体积,如图所示,回答问题:图2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______mL;该同学若要量取47mL的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______(填仪器名称)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7mL该液体时,若仰视读数,则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______(填“大于”或“小于”)47mL。

(3)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如图3放置,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6.实验题(共1题)

27.
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请结合以下装置,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一中a仪器名称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主要实验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其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序号),若要用排水法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待______时再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选择图一中的______(填字母序号)装置;若用图二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正确的验满方法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7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