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钙片的标签如图所示,且钙片中只有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为测定其真实的含钙量,小东取10片钙片放入盛足量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再称取烧杯和剩余物的总质量。小东做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1)请列式计算每片此钙片含碳酸钙的质量。
(2)请通过计算说明此标签中的含钙量是否合理。
物质的质量/g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平均值 |
反应前:烧杯+盐酸 | 22 | 22 | 22 | 22 |
10片钙片 | 8 | 8 | 8 | 8 |
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 26.7 | 26.5 | 26.9 | 26.7 |
(1)请列式计算每片此钙片含碳酸钙的质量。
(2)请通过计算说明此标签中的含钙量是否合理。

2.
尿素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最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根据尿素的化学式CO(NH2)2计算:
(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尿素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最简整数比)
(3)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精确到0.1%)
(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尿素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最简整数比)
(3)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精确到0.1%)
2.简答题- (共1题)
3.
学习水的组成这一课题后,同学们已经知道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生成氢气和氧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对电解水的实验很感兴趣,很想通过实验验证这一结论。于是在征得老师同意后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理论体积比是______;
如果你是这次实验的参与者、请认真分析实验数据,你会发现什么问题:______;
推测产生这一问题的可能原因:______。
电解时间![]()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 |
负极生成气体体积![]() | 7 | 15 | 23 | 31 | 39 | 47 | 55 | ![]() |
正极生成气体体积![]() | 2 | 5 | 9 | 13 | 17 | 21 | 25 | ![]() |



3.单选题- (共10题)
4.
控制变量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A.用两个相同型号的塑料瓶各收集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再分别注入等量的水,旋紧瓶盖,振荡,通过观察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性的强弱 |
B.用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和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测定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探究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C.取等体积不同地区的两种天然水,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同种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比较两种天然水中Ca2+、Mg2+含量的高低 |
D.在相同规格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分别在其中加一滴红墨水,比较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速率,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
5.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
B.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 |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
D.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
6.
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①两个氮分子:2N2;②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3O;③+2 价的镁元素:Mg2+;④两个铁离子:2Fe3+;⑤氦气:He2;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④⑤ | B.①④⑤ | C.①③⑤ | D.①④ |
7.
美国两位科学家通过对碘元素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从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碘的核电荷数是53 |
B.碘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 |
C.碘元素与氯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D.碘原子的中子数约为127 |
9.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
B. 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
C. 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
D. 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

A.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
B. 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
C. 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
D. 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
10.
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

①稀盐酸和石灰石;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氢氧化钠;④水和硝酸铵.

①稀盐酸和石灰石;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氢氧化钠;④水和硝酸铵.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1.
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用50mL的量筒量取45mL蒸馏水 |
B.溶解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C.实验的主要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
D.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刚清洗过还未干燥的试剂瓶中保存 |
4.选择题- (共1题)
5.填空题- (共5题)
15.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直接原因是厂区集装箱内的硝化棉因湿润剂散失出现局部干燥,在高温
天气
等因素的作用下加速其分解放热,积热自燃,引起相邻集装箱内的硝化棉和其他危险化学品长时间、大面积燃烧,导致堆放于该区域的硝酸铵等危险化学品发生了爆炸。
请根据上述真实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硝化棉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硝化棉自燃的原因是______。
硝酸铵爆炸时生成了氯气、氧气和水,写出硝酸铵爆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储存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厂房或仓库,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请根据上述真实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6.
通过学习化学,你会发现其实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可以用所学的化学如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成问题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问题
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其原因是______。
冰与水的共存物是纯净物,其原因是______。
中和反应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比如:洒在地里的熟石灰也可以改良硫酸型土壤,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7.
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用到的催化剂是铁触媒,其主要的成分是 FeO 和 Fe2O3, 当 FeO和 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时,该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效果最好,此时 FeO 和 Fe2O3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写最简比)。
18.
明朝诗人于谦写了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歌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请你写出第二句诗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写出第四句诗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19.
认识燃烧与灭火
为了研究燃烧的奥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在铝片上分别放三根火柴,将其中一根去头,分别标记为A、B、
如图所示
,酒精灯放在去头的火柴A和未去头的火柴B中间,未去头的火柴C放在离酒精灯较远的位置,点燃酒精灯加热,实验时刻观察到B、C依次燃烧,过很长时间A才能燃烧,由B比A先燃烧可知不同物质的______不同,由B比C先燃烧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
将性状大小相同的木炭在下列气体中燃烧,记录现象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的微观原因是______.
根据表中信息,写一条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______.
结合上述探究过程和平时所学的知识,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必须点燃物质才能燃烧;
纸张比纸团燃烧快是因为纸团里面温度低;
油田起火,可通过降低油的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
面粉厂要严禁烟火,是因为面粉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
用扇子扇风可以熄灭蜡烛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不同气体中 | 在空气中 | 在氧气中 | 在臭氧中 |
实验现象 | 红热 | 剧烈燃烧 | 非常剧烈地燃烧 |
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