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204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3

1.计算题(共2题)

1.
取32g含有杂质的高锰酸钾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直至不再产生气体。冷却后称量试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28.8g。试计算该高锰酸钾固体完全分解时产生二氧化锰的质量。(说明:杂质不参与反应)
2.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其中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57
4
8
9
反应后质量/g
21
待测
8
41
 
则反应后B的质量为______;该反应中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______;该反应中A和B两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______;

2.简答题(共3题)

3.
如图是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〇”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1)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由图可获得的信息是______。
4.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
(1)装置A中的试管口为什么应略向下倾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选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采用装置C收集氧气,气体应该由a或b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如图是微型实验的装置图。

(1)由烧杯中变化的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推断题(共1题)

6.
甲、乙、丙、丁是常见的化合物,它们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已略去)。
甲是生活中常用的含有碳元素的燃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乙是一种最常见的液体;丁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①试推测丁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②请写出甲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单选题(共12题)

7.
下列物质的变化与另外三个不同类的是(  )
A.铜在空气中表面变绿B.冰融化成水
C.小麦酿酒D.食物腐烂
8.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aCO3CaO+CO2B.HCl+NaOH=NaCl+H2O
C.CO2+2NaOH=Na2CO3+H2OD.2Na+2H2O=2NaOH+H2
9.
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该反应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0.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A.煤、食醋B.生铁、氢气
C.冰水共存物、过氧化氢D.洁净的空气、二氧化硫
11.
“信阳毛尖”是一种绿茶,绿茶中含有的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等功效。下列有关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46
12.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是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干冰升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的氧分子更多
13.
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电子数不同
1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一金刚石质地较硬
B.焦炭用来冶炼金属﹣焦炭具有可燃性
C.石墨做电极材料﹣石墨具有导电性
D.木炭可以除异味﹣木炭具有吸附性
15.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方法错误的是(  )
A.CO2 (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铜粉(铁粉)加足量盐酸,过滤
C.MnO2 (NaCl):加水溶解、过滤
D.CaCO3 (CaO)高温煅烧
16.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金属跟稀盐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氯化锌B.氯化镁C.氯化铁D.氯化铝
17.
质量相等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
A.AlB.MgC.ZnD.Fe
18.
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主要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B.白色污染C.温室效应D.臭氧层破坏

5.选择题(共2题)

19.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2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多选题(共1题)

21.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验满二氧化碳
B.量取50mL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7.填空题(共6题)

22.
如图所示,打开分液漏斗,使其中的无色液体(足量)与试管中的固体(足量)接触反应,可观察到有气球明显胀大的现象,请写出两个符合图中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
(2)______.
23.
从C、H、O、C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横线上:
①液态氧化物的是______;
②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
③“西气东输”工程输送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④用煤炉取暖时易发生中毒,主要是由于室内______排放不畅引起的。
24.
利用下图装置可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已知由A装置制取的CO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2

①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D装置中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②气体通过装置的顺序是A→______.(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③从环保角度考虑,对以上装置的改进措施是______.
25.
区分某地下水(硬水)和蒸馏水,可以选用的物质是______;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
26.
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得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出一个即可).______.
27.
如图,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

(1)燃烧的是______(填“a”、“b”、或“c”)处,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现象是产生大量______。
(2)管口的小气球作用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简答题:(3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