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2018年5月9日,我国“高分五号”卫星发射成功。
(1)“高分五号”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作卫星天线。如图是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X的数值是_____

(2)催化还原法是消除大气中氮氧化物污染的新工艺,主要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1)“高分五号”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作卫星天线。如图是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X的数值是_____

(2)催化还原法是消除大气中氮氧化物污染的新工艺,主要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
D.反应后丁、戊的分子个数比为2:1 |
2.
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1)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元素是______。
A Na、Cl B C、Be C F、Cl D Cl、Ar
(2)由第7号元素和第1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当x-y=8时,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
(4)钠、氯、氧三种元素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4的化合物,则此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5)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__。
A NO和O2 B CO和N2 C SO2和CO2 D NH4+和H2O

(1)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元素是______。
A Na、Cl B C、Be C F、Cl D Cl、Ar
(2)由第7号元素和第1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当x-y=8时,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
(4)钠、氯、氧三种元素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4的化合物,则此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5)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__。
A NO和O2 B CO和N2 C SO2和CO2 D NH4+和H2O
2.简答题- (共1题)
3.
通过学习化学,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可以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问题:
①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_____。
②冰与水的共存物是纯净物:_____。
(2)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产生这种白色固体的原因是____。(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3)在加油站、油库附近,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其原因是____。
(4)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作用是煤气一旦泄露易被察觉。这是因为一氧化碳_____。
(5)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____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为减少环境污染,可以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
(6)在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生石灰”。生石灰能做干燥剂的原因是____。(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问题:
①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_____。
②冰与水的共存物是纯净物:_____。
(2)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产生这种白色固体的原因是____。(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3)在加油站、油库附近,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其原因是____。
(4)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作用是煤气一旦泄露易被察觉。这是因为一氧化碳_____。
(5)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____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为减少环境污染,可以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
(6)在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生石灰”。生石灰能做干燥剂的原因是____。(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3.计算题- (共1题)
4.
蛋白质是由丙氨酸( 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
(1)丙氨酸由_____(写数值)种元素组成;
(2)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
(3)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4)丙氨酸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写最简比)。
(5)100g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约为_____g(保留一位小数)。
(1)丙氨酸由_____(写数值)种元素组成;
(2)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
(3)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4)丙氨酸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写最简比)。
(5)100g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约为_____g(保留一位小数)。
4.推断题- (共1题)
5.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是无色气体单质B、C均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1)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A_____,B_____。
(2)写出B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实验室用D制得C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A_____,B_____。
(2)写出B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实验室用D制得C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科学探究题- (共1题)
6.
小刚同学在学习化学知识后,知道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可能造成死亡。于是他和小强一起对自家久未开启的菜窖内的气体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菜窖内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蔬菜在一定条件下发酵生成气体,其成分可能含有CO2、CH4等。
②2NaOH+CO2=Na2CO3+H2O
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
(猜想与假设)小刚认为菜窖内的气体含有CO2和CH4。
(实验探究)他们对菜窖内的气体进行取样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若装量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样品中含有_____;
(2)装置B的作用为_____;
(3)E处观察到干燥冷烧杯内壁有_____出现,待火焰熄灭后,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立刻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样品中还含有_____。E处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结论)气体样品中含有CO2和CH4,小刚的猜想正确。
(反思与评价)
(4)小强观察上述实验装置发现:装置A和装置C完全相同,他认为可以取消装置
(5)根据上述实验探究结果,气体样品中含有CO2,由于二氧化碳_____,所以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向菜窖内通入大量的空气。
(提出问题)菜窖内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蔬菜在一定条件下发酵生成气体,其成分可能含有CO2、CH4等。
②2NaOH+CO2=Na2CO3+H2O
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
(猜想与假设)小刚认为菜窖内的气体含有CO2和CH4。
(实验探究)他们对菜窖内的气体进行取样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若装量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样品中含有_____;
(2)装置B的作用为_____;
(3)E处观察到干燥冷烧杯内壁有_____出现,待火焰熄灭后,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立刻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样品中还含有_____。E处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结论)气体样品中含有CO2和CH4,小刚的猜想正确。
(反思与评价)
(4)小强观察上述实验装置发现:装置A和装置C完全相同,他认为可以取消装置
A.你是否认同_____(填“认同”或“不认同”)理由是_____。 |
6.单选题- (共19题)
10.
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
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 |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
12.
有一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剩余气体经浓硫酸洗气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符合上述现象的气体组合是
A.H2、CO、CO2 | B.N2、O2、CO2 | C.H2、CH4、CO | D.H2、CH4、CO2 |
14.
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4+2H2O==Pb+PbO2+2X,则X的化学式为( )
A.SO2 | B.SO3 | C.H2SO3 | D.H2SO4 |
19.
地球上99%的溴元素存在于海水中,所以人们也把溴称为“海洋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溴元素的信息如下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溴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5 |
B.溴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 |
C.溴原子的核外有35个电子 |
D.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 |
20.
2018年2月9日,冬奥会在韩国平昌如期举行,俄罗斯运动员受兴奋剂风波影响,诸多名将未能参加。乙基雌烯醇C20H32O是禁止运动员服用的兴奋剂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基雌烯醇由20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
B.乙基雌烯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8g |
C.乙基雌烯醇中有一个氧原子 |
D.乙基雌烯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1.1% |
22.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实验室制取CO2 | 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 |
B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观察液体是否浑浊 |
C | 鉴别H2O、H2O2溶液 | MnO2固体 |
D | 去CO2中少量的CO | 通入O2,点燃 |
A.A | B.B | C.C | D.D |
23.
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说法错误的是( )
A.具有吸附性,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
B.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
C.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
24.
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
B.成站立姿势跑出 |
C.伏低身子逃出 |
D.淋湿衣服爬出 |
7.多选题- (共1题)
26.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3Y2=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A.Z的化学式为XY3 |
B.若mg X2和ng Y2充分反应,则生成Z的质量一定是(m+n)g |
C.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
D.若ag X2完全反应生成bg Z,则同时消耗(b﹣a)g Y2 |
8.填空题- (共1题)
27.
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或化学符号:
(1)用化学符号表示:3个锌原子_____,氧化铜_____,硝酸亚铁_____。
(2)写出2SO42﹣的意义是:_____;其中2﹣的意义是_____。
(1)用化学符号表示:3个锌原子_____,氧化铜_____,硝酸亚铁_____。
(2)写出2SO42﹣的意义是:_____;其中2﹣的意义是_____。
9.实验题- (共3题)
28.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

(1)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现象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酒精燃烧 B.蜡烛熔化 C.火柴燃烧

(1)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现象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酒精燃烧 B.蜡烛熔化 C.火柴燃烧
29.
以下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基本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A装置来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是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待红磷熄灭且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水面大约上升至刻度___时不再上升。
(3)C装置是电解水的实验,指出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
(4)D装置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能燃烧、______________。
(5)河水经过E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是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写出用A装置来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是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待红磷熄灭且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水面大约上升至刻度___时不再上升。
(3)C装置是电解水的实验,指出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
(4)D装置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能燃烧、______________。
(5)河水经过E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是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0.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选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用E装置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_______(选填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为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选填序号),可用D装置收集CO2的理由是_____。
(4)NH4Cl溶液与NaNO2溶液混合共热可制取氮气,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氨气。如图是实验室制氮气并模拟合成氨的装置。

①合成氨时参加反应的氮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②实验中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还可观察到________现象。

(1)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选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用E装置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_______(选填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为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选填序号),可用D装置收集CO2的理由是_____。
(4)NH4Cl溶液与NaNO2溶液混合共热可制取氮气,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氨气。如图是实验室制氮气并模拟合成氨的装置。

①合成氨时参加反应的氮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②实验中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还可观察到________现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9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