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天然气是一种比较清洁的化石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就化学教材上的习题:“设计实验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展开了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1)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药品,经研磨均匀混合后装入试管中,加热后产生甲烷气体。
(2)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制取探究)

根据提供的仪器回答:
(1)图中标识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2)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在A﹣E中选)。
(3)不可收集甲烷的装置为______。
(组成探究)

同学们收集了一瓶纯净的甲烷气体(图1中的A),请根据图中装置完成以下各题: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B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______(填序号)“注水装置
(2)B处是干冷大烧杯,甲烷燃烧后烧杯内壁有______出现,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将B中烧杯迅速正放并向其中滴加______,若______,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3)此实验能否证明甲烷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______(填“能”或“不能”)
(应用探究)
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氮肥。如图为利用天然气制尿素的主要流程。

(1)设备Ⅱ中发生的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设备Ⅲ中产生并分离开CO2和H2,进入下一设备使用。依据流程图可判断进入设备Ⅳ的是______(写化学式)。
(3)设备V中发生反应:2NH3+CO2═CO(NH2)2+H2O,若设备Ⅳ合成NH3的质量为17t,则理论上最多可生产______t尿素。(写出计算过程)
(查阅资料)(1)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药品,经研磨均匀混合后装入试管中,加热后产生甲烷气体。
(2)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制取探究)

根据提供的仪器回答:
(1)图中标识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2)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在A﹣E中选)。
(3)不可收集甲烷的装置为______。
(组成探究)

同学们收集了一瓶纯净的甲烷气体(图1中的A),请根据图中装置完成以下各题: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B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______(填序号)“注水装置
(2)B处是干冷大烧杯,甲烷燃烧后烧杯内壁有______出现,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将B中烧杯迅速正放并向其中滴加______,若______,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3)此实验能否证明甲烷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______(填“能”或“不能”)
(应用探究)
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氮肥。如图为利用天然气制尿素的主要流程。

(1)设备Ⅱ中发生的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设备Ⅲ中产生并分离开CO2和H2,进入下一设备使用。依据流程图可判断进入设备Ⅳ的是______(写化学式)。
(3)设备V中发生反应:2NH3+CO2═CO(NH2)2+H2O,若设备Ⅳ合成NH3的质量为17t,则理论上最多可生产______t尿素。(写出计算过程)
2.推断题- (共1题)
2.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C为氧化物,D、E是单质。其中E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是红棕色的固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邻两者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E的化学式为______。
(2)若B为气体单质,则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若B为气体化合物,则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A的化学式为______,E的化学式为______。
(2)若B为气体单质,则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若B为气体化合物,则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单选题- (共11题)
4.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为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某燃气公司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空气中也能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6H2O+2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硫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B.乙硫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C.乙硫醇中硫、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6 |
D.X的化学式为SO2 |
5.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铁锈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
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D.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大多数气体溶解度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6.
下列实验的现象和结论不合理的是( )


A.①铜片上有划痕,黄铜的硬度比铜大 |
B.②试管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木炭具有还原性 |
C.③烧杯内壁上有无色液滴出现,生成物是水 |
D.④将稀盐酸倒入烧杯后,有气泡产生,天平失去平衡,质量不守恒 |
7.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
B.①③属于同种元素且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
C.硒属于金属元素 |
D.②表示的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化合价为+1价 |
9.
2018年6月,连云港市环保局在环境状况公报中指出,我市2017年削减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已超过了省下达的4%的年度减排目标。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碳 | B.可吸入颗粒物质 |
C.二氧化硫 | D.二氧化氮 |
10.
下列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用水区分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
B.用加入过量的铁粉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氯化铜杂质 |
C.用加入少量氯化钾的方法区分蒸馏水和稀氯化钾溶液 |
D.用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的方法区分蒸馏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
11.
生意社讯:印尼PT7Timah公司主管称,该印尼最大的锡(Sn)生产商今年出口量下滑约10%.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下列与锡(Sn)有关的反应中不会发生的是( )
A.Sn+H2SO4═SnSO4+H2↑ |
B.3Sn+Al2(SO4)3═3SnSO4+2A1 |
C.Fe+SnSO4═Sn+FeSO4 |
D.Sn+CuSO4═SnSO4+Cu |
13.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B.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
C.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8.6% |
D.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 |
4.填空题- (共2题)
14.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1)在一些地方,用抽取的地下水洗衣服时,肥皂不易起泡沫且产生浮渣,其可能的原因是该地下水是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2)煤是重要化石能源,煤燃烧时会排放大量气体,这些气体中易造成酸雨的是______。
(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
I.汽车的生产和使用与化学紧密相关。
①汽车制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钢铁材料,但是钢铁材料易与空气中的______作用而生锈,故常采用______的方法防止其生锈(写出一条即可)。
②配制100Kg10%的盐酸来除铁锈,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______Kg。
③车载安全气囊使用了叠氮化钠(NaN3)。在一定条件下NaN3迅速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Ⅱ为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乙醇汽油。
④汽油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和碳氢化合物,乙醇的燃烧比汽油更充分,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⑤为了更好的减排,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已成为必然趋势。请写出一种新能源______。
(1)在一些地方,用抽取的地下水洗衣服时,肥皂不易起泡沫且产生浮渣,其可能的原因是该地下水是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2)煤是重要化石能源,煤燃烧时会排放大量气体,这些气体中易造成酸雨的是______。
A.CO | B.CO2 | C.SO2 | D.NO2 |
I.汽车的生产和使用与化学紧密相关。
①汽车制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钢铁材料,但是钢铁材料易与空气中的______作用而生锈,故常采用______的方法防止其生锈(写出一条即可)。
②配制100Kg10%的盐酸来除铁锈,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______Kg。
③车载安全气囊使用了叠氮化钠(NaN3)。在一定条件下NaN3迅速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Ⅱ为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乙醇汽油。
④汽油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和碳氢化合物,乙醇的燃烧比汽油更充分,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⑤为了更好的减排,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已成为必然趋势。请写出一种新能源______。
15.
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

(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中通过______和______对比(填a、b或c)可知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通过a与b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通过实验2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集气瓶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______处的现象时,可获知氮气的一条物理性质是______。
(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时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中通过______和______对比(填a、b或c)可知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通过a与b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通过实验2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集气瓶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______处的现象时,可获知氮气的一条物理性质是______。
(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时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