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某同学在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常温下就可以分解产生氧气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Ⅰ:取5mL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实验Ⅱ: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少量不溶于水的二氧化锰固体,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1)实验Ⅰ中木条没有复燃,请说明原因;
(2)实验Ⅱ中木条迅速复燃,请猜想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的作用,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填写:
实验Ⅰ:取5mL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实验Ⅱ: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少量不溶于水的二氧化锰固体,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1)实验Ⅰ中木条没有复燃,请说明原因;
(2)实验Ⅱ中木条迅速复燃,请猜想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的作用,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填写:
猜想 | _____ |
操作、现象与结论分析 | _____ |
2.计算题- (共1题)
2.
加热分解31.6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31.6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_____?
(2)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至室温,测得产生的氧气质量占原固体中氧元素质量25%.通过计算,分析说明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的固体组成情况_____。
(1)31.6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_____?
(2)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至室温,测得产生的氧气质量占原固体中氧元素质量25%.通过计算,分析说明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的固体组成情况_____。
3.简答题- (共2题)
3.
1774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应,在实验中,他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氧气。请利用微粒的相关知识解释:
(1)拉瓦锡完成的氧化汞分解这一反应的微观过程_____;
(2)“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分解,恰好得到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不是巧合_____。
(1)拉瓦锡完成的氧化汞分解这一反应的微观过程_____;
(2)“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分解,恰好得到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不是巧合_____。
4.单选题- (共15题)
12.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硼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硼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
B.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
C.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
D.硼原子核外有5个中子 |
5.填空题- (共5题)
20.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注(1)、(2)反应的基本类型。
(1)二氧化碳用于生产碳酸饮料:_____、_____;
(2)电解水制氢气:_____、_____;
(3)用焦炭和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炼铁:_____。
(1)二氧化碳用于生产碳酸饮料:_____、_____;
(2)电解水制氢气:_____、_____;
(3)用焦炭和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炼铁:_____。
21.
苹果中富含的苹果酸(化学式为C4H6O5)。可直接参与人体代谢,实现短时间内向肌体提供能量、消除疲劳、迅速恢复体力等作用。
(1)苹果酸是由碳、氢和_____三种元素组成的,它们的质量比为_____;
(2)一个苹果酸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1)苹果酸是由碳、氢和_____三种元素组成的,它们的质量比为_____;
(2)一个苹果酸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2.
氮气、干冰均可用于食品保鲜。
(1)氮气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某种咖啡的包装袋上印有“即时研磨,氮气保鲜”,氮气能保鲜,是因为袋内的氮气使咖啡与空气中的_____隔绝,避免咖啡发生缓慢氧化,同时也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
(2)干冰,是固态的_____,被广泛用于食品的冷藏保鲜和冷藏运输,这是利用了干冰_____的性质。
(3)请再写出一种物质的某一性质以及这一性质对应的用途_____。
(1)氮气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某种咖啡的包装袋上印有“即时研磨,氮气保鲜”,氮气能保鲜,是因为袋内的氮气使咖啡与空气中的_____隔绝,避免咖啡发生缓慢氧化,同时也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
(2)干冰,是固态的_____,被广泛用于食品的冷藏保鲜和冷藏运输,这是利用了干冰_____的性质。
(3)请再写出一种物质的某一性质以及这一性质对应的用途_____。
23.
再生水是国际公认的“第二水源”,是将生产生活等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水,生产再生水的主要流程如图:

(1)一级处理时,污水经过格栅后,还需向其中加入絮凝剂,格栅的作用是_____,絮凝剂可以是_____;
(2)二级处理时,需要使用活性炭,它的作用是_____;
(3)二次处理后的水,经过消毒处理,得到再生水,消毒属于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检验再生水是否为硬水,可以使用的物质是_____;

(1)一级处理时,污水经过格栅后,还需向其中加入絮凝剂,格栅的作用是_____,絮凝剂可以是_____;
(2)二级处理时,需要使用活性炭,它的作用是_____;
(3)二次处理后的水,经过消毒处理,得到再生水,消毒属于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检验再生水是否为硬水,可以使用的物质是_____;
24.
人类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
(1)石油是_____(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不同,将他们分离出来,得到_____等产品,使石油得到综合利用。
(2)化石燃料消耗的急剧增加,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导致_____增强,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一种能源是_____。
(1)石油是_____(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不同,将他们分离出来,得到_____等产品,使石油得到综合利用。
(2)化石燃料消耗的急剧增加,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导致_____增强,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一种能源是_____。
6.实验题- (共2题)
25.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在实验室,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F中能观察的现象是_____;
(2)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根据图E装置所示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试验时,集气瓶内应放少量细沙,目的是_____,实验时如果没有看到铁丝剧烈燃烧,可能的一个原因是_____。

(1)在实验室,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F中能观察的现象是_____;
(2)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根据图E装置所示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试验时,集气瓶内应放少量细沙,目的是_____,实验时如果没有看到铁丝剧烈燃烧,可能的一个原因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