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开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193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4

1.计算题(共1题)

1.
向盛有10 g某石灰石样品(主要成分为CaCO3)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加入80 g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86.7 g。
(l)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g;
(2)求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科学探究题(共2题)

2.
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________。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_______。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
(2)由实验②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_____。
3.
为了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完成了探究活动。

你能猜测到该同学所用的溶液分别是:a_______、b_______。
你能推测出该同学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_______。

3.简答题(共2题)

4.
如图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细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一些水的作用是_______。
(2)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__(填a或b或c)。
(3)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5.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_______,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2)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铝制品形成致密的保护膜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4)在电路中主要使用的是铜线,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性。
(5)在酒厂附近常可以闻到酒味。请从微观角度加以解释________。
(6)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单选题(共18题)

6.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将“洁厕灵”与“漂白水(俗称84)”同时放在卫生间里,在使用时会误用,特别是其中两者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  )
A.Cl2B.O3C.O2D.H2O
7.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的原意中蕴涵化学变化的是(  )
A.星火燎原B.水滴石穿C.积水成渊D.披荆斩棘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物都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9.
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质量(g)
5.2
X
7.2
2.8
 
A.a和c是反应物B.d一定是催化剂
C.X=2.0g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10.
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
C.D.
11.
2018年11月4日,福建泉州码头的一艘石化产品运输船发生泄漏,6.97吨碳九产品漏入近海,造成水体污染。“碳九”是在石油提炼时获得的一系列含碳数量在9左右的碳氢化合物。异丙苯(C9H12)就是其中成分之一,下列关于异丙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B.碳、氢元素质量比为9:1
C.相对分子质量为120D.每个分子由9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构成
12.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原子结构模型B.物质分类模型
C.燃烧条件模型D.空气组成模型
13.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空气B.水C.高锰酸钾D.二氧化锰
14.
2017年5月9日,我国发布了四种人造新元素的中文名称,镆是其中之一,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镆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镆元素为金属元素B.镆的原子序数为115
C.镆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15D.镆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3
15.
制造C919大飞机采用的非金属材料氮化硅(Si3N4)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则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2C.+3D.+4
16.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同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17.
与化学相关的知识常见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之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化合反应
B.某古剑“以剂钢为刃,铁为茎干……”,“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C.《梦溪笔谈》载:“高奴县出脂水,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述“脂水”属于石油
D.《肘后备急方》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此提取青蒿素的方法属过滤
18.
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铁、硬铝、焊锡都属于合金
B.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大量用于制作电线
C.铝表面易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因而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D.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19.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20.
右图是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t2℃时,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恰好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21.
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强调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多开空调B.使用环保袋去超市购物
C.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D.用洗衣服水冲厕所
22.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A. 油锅中的有着火用锅盖盖灭     B. 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
C. 到煤窖中挖煤用火把照明 D. 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
2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少量液体B.取用液体
C.量取液体D.点燃酒精灯

5.选择题(共3题)

25.小麦同学很喜欢看穿越小说,自己也构思了几个穿越故事。下列故事说法不正确的是(  )
26.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历史典故与民族精神内涵对应正确的(    )

①土尔扈特部东归——爱好和平    
②大禹化干戈为玉帛——团结统一

③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自强不息  
④台湾人民抗击荷兰殖民者——爱国主义

6.填空题(共4题)

27.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 2个氢原子_______;
(2)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镁离子,离子符号为_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 
(4)保持水化学性质的粒子_______;
28.
毒品严重危害人类和社会,我们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2018年我区以“健康人生绿色无毒”为活动主题在中小学开展禁毒知识竞赛活动。其中有种毒品称为冰毒,冰毒的化学式为C10H15N。
(l)一个冰毒分子由______个原子构成;
(2)冰毒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9.
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__组成的。本实验中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自来水厂净水利用活性炭除去水中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_性。
(3)常用_______操作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
(4)生活中常用_______区别软硬水。可以通过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0.
A、B、C三个烧杯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其中A、C烧杯中水温为10℃,B烧杯中水温为30℃,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两物质各10g,充分溶解后所得现象如下图所示,试回答:

(1)你认为_______(填A、B、C)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图分析,10℃时,A、C两烧杯中未溶解的溶质质量关系是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其它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30℃时,C烧杯中的溶液是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若将A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题(共1题)

31.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选用B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B的优点是_______。
(4)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5)氨气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填序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