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2题)
1.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因素”,取同浓度的稀氨水和稀醋酸用如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2)实验②和④可探究______因素对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影响,欲探究室温下试剂酸碱性对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是______(填实验序号)。
(3)根据表中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写出1点即可)。
(4)影响铁制品锈蚀快慢除上述因素外,还有______(写出1点即可),请你列举一种生活上为防止铁生锈所采用的方法______。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实验温度/℃ | 20 | 20 | 70 | 70 |
试剂 | 稀氨水 | 稀醋酸 | 稀氨水 | 稀醋酸 |
出现铁锈所需时间 | 1天未见锈蚀 | 5分钟 | 1天未见锈蚀 | 1分钟 |
(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2)实验②和④可探究______因素对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影响,欲探究室温下试剂酸碱性对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是______(填实验序号)。
(3)根据表中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写出1点即可)。
(4)影响铁制品锈蚀快慢除上述因素外,还有______(写出1点即可),请你列举一种生活上为防止铁生锈所采用的方法______。
2.
醋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市场上售卖的某一品牌白醋,标签说明,除了3%﹣5%的醋酸( CH3COOH)和水之外不含或极少含其他成分醋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醋酸根离子(CH3COO﹣)和H+,请回答相应问题:
(1)白醋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酿醋原理是在醋酸菌作用下乙醇(C2H5OH)与氧气反应,除生成醋酸外,还生成一种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某同学对白醋的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1)白醋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酿醋原理是在醋酸菌作用下乙醇(C2H5OH)与氧气反应,除生成醋酸外,还生成一种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某同学对白醋的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与解释 |
①向白醋中滴入______ | 观察到溶液变红 | 白醋显酸性 |
②向镁粉中滴加白醋直至过量 | ______ | 白醋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
③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白醋至过量 | ______ | 白醋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④将白醋滴加到碳酸钙表面 | ______ | 白醋能与某些盐反应 |
2.简答题- (共2题)
3.
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小云同学向两个充满CO2气体的塑料瓶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和Ca(OH)2溶液,迅速盖紧瓶盖后充分振荡,结果发现两个塑料瓶都变瘪。据此实验现象,小云判定NaOH和Ca(OH)2均能与CO2发生反应

(1)小明同学认为上述判定方法还存在不严密之处,他的理由______。
(2)小华同学根据B瓶中出现的浑浊现象,判定Ca(OH)2与CO2发生了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提出了可以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去判断:那么,若要判定NaOH和CO2发生了反应。在排除了(1)中的干扰因素后,接下来的方法是取A瓶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______,若观察到______,证明NaOH和CO2发生了反应。

(1)小明同学认为上述判定方法还存在不严密之处,他的理由______。
(2)小华同学根据B瓶中出现的浑浊现象,判定Ca(OH)2与CO2发生了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提出了可以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去判断:那么,若要判定NaOH和CO2发生了反应。在排除了(1)中的干扰因素后,接下来的方法是取A瓶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______,若观察到______,证明NaOH和CO2发生了反应。
4.
我国海岸线曲折,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1)如图1所示,从海水中获得淡水的方法是______。你认为该技的优点是______。
(2)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可按如图2所示流程进行。
反应①中加入石灰乳的量应是______,反应②中发生了中和反应,试剂1为______(填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操作2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
(3)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主要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3:
①流程一,氨化溶液后,溶液的pH______7(选填“>”、“<”或“=”),从而有利于吸收气体A,流程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有人认为“侯氏制碱法”有以下优点,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
A.生产过程中部分产物可作为原料使用
B.副产品是一种氮肥
C.反应不需要加热,可节约能源



(1)如图1所示,从海水中获得淡水的方法是______。你认为该技的优点是______。
(2)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可按如图2所示流程进行。
反应①中加入石灰乳的量应是______,反应②中发生了中和反应,试剂1为______(填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操作2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
(3)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主要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3:
①流程一,氨化溶液后,溶液的pH______7(选填“>”、“<”或“=”),从而有利于吸收气体A,流程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有人认为“侯氏制碱法”有以下优点,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
A.生产过程中部分产物可作为原料使用
B.副产品是一种氮肥
C.反应不需要加热,可节约能源
3.推断题- (共1题)
5.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份之一,其溶液为蓝色,F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和D物质属于同一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的化学式:______。
(2)选择C作为食品干燥剂的原因有______。
(3)写出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A与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1)写出E的化学式:______。
(2)选择C作为食品干燥剂的原因有______。
(3)写出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A与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4.单选题- (共18题)
6.
1月11日1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2D”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中国航天2019年的首次发射实现开门红。下列发射步骤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加注燃料 | B.火箭点火起飞 |
C.卫星与火箭分离 | D.进入预定轨道 |
9.
通过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活动,我县空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PM2.5,下列做法应该继续提倡的是( )
①保护青山绿水②就地焚烧秸秆③电动汽车代替燃油汽车④减少燃煤使用⑤燃放烟花爆竹
①保护青山绿水②就地焚烧秸秆③电动汽车代替燃油汽车④减少燃煤使用⑤燃放烟花爆竹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⑤ |
11.
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的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
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铜 |
D.滤液中一定含有Cu(NO3)2,一定不含AgNO3,不一定含有Zn(NO3)2 |
12.
下图是CO与Fe2O3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在装置出口处验纯后,点燃酒精灯,再点燃酒精喷灯
B. 实验过程中看到,玻璃管里的粉末由红棕色逐渐变为黑色
C. 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CO
2Fe+CO2
D. 尾气处理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
2CO2

A. 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在装置出口处验纯后,点燃酒精灯,再点燃酒精喷灯
B. 实验过程中看到,玻璃管里的粉末由红棕色逐渐变为黑色
C. 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CO

D. 尾气处理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

13.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 |
C.t1℃时,5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溶液100g |
D.将t2℃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的60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甲和乙 |
17.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18.
土壤的酸碱性会影响农作物生长,某地区经常降酸雨,则该地区最不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
植物 | 花生 | 马铃薯 | 玉米 | 苹果 |
适宜的pH | 5.0~6.0 | 4.8~5.5 | 7.0~8.1 | 5.0~6.5 |
A.花生 | B.马铃薯 | C.玉米 | D.苹果 |
19.
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中,应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熟石灰和硫酸铜溶液来配制波尔多液 |
B.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
C.用稀硫酸除铁锈 |
D.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
20.
烟气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SO2,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其主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喷淋水能脱去烟气中的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H2SO3 |
B.步骤②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将H2SO3转化为CaSO3 |
C.步骤③反应前后只有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
D.步骤④属于化学变化 |
21.
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A B.B C.C D.D
A.化学与健康 | B.化学与能源 |
①要牢记“吸烟有害健康”、“毒品万万试不得”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 ①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②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C.化学与安全 | D.化学与环境 |
①皮肤沾上浓硫酸,用大量水冲洗后涂上 3%﹣5%的碳酸氢钠溶液 ②用工业用盐一一亚硝酸钠腌渍咸菜 | ①使用过量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②绿色化学就是指人类绿化环境、植树造林 |
A.A B.B C.C D.D
22.
人体就象一个复杂的“化学工厂”,各种食物在体内的化学变化源源不断地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和能量,下列食物不能为我们提供能量的是( )
A.![]() | B.![]() |
C.![]() | D.![]() |
23.
如表是小滨制定的食谱单,为使营养均衡,在“你的补充”栏可以选填的食物是( )
A. 煎豆腐 B. 炸大虾 C. 凉拌黄瓜 D. 蛋糕
主食 | 米饭、馒头 |
菜肴 | 炒鸡块、红烧鱼、油炸花生米 |
饮料 | 牛奶 |
你的补充 | |
A. 煎豆腐 B. 炸大虾 C. 凉拌黄瓜 D. 蛋糕
5.选择题- (共2题)
24.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
B | 检验一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 | 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
C |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 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
D | 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 各取少量溶液中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
6.多选题- (共1题)
26.
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氢钠 | 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
B |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 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
C | 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钾 | 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
D |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锌粉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A. A B. B C. C D. D
7.填空题- (共2题)
27.
北方忙年歌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除夕的饺子年年有”。
(1)其中提到的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有______、______(写出2种)
(2)发面、蒸馒头可以使用小苏打,其化学式为______。
(3)捞饺子时使用“漏勺”,其原理类似于______操作;“漏勺“是不锈钢的,制作它的材料属于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4)年三十晚上有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燃放烟花爆竹可能产生的问题______。
A.环境污染 B.人身伤害 C.引起火灾
(1)其中提到的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有______、______(写出2种)
(2)发面、蒸馒头可以使用小苏打,其化学式为______。
(3)捞饺子时使用“漏勺”,其原理类似于______操作;“漏勺“是不锈钢的,制作它的材料属于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4)年三十晚上有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燃放烟花爆竹可能产生的问题______。
A.环境污染 B.人身伤害 C.引起火灾
28.
分类、归纳等都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想方法
(1)对于同一种物质,由于分类的依据不同,分类的结果也有所不同,以“水”为例,下列各组物质中,水均与其他三种物质所属类别不同。
①依据物质通常存在的状态:在H2O、CO2、Mg、NaC1中,水属于______。
②依据所含物质种类的多少:在水、空气、合金、海水中,水属于______。
③依据物质所含元素种类:在H2O、H2SO4、Na2CO3、NaOH中,水属于______。
(2)归纳可将零散的化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①以下归纳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缺铁元素: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缺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B.在温度不变情况下将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只有当两种化合物能互相交换成分,且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D.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淀粉和奶粉:用含碘食盐鉴别;棉布和丝绸:用灼烧的方法
②下面是同学们在复习时梳理得到的一组图象,其中图象与实验表述不一致的是______。

A.铁粉中加入一定量硫酸铜溶液后固体质量的变化
B.镁带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固体质量的变化
C.硝酸铵溶于水后温度的变化
D.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硝酸钾,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量
(1)对于同一种物质,由于分类的依据不同,分类的结果也有所不同,以“水”为例,下列各组物质中,水均与其他三种物质所属类别不同。
①依据物质通常存在的状态:在H2O、CO2、Mg、NaC1中,水属于______。
②依据所含物质种类的多少:在水、空气、合金、海水中,水属于______。
③依据物质所含元素种类:在H2O、H2SO4、Na2CO3、NaOH中,水属于______。
(2)归纳可将零散的化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①以下归纳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缺铁元素: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缺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B.在温度不变情况下将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只有当两种化合物能互相交换成分,且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D.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淀粉和奶粉:用含碘食盐鉴别;棉布和丝绸:用灼烧的方法
②下面是同学们在复习时梳理得到的一组图象,其中图象与实验表述不一致的是______。

A.铁粉中加入一定量硫酸铜溶液后固体质量的变化
B.镁带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固体质量的变化
C.硝酸铵溶于水后温度的变化
D.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硝酸钾,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量
8.实验题- (共2题)
29.
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它的鲜味来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化学式是C5H8NO4Na,易溶于水,与AgNO3不反应),另外还含有NaC1(其他成分不考虑),某兴趣小组配制味精溶液并测定NaC1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______(填字母)。
(2)如图是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
(3)为测定味精中NaC1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硝酸银不与味精发生反应),过滤后,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2.87g。试计算该味精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
(4)将(1)配制的50g溶液稀释成100g,求此时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1)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______(填字母)。
A.10mL | B.50mL | C.100mL |
(3)为测定味精中NaC1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硝酸银不与味精发生反应),过滤后,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2.87g。试计算该味精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
(4)将(1)配制的50g溶液稀释成100g,求此时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30.
M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MSO4溶液是无色液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M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M、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猜想与假设)小敏的猜想是Al>Cu>M;小强的猜想是Al>M>Cu;你的猜想是______.
(设计与实验一)小莉取M丝、铜丝、铝丝和编号为①、②、③的3支试管,进行如表的实验(试管中均盛有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
(交流与表达)同学们对同一实验得出两种不同结论的现象进行了讨论,明白了实验刚开始时试管③中无气泡产生的原因,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与实验二)为了进一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取粗细相同,打磨干净的M丝、铝丝及相关溶液,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表达)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__(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释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评价与反思)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如下反思:
(1)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除了相互反应的金属和酸的性质外,还有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除了上述实验中已经用到的两种方法外,还可以根据_______进行判断(任写一种)。
(提出问题)M、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猜想与假设)小敏的猜想是Al>Cu>M;小强的猜想是Al>M>Cu;你的猜想是______.
(设计与实验一)小莉取M丝、铜丝、铝丝和编号为①、②、③的3支试管,进行如表的实验(试管中均盛有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
实验操作 | M丝插入试管①中 | 铜丝插入试管②中 | 铝丝插入试管③中 | 实验结论 |
刚开始的现象 | 有少量气泡产生 | 无气泡 | 无气泡 | M>Cu:______ |
几分钟后的现象 | 有少量气泡产生 | 无气泡 | 有大量气泡产生 | ______ |
(交流与表达)同学们对同一实验得出两种不同结论的现象进行了讨论,明白了实验刚开始时试管③中无气泡产生的原因,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与实验二)为了进一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取粗细相同,打磨干净的M丝、铝丝及相关溶液,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表达)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__(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释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评价与反思)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如下反思:
(1)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除了相互反应的金属和酸的性质外,还有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除了上述实验中已经用到的两种方法外,还可以根据_______进行判断(任写一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简答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