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A~E是初中常见的物质: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它们相互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面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A、E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E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
(2)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1)A、E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E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
(2)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学完碱的化学性质后,做了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并将废液倒入一洁净的废液缸中,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Ⅰ:甲同学在做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能否发生反应表示怀疑,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应先向澄淸石灰水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探宄Ⅱ: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一:CaCl2 猜想二:CaCl2、HCl
猜想三:CaCl2、HC1、Ca(OH)2 你的猜想:___________
丙同学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实验设计】
【评价与反思】请判断以上设计的两个方案中,__同学的方案合理,请分析另一个方案不合理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与交流】若实验证明猜想二是正确的,你认为该废液来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填一点).
探究Ⅰ:甲同学在做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能否发生反应表示怀疑,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应先向澄淸石灰水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探宄Ⅱ: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一:CaCl2 猜想二:CaCl2、HCl
猜想三:CaCl2、HC1、Ca(OH)2 你的猜想:___________
丙同学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实验设计】
设计者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丁同学 | 取少量废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一正确 |
戊同学 | 取几粒锌粒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废液 | ________________ | 猜想二正确 |
【评价与反思】请判断以上设计的两个方案中,__同学的方案合理,请分析另一个方案不合理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与交流】若实验证明猜想二是正确的,你认为该废液来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填一点).
3.单选题- (共8题)
3.
以下四组离子,有一组能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它应该是( )
A.Fe3+ SO42﹣ H+ Cl﹣ | B.H+ Na+ K+ NO3+ |
C.H+ Ba2+ NO3﹣ SO42﹣ | D.Mg2+ Cl﹣ OH﹣ Na+ |
5.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及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 | B.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作为燃料 |
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为保护气 | D.石灰石受热分解,可用于制备生石灰 |
6.
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Y溶解并有气泡产生,Z不反应,取过量X放入Y(NO3)2和Z(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经检验,滤渣中只有X、Z。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 B.Y>Z>X | C.Y>X>Z | D.X>Z>Y |
4.填空题- (共5题)
11.
用化学用语填空:①2个氮原子______;②4个铵根离子______;③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正二价______;④纯碱______;⑤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⑥碱溶液中的阴离子______。
12.
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用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来完成以下各题:
用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能做气体干燥剂的是______;用作氮肥的是______;能用于灭火的是______;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
A.二氧化碳 | B.烧碱 | C.熟石灰 | D.硝酸铵 |
能做气体干燥剂的是______;用作氮肥的是______;能用于灭火的是______;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
13.
实验室利用图8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8中仪器甲、乙的名称: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8中的______(填标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用充满水的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需从_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木条应放在____________(填“a”或“b”)端,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4)用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蒸发的操作训练。
①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应选择图8中____(填标号)装置,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蒸发,蒸发过程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析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1)写出图8中仪器甲、乙的名称: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8中的______(填标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用充满水的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需从_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木条应放在____________(填“a”或“b”)端,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4)用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蒸发的操作训练。
①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应选择图8中____(填标号)装置,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蒸发,蒸发过程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析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14.
如图所示为X、Y、Z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X中含有少量Y,应采用______的方法提纯X。

⑵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⑶将t3℃时160gX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⑷t3℃时,等质量X、Y、Z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没有析出晶体的是______。
⑴X中含有少量Y,应采用______的方法提纯X。

⑵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⑶将t3℃时160gX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⑷t3℃时,等质量X、Y、Z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没有析出晶体的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