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2.简答题- (共1题)
2.
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加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请从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①烧杯中盛放的是_____溶液。
②曲线上坐标为(15,12)的点所表示的意义:_____。
(2)小明完成上述实验几天后发现,忘记盖上盛放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的瓶塞,请帮助小明完成如下实验方案来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提示: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会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你认为方案一的实验设计是否正确?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
(1)①烧杯中盛放的是_____溶液。
②曲线上坐标为(15,12)的点所表示的意义:_____。
(2)小明完成上述实验几天后发现,忘记盖上盛放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的瓶塞,请帮助小明完成如下实验方案来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提示: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会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 _____ | 没有变质 |
方案二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已经变质 |
你认为方案一的实验设计是否正确?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

3.单选题- (共11题)
4.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下列图示信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图①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 图②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图②④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
D. 若图③中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

A. 硅单质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图①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 图②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图②④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
D. 若图③中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
6.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
D.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
7.
下列图像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
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
氢气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
A.

B.

C.

D.

8.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
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
C.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
D.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
9.
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
B.煤、石油和沼气属于化石燃料—它们是由古代生物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形成的 |
C.生铁和钢都属于铁合金—它们的主要成分为铁,但钢的含碳量高于生铁 |
D.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可以调大灶具的进风口—燃料充分燃烧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
1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燃烧煤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
B.使用共享单车代替汽车出行 |
C.工业要革新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
D.洗米水浇花,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以节约用水 |
4.选择题- (共1题)
5.填空题- (共5题)
15.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
(2)氰化钠(NaCN)泄漏可用过氧化氢溶液进行高效处理。氰化钠和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HCO3)和氨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
(2)氰化钠(NaCN)泄漏可用过氧化氢溶液进行高效处理。氰化钠和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HCO3)和氨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制造汽车要用到含铜、铁、铝等成分的多种金属材料。
(1)在汽车电路中,经常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性
(2)车体多用钢材制造。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其与_____接触而生锈。
(3)在实验室中探究铝、铜和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需要用到的三种药品是_____。
(4)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
①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____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②溶液甲中一定含有_____(填化学式)。
(1)在汽车电路中,经常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性
(2)车体多用钢材制造。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其与_____接触而生锈。
(3)在实验室中探究铝、铜和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需要用到的三种药品是_____。
(4)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
①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____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②溶液甲中一定含有_____(填化学式)。

18.
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_____℃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将50g硝酸钾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t2℃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钾的方法是_____;
(4)将t3℃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10g水,然后降温至t2℃,过滤,得到溶液a和溶液b。对于溶液a和溶液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 都是饱和溶液 B 溶液质量a<b C 溶质质量a=b D 溶剂质量a<b E 溶质的质量分数a=b

(1)_____℃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将50g硝酸钾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t2℃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钾的方法是_____;
(4)将t3℃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10g水,然后降温至t2℃,过滤,得到溶液a和溶液b。对于溶液a和溶液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 都是饱和溶液 B 溶液质量a<b C 溶质质量a=b D 溶剂质量a<b E 溶质的质量分数a=b
19.
已知A、B、C、D四种物质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A为红色固体,C、D中含元素种类相同,B→A反应过程较为复杂。“→”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1)C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A→B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D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该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A→B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D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该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