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外国语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187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5

1.科学探究题(共2题)

1.
某兴趣小组在做“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时,发现铁放入硫酸铜溶液后产生了无色、无气味的气泡,这与其所学知识不吻合,于是对此进行探究,请大家完成下列问题。
(提出假设)
猜想1:O2
猜想2:SO2
猜想3:CO2
猜想4:H2
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1)猜想________是不合理的。
(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用试管收集产生的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木条不复燃
(3)猜想______成立

用尖嘴导管将气体导出并引燃,同时在上方放一块干冷的玻璃片
气体燃烧,并且产生(2)_______色火焰,玻璃片上有无色液滴
 
(反思与探究)铁为什么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该气体,同学们思考除与水有关外,还与什么粒子有关呢?资料表明,硫酸铜在水中会产生Cu2+和SO42-。为探明原因,他们又设计了以下实验:
(铁丝己打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把铁丝放入20%的Na2SO4溶液
无气泡产生
产生气泡与SO42-(4)______(填“有关”、“无关”,下同)

把铁丝放入蒸馏水
(5)______
产生气泡与H2O无关

把铁丝放入20%的CuCl2溶液
有气泡产生
产生气泡与Cu2+(6)______
 
2.
严谨的科学实验是我们学好化学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倩倩在实验室利用图1中的仪器制取CO2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②她在实验室只找到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为了完成实验,她最好选择图中的___________(填仪器编号)组装成发生装置。用⑥收集CO2时,CO2应该从___________(填“b”或“c” )口进入。

(2)①婷婷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KC1O3和MnO2混合粉末中KC1O3的质量分数: ①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若读数时俯视液面,则测得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误差”)

2.简答题(共3题)

3.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1)“丝绸之路”将西方的宝石等带入中国,红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一种物质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元素和空气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组成,其化化学式为__________。
(2)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都面临着干旱缺水、水污染等问题。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污水也只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全面实行“河长制”,早日实现“河长治”
C.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流程为:过滤→吸附→蒸馏
D.采用燃烧氢气的方式生产水,以补充城市饮用水资源的不足
(3)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科学家曾经利用天然气制取氢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①根据图中粒子模型及个数关系,画出另一种生成物的模型_________;
②此类方法不是理想长久的方法,原因是_________。
4.
12月24日,世界最大水陆两栖飞机AG600从珠海一飞冲天,中国大飞机“三兄弟”终于蓝天聚首。AG600建造中采用了大量的钛合金。
(1)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但价格昂贵。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能,下列用途不切合实际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作电路保险丝B.制造航天飞机
C.制作假肢D.制造船舶
(2)为探究Cu、Ti、Fe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甲、乙两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金属片已打磨):
①方案一:甲同学将二种金属分别放入盛有20%稀硫酸的3支试管中,根据铜加入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以及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判断出Ti>Fe>Cu。己知钛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4价,写出钛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②方案二:乙同学只用一支试管、只取一次稀硫酸,也能证明Ti>Fe>Cu,他插入金属的顺序是:Fe、_______。
5.
20℃时,将质量均为20g的甲、乙两种同体分别加入到25g水中,充分搅拌后烧杯内剩余固体物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

(1)t1℃时,甲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2)若乙溶液中含有少量甲,提纯乙物质通常釆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20℃时,将甲、乙烧杯中的溶液倒入另一个大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甲的________溶液(填“饱和”与“不饱和”):
(4)对a、b、c三点的溶液,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乙的溶解度:a>cB.两溶液所含溶剂质量:b=c
C.两溶液质量:b>cD.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b<a<c

3.计算题(共1题)

6.
由醋酸溶液和醋酸钠溶液混合而成的缓冲溶液(其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为2.5% )在农业上常用于土壤分析、农业微生物的培养等。某同学用2800g质量分数为5%的醋酸溶液与4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配制成该缓冲溶液。(资料:反应方程式为 NaOH+CH3COOH=CH3COONa+H2O)
(1)在醋酸(CH3COOH)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2)用20%的醋酸溶液配制上述醋酸溶液,需加水____________g;
(3)该同学配成的缓冲溶液中醋酸钠(CH3COONa)的质量分数是______?(最后得数保留到0.1%)

4.推断题(共1题)

7.
如图,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C所含元素相同,反应I是工业上以磁铁矿为原料炼铁的主要反应,G分子中没有中子,F为导电性最强的金属。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反应②是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被还原的物质是_________;
(4)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共16题)

8.
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
A.10gA和15gB充分反应,生成物的质量一定等于25g
B.将8g铝片研磨成铝粉,质量也是8g,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镁条在空气(敞口)中完全燃烧,残留固体质量一定大于镁条质量
D.铁和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一定增加,溶液质量一定减少
9.
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中CO2的含量越少越好或不需要
B.C和CO还原氧化铜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C.CO可作燃料和还原剂,CO2可作灭火剂和氧化剂
D.CO和CO2都由C、O元素组成,分子构成也相同
10.
在一次野炊活动中,下列分工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小明拔萝卜B.小刚生炭火
C.小敏净化水D.小花洗碗筷
11.
下列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
A.稀盐酸  钢B.硬水  干冰
C.可乐  氖气D.高锰酸钾 液氧
12.
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②气体物质的分子不停运动,固体物质的分子不会运动
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A.③⑤B.①②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⑤
13.
韩国科学家们发现,一种新型化学粒子可有效淸除脑部淀粉样颗粒。下列微观粒子构成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由铁原子构成,所有物质都由原子构成
B.O2由氧分子构成,H2O2由H2分子和O2分子构成
C.由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构成的物质属于化合物
D.蔗糖溶液由蔗糖分子和水分子构成,氯化钠溶液由氯化钠分子和水分子构成
14.
化学家Tim Richard将分子结构简式像小狗的某有机物(如图所示)取名为“小狗烯”(化学式为C26H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338g
B.“小狗烯“由52个原子构成
C.“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D.“小狗烯”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4:9
15.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磷自燃产生白色烟雾
B.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C.装满H2的软塑料瓶加水,振荡,瓶子变瘪
D.铁丝伸入到硫酸锌溶液中,表面有白色固体生成
16.
下列实验操作不会引发安全问题的是( )
A.S在O2中燃烧,集气瓶中加点水
B.天然气泄漏,开抽油烟机排气
C.加热高锰酸钾粉末的试管未向下倾斜
D.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先加热再通CO
17.
美国康奈大学研究人员发明出一种含有铋铟锡等金属的新型合金材料。该材料能被用在各类变形设备中。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铋、铟和锡形成的合金熔点大于铋、铟、锡
B.铝比铁活泼,故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被腐蚀
C.铁制品在热带雨林地区比在沙漠地区更易生锈
D.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都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18.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N2(O2)
Cu粉
加热
B
Ag (Fe)
适量CuSO4溶液
过滤
C
CaCO3(CaCl2)
适量稀盐酸
——
D
CO2(CO)

点燃
 
A.AB.BC.CD.D
19.
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用2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B.向足量且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质量、形状相同的镁片和铁片
C.向某温度下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温度不变)
D.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锌粒
20.
溶液在生活中有重要用途,研究人员利用短时间浸入氨水溶液的简单手段,成功使GIGS类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率翻倍。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B.溶液中都只含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
C.相同压强下,温度越高,水中溶解的氨气越少
D.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1.
下列厨房中常见的物质分别加入蒸馏水中,揽拌,不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食盐B.蔗糖C.味精D.食用油
22.
燃烧、灭火、自救是中学生应掌握的生活常识。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高楼起火,赶紧乘电梯逃生
C.油锅着火,添加菜叶是为降低油的着火点
D.身上的衣服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衣服的着火点
23.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B.闻气体气味
C.检查装置气密性D.称量食盐

6.填空题(共1题)

24.
如图为某品牌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根据图片用化学用语填空:

(1)该矿泉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中与镁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

(3)配料表中,硫酸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简答题:(3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6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