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以进行氧气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

(1)上图D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
(3)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_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 将烧杯换成水槽
B 将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 试管口橡皮塞未塞紧
D 先用手捂住试管,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4)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Ⅰ.其中二氧化锰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反应中生成了0.32mol氧气,计算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1)上图D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
(3)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_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 将烧杯换成水槽
B 将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 试管口橡皮塞未塞紧
D 先用手捂住试管,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4)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Ⅰ.其中二氧化锰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反应中生成了0.32mol氧气,计算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2.单选题- (共11题)
3.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代表不同种类的原子。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反应物均为单质 |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重新组合 |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发生改变 |
D.该示意图可以反映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
7.
丙烯酸(C3H4O2)可用于制取“尿不湿”。下列有关丙烯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C3H4O2是混合物 |
B.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
C.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4 |
D.丙烯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 |
3.填空题- (共5题)
13.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每个氧分子是由二个氧原子构成的,可用符号____________表示;
(2)酒精(C2H5OH)是一种常用消毒剂,酒精由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1个C2H5OH分子中含___________个氧原子。
(1)每个氧分子是由二个氧原子构成的,可用符号____________表示;
(2)酒精(C2H5OH)是一种常用消毒剂,酒精由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1个C2H5OH分子中含___________个氧原子。
14.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①通常用于灭火的物质有________、二氧化碳等;
②活性炭除异味,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性;
③用双氧水消毒伤口会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是________。
①通常用于灭火的物质有________、二氧化碳等;
②活性炭除异味,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性;
③用双氧水消毒伤口会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是________。
16.
暴露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色薄膜,产生这种白色薄膜的原因(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长期盛放石灰水的瓶内壁会附着一层白色固体是___________,该固体可用___________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