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184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6

1.计算题(共1题)

1.
电解氯化镁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MgCl2+2H2OMg(OH)2↓+Cl2↑+H2↑。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镁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5.8g滤渣和100g10%的氯化镁溶液。
(1)氢氧化镁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2)要将上述100g10%的氯化镁溶液变为20%的溶液,可加入氯化镁固体___________g。
(3)求电解前,氯化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写出具体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2.流程题(共1题)

2.
竖炉炼铁是一种重要的炼铁方法,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赤铁矿属于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竖炉内进行的反应:
a.还原反应室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选择一个)。
b.燃烧室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加入的铁矿石要进行粉碎,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利用率
B.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高温尾气(CO2和H2O)和CH4
C.燃烧室内进行的反应为炼铁提供了大量热量
D.竖炉炼铁得到的产品为纯铁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实验室有一包固体铜的样品粉末,其中可能混入了锌、铁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这包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确定样品成分
(1)提出猜想猜想1:样品为铜、锌
猜想2:样品为铜、铁
猜想3:样品为铜、_____(填名称)
(2)用磁铁靠近该样品,观察到_____(填“有”或“无”)固体被吸引,则猜想1不成立。
(3)要继续证明该样品成分,另取样品少许于试管中,应加入的药品为_____(填序号)。
A.硝酸镁溶液 B.硝酸铝溶液 C.硝酸锌溶液 D.硝酸亚铁溶液
观察实验现象,最终确定该样品为铜、铁混合物。
实验2﹣﹣样品性质探究:将该样品与过量的硝酸银溶液混合。经实验测定、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银
B.b点金属单质有三种,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C.图上bc段发生的是铜和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D.c点和d点金属单质种类相同,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
实验3﹣﹣测定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步骤:①称取ag样品放入烧杯,滴入足量稀盐酸。
②取一张质量为bg的滤纸,制作并安装好过滤器。
③待①中反应充分后,过滤。
④取滤渣连同滤纸烘干、称量,质量为cg。
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_____、玻璃棒等。
(2)通过上述实验测得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用a、b、c表示)。
(3)小明测定的数据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 (填序号)。
A.过滤时,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沿
B.③、④之间,缺少洗涤滤渣的步骤
C.称量时,将药品和砝码放反了(假定只有步骤④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步骤①中操作不当,所加盐酸量不足

4.单选题(共15题)

4.
春节文化在海外掀起“中国风”,中国节成为入境游新亮点。下列叙述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贴春联B.放鞭炮
C.包饺子D.挂灯笼
5.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反应类型表述都正确的是
A.2Ag+2HCl=2AgCl+H2↑    置换反应
B.4Fe+3O22Fe2O3 化合反应
C.C2H5OH+3O22CO2+3H2O 氧化反应
D.CO+CuOCu+CO2 置换反应
6.
冬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对乙酰氨基苯酚(C8H9NO2)是速效感冒胶囊的有效成分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乙酰氨基苯苯是一种氧化物
B.对乙酰氨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1
C.对乙酰氨基苯酚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对乙酰氨基苯酚含碳、氢、氮、氧四种元素
7.
下列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CO2(O2)——通过灼热的Cu网
B.C(Fe)——加足量稀盐酸溶解,过滤
C.CO2(CO)——点燃
D.Fe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8.
下图表示的是一定质量的Mg、Fe分别两份酸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一定不符合该图像的是
A.X为Mg,Y为Fe
B.质量相等的稀盐酸与过量的Mg、Fe反应
C.过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与质量比为3:7的Mg、Fe反应
D.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的稀盐酸和稀硫酸与过量的Mg、Fe反应
9.
下列关于金属的描述错误的是
A.金属大多为电和热的优良导体
B.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
C.人类使用金属由早到晚顺序是铜、铁、铝
D.金属大多有延展性
10.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A.乙醇汽油用作汽车燃料
B.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C.不锈钢用于制作餐具
D.银常用于制作家庭电路的导线
11.
下列做法主要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汽油去油渍B.稀盐酸除铁锈
C.洗涤剂去油污D.自来水冲洗泥沙
12.
将5g固体M分别投入到盛有不同温度下1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均有固体剩余,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烧杯编号



未溶解的固体质量(g)
3
4.2
4.6
 
A.三个烧杯中的溶液均为饱和状态
B.三个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为Ⅰ>Ⅱ>Ⅲ
C.20℃时,M的溶解度为20g
D.将Ⅰ、Ⅱ两个烧杯中的溶液,分别升温至40℃,此过程中,析出的固体质量相等
1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某温度下,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则该温度下A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小于20%
B.B物质的溶液恒温蒸发10g水,析出1g晶体,则该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10g
C.某温度下,向100gC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gC,该溶液质量仍为100g
D.将D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14.
将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明显下降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B.硝酸铵固体C.浓硫酸D.氯化钠固体
15.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质只能有一种,溶剂可以有多种
B.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固体物质
C.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D.溶液的质量为溶质和溶剂质量之和
16.
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将黄铜片和紫铜片相互划,可以比较二者的硬度
B.要将硝酸钾从它的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降温结晶法
C.配制100g10%的硝酸钾溶液,取水时仰视读数,则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D.向有少量碘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汽油,能说明溶解能力与溶剂种类有关
17.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溶剂质量为100g的溶液
B.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C.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可能不饱和
D.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18.
近日,抖音上一段“可乐灭火”的视频在网上疯传,消防员猛力摇晃可乐瓶后,打开瓶盖,可乐从瓶中喷射而出,将火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乐能喷射而出,是因为压强发生了改变
B.消防员猛力摇晃是为了加快二氧化碳的逸出
C.电器起火时也能用“可乐灭火”
D.“可乐灭火”不能完全代替灭火器

5.填空题(共4题)

19.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氯化钠溶液中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
(2)两个铁离子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氢气___________;
(4)铝制品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
高铁为人们出行带来方便。2018年1月25日,重庆西站和沙坪坝站高铁正式运行。将川、渝、黔三省连为一体。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钒钢用于制造高铁的铁轨,它属于____________(填“纯金属”或“合金”)。
(2)部分乘客选择方面的自热米饭,内有主要成分为氧化钙的发热包,加水混合后放热,几分钟后米饭即可食用。发热的原理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高铁酸钾(K2FeO4)是高铁列车上常用的“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4K2FeO4+10H2O=4Fe(OH)3↓+8X+3O2↑,则X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4)高铁制造常用的金属有铝铁、铜等。要比较上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实验设计可行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将铁丝和铜丝分別插入氯化铝溶液
B.将铝丝和铜丝分别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C.将铝丝和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D.将铝丝、铁丝和铜丝分别插入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
21.
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双氧水 ②碘酒 ③白醋   ④液氧 ⑤泥水
(2)波尔多液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杀菌剂,成分中含有硫酸铜。有经验的农户不会用铁桶来盛装该农药,原因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某同学欲采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100g5%的氯化钠溶液,涉及以下实验步骤:
①溶解,②计算,③称量和量取,④装瓶贴好标签。配制上述溶液,实验步骤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
22.
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1)不同压强下,气体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图中P1对应的压强为101KPa,则P2对应的压强为________(填序号)。

A.大于 l01KPa   B.小于10lKPa    C.无法确定
(2)如图中M点的意义为____________。

(3)如图表示10g丙配成饱和溶液时所需的溶剂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图像。其中X的值应为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有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1℃时,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t1℃时,将130g丙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170g
A.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6.实验题(共1题)

23.
对比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实验均利用到对比思维。

(1)实验用于探究铁生锈是否与___________有关。
(2)实验二中,通过对比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可得出物质燃烧与___________有关。
(3)实验三中,甲乙两瓶内装有等体积的CO2,甲瓶加入少量水,乙瓶加入等体积的NaOH溶液。乙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若只通过乙瓶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CO2能与NaOH反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