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试题(江苏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61145

试卷类型:高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综合题(共1题)

1.
多沙唑嗪盐酸盐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多沙唑嗪的合成路线如下: 

(1)写出D中两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和_____。
(2)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①苯的衍生物,且苯环上的一取代产物只有两种;②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③水解后的产物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3)E→F的反应中还可能生成一种有机副产物,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4)由F制备多沙唑嗪的反应中要加入试剂X(C10H10N3O2Cl),X的结构简式为___。
(5)苯乙酸乙酯是一种常见的合成香料。请设计合理的方案以苯甲醛和乙醇为原料合成
苯乙酸乙酯(用合成路线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
提示:①R-Br+Na→R-CN+NaBr ;②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
③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CH3CH2OHH2C=CH2BrH2C-CH2Br

2.工业流程(共1题)

2.
医用氯化钙可用于生产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药物。以工业碳酸钙(含有少量Na、Al3、Fe3等杂质)生产医药级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97.0%~103.0%)的主要流程如下:

(1)除杂操作是加入氢氧化钙,调节溶液的pH为8.0~8.5,以除去溶液中的少量Al3、Fe3。检验Fe(OH)3是否沉淀完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2)酸化操作是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为4.0,其目的有:①将溶液中的少量Ca(OH)2转化为CaCl2;②防止Ca2在蒸发时水解;③_______________。
(3)测定样品中Cl含量的方法是:a.称取0.7500g样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b.量取25.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c.用0.05000mol·L1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AgNO3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39mL。
①上述测定过程中需用溶液润洗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计算上述样品中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用上述方法测定的样品中CaCl2·2H2O的质量分数偏高(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其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4题)

3.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MgO 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D.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
4.
具有显著抗癌活性的10-羟基喜树碱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10-羟基喜树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20H16N2O5
B.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不能发生酯化反应
D.一定条件下,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molNaOH反应
5.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B.用50mL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mLKMnO4溶液
C.用量筒量取5.00mL1.00mol·L-1盐酸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0.100mol·L-1盐酸
D.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下列做法不利于食品安全的是:
A.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
B.在食用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
C.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
D.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4.选择题(共9题)

7.质量为m的铝球用细线悬挂静止在足够深的油槽中(如图12甲),某时刻剪断细线,铝球开始在油槽中下沉运动,通过传感器得到铝球的加速度随下沉速度变化的图像如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质量为m的铝球用细线悬挂静止在足够深的油槽中(如图12甲),某时刻剪断细线,铝球开始在油槽中下沉运动,通过传感器得到铝球的加速度随下沉速度变化的图像如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9.下图表示[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    )
 
10.

现有四件不同款式的上衣与三件不同颜色的长裤,如果一条长裤与一件上衣配成一套,则不同的选法数为(     )

11.“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出自《中庸》的名言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其哲学寓意是
①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
②天地万物相互依存和支撑,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④矛盾着的事物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12.右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
13.右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
14.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    )
15.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    )

5.多选题(共2题)

16.
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B.元素X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
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XmR
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17.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向碘水中滴加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
B.向SO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BaSO4难溶于盐酸
C.向0.1mol·L1FeSO4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说明Fe2+具有氧化性
D.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1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 的Ksp比AgI 的Ksp

6.填空题(共1题)

18.
生物质能是一种洁净、可再生能源。生物质气(主要成分为CO、CO2、H2等)与H2混合,催化合成甲醇是生物质能利用的方法之一。
(1)上述反应的催化剂含有Cu、Zn、Al等元素。写出基态Z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
(2)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CO分子的结构式_________。
(3)甲醇催化氧化可得到甲醛,甲醛与新制Cu(OH)2的碱性溶液反应生成Cu2O 沉淀。
①甲醇的沸点比甲醛的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甲醛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
②甲醛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
1mol甲醛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_____。
③在1个Cu2O 晶胞中(结构如图所示),

所包含的Cu 原子数目为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9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