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大纲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61033

试卷类型:高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推断题(共1题)

1.
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同族,B和D 同族,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和E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中性。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填元素符号);
(2)由A和B、D、E所形成的共价型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 (用化学式表示);
(3)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产物的化学式为    ,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
(4)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5)单质D在充足的单质E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在不充足的E中燃烧,生成的主要产物的化学式为   
(6)单质E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单选题(共2题)

2.
电解法处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Cr2O72-)时,以铁板作阴、阳极,处理过程中存在反应
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最后Cr3以Cr(OH)3形式除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阳极反应为Fe-2e=Fe2
B.电解过程中溶液pH不会变化
C.过程中有Fe(OH)3沉淀生成
D.电路中每转移12 mol电子,最多有1 mol Cr2O72-被还原
3.
下面有关发泡塑料饭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材质是高分子材料B.价廉、质轻、保温性能好
C.适用于微波炉加热食品D.不适于盛放含油较多的食品

3.选择题(共3题)

4.sin(﹣ {#mathml#}31π6{#/mathml#} )的值是(   )
5.设四边形ABCD中,有 {#mathml#}DC{#/mathml#} = {#mathml#}12AB{#/mathml#} 且| {#mathml#}AD{#/mathml#} |=| {#mathml#}BC{#/mathml#} |,则这个四边形是(   )
6.设四边形ABCD中,有 {#mathml#}DC{#/mathml#} = {#mathml#}12AB{#/mathml#} 且| {#mathml#}AD{#/mathml#} |=| {#mathml#}BC{#/mathml#} |,则这个四边形是(   )

4.实验题(共1题)

7.
制备氮化镁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a的名称是 ,b的名称是
(2)写出NaNO2和(NH4)2SO4反应制备氮气的化学方程式
(3)C的作用是     ,D的作用是    ,是否可以把C和D的位置对调并说明理由
(4)写出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请用化学方法确定是否有氮化镁生成,并检验是否含有未反应的镁,写出实验操作及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