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北京市人大附中高三5月高考(三模)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60376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推断题(共1题)

1.
化合物A~H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是一种军用催泪弹的主要成分。已知:
i: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1,除含有C、H元素外,它还含有一种卤族元素,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甲基。
ⅱ.足量的新制悬浊液与1 mol C反应可生成1 mol和1
ⅲ.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摩尔质量为
ⅳ.互为同分异构体,二者的核磁磁共振氢谱均只有两种氢环境,无甲基。

已知:①
②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碳碳双键的结构不稳定。
请完成下列问题:
(1)A中官能团的名称
(2)①~⑥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A的结构简式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4)C与新制反应的方程式
(5)一定条件下H能够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与E具有相同官能团且含有三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写出其中一个的结构简式为  

2.选择题(共1题)

2.小明到服装店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服装店经理让小明帮助解决以下问题:

服装店准备购进甲乙两种服装,甲种每件进价80元,售价120元;乙种每件进价60元,售价90元.计划购进两种服装共100件,其中甲种服装不少于65件.

3.单选题(共1题)

3.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r(Y)>r(X)>r(Z),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下图所示变化,其中B和C均为10电子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元素位于ⅥA
B.A不能溶解于B中
C.B的沸点高于C的沸点
D.A和C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实验题(共1题)

4.
Ⅰ、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设计了如下实验:
(1)甲同学欲比较N、C、Si的非金属性强弱,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其设计的依据是 ;但该装置存在缺陷,请指出
(2)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验证元素性质递变规律。A、B、C处分别是蘸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的红纸。乙同学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A.    B.    C.   
从环保角度考虑,该装置有明显不足,请指出提出改进建议     

Ⅱ、另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条件下用以硫酸铜溶液为电解液,用电解的方法实现了粗铜的提纯,并对阳极泥和电解液中金属进行回收和含量测定。已知粗铜中含有少量的锌、铁、银、金等金属和少量矿物杂质(与酸不反应)。
步骤一:电解精制:电解时,粗铜应与电源的 极相连。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步骤二:电解完成后,该小组同学按以下流程对电解液进行处理:

(1)阳极泥的综合利用:稀硝酸处理阳极泥得到硝酸银稀溶液,请写出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残渣含有极少量的黄金,如何回收金,他们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了一些有关金的信息:
序号
反应
平衡常数
1

1
2

1
 
请根据以上信息简要解释溶解阳极泥不用王水的原因
(2)滤液含量的测定:以下是该小组探究滤液的一个实验流程。

滤液中的浓度为 的浓度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选择题:(1道)

    单选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