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省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检测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59936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推断题(共1题)

1.
奈必洛尔是一种用于血管扩张的降血压药物。用于合成奈必洛尔中间体G的部分流程如下:

已知:乙酸酐的结构简式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物质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2)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④、⑤变化过程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4)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Ⅰ. 苯环上只有两种取代基。
Ⅱ. 分子中只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Ⅲ. 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5)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和乙酸酐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2.单选题(共3题)

2.
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下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转移0.1mol电子时,a电极产生标准状况下O2 1.12L
B. 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H2O+2e=H2↑+2OH
C. c电极上进行还原反应,B池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池
D. d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4H+4e=2H2O
3.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FeCl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氧化性:Cl2>Fe3+
B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盐酸无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原溶液中含有SO42
C
蔗糖溶液在硫酸存在下水浴一段时间后,再与银氨溶液混合加热
无银镜出现
蔗糖没有水解
D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C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紫红色褪去
使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乙烯
 
A.AB.BC.CD.D
4.
在CO2中,Mg燃烧生成MgO和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C的单质只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
B.Mg、MgO中镁元素微粒的半径:r(Mg2)>r(Mg)
C.在该反应条件下,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
D.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3.选择题(共1题)

5.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消息的主要内容

据报道   央视举办大型赈灾晚会《爱的奉献》,来自全国宣传系统的各路人马为全国人民奉献了一台催人泪下的晚会。灾区的感人故事,让晚会现场几乎所有的人洒下了热泪,灾情牵动了亿万人心。晚会现场捐款15亿1400万元,为史上最大规模义演募捐,电话热线捐款1835万元,这一数字也是中国慈善募捐晚会之最。

4.多选题(共2题)

6.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钢铁的腐蚀过程中,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可能同时发生
B.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C.由于Ksp(BaSO4)<Ksp(BaCO3),因此BaSO4沉淀不可能转化为BaCO3 沉淀
D.0.1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后,c(OH)、CH3COOH电离度均增大
7.
绿茶中含有的物质EGCG具有抗癌作用,能使癌细胞自杀性死亡,其结构见图。下列有关EGCG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EGCG易被氧化
B.EGCG的分子中有1个手性碳原子
C.1mol EGCG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时最多消耗6molBr2
D.1mol EGCG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最多消耗10molNaOH

5.填空题(共1题)

8.
H2O2是一种常用绿色氧化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1)空气阴极法电解制备H2O2的装置如下图所示,主要原理是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通过利用空气中氧气在阴极还原得到H2O2和稀碱的混合物。试回答:

①直流电源的a极名称是
②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③1979年,科学家们用CO、O2和水在三苯膦钯的催化下室温制得了H2O2。相对于电解法,该方法具有的优点是安全、
(2)Fe3+对H2O2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利用图(a)和(b)中的信息,按图(c)装置(连通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实验。可观察到B瓶中气体颜色比A瓶中的    (填“深”或“浅”),其原因是     

(3)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解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控制其它条件相同,印刷电路板的金属粉末用10%H2O2 和3.0mol·L-1H2SO4溶液处理,测得不同温度下铜的平均溶解速率(见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Cu的平均溶解速率
(×10-3mol·min-1
7.34
8.01
9.25
7.98
7.24
6.73
5.76
 
当温度高于40℃时,铜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