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化学(苏教版)高考总复习专题六课时跟踪训练--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56964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8/20

1.综合题(共2题)

1.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电化学相关知识后,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将开关K与a连接,则乙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结束后,该研究小组的同学决定在乙电极表面上镀下列金属中的一种以防止铁被腐蚀,正确的选择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Cu B.Zn  
C.Sn D.Ag
(3)实验二:开关K与b连接,则乙________极,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实验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溶液中Na向甲极移动
B.从甲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C.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
D.反应在结束后,甲电极和乙电极上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一定相等
(5)该研究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实验二结束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发现________(填“甲”或“乙”)极附近变红。若标准状况下乙电极产生22.4 mL气体,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若剩余溶液体积为200 mL,则该溶液的pH为________。
2.
电化学原理在防止金属腐蚀、能量转换、物质合成等方面应用广泛。
(1)下图中,为了减缓海水对钢闸门A的腐蚀,材料B可以选择____(填字母)。

a.碳棒    b.锌板    c.铜板
用电化学原理解释材料B需定期拆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中,钢闸门C作____极。若用氯化钠溶液模拟海水进行实验,D为石墨块,则D上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检测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镁燃料电池在可移动电子设备电源和备用电源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下图为“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电极为镁合金和铂合金。

①E为该燃料电池的____(填“正”或“负”)极。F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
②镁燃料电池负极容易发生自腐蚀产生氢气;使负极利用率降低;用化学用语解释其原因_______。
(4)乙醛酸(HOOC—CHO)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工业上用“双极室成对电解法”生产乙醛酸;原理如下图所示;该装置中阴、阳两极为惰性电极;两级室均可产生乙醛酸;其中乙二醛与M电极的产物反应生成乙醛酸。

①N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
②若有2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并完全参与了反应;则该装置中生成的乙醛酸为____mol。

2.单选题(共8题)

3.
某小组设计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通电后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铜电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B.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呈红色
C.溶液中的Na+向石墨电极移动
D.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4.
常温下,NCl3是一种黄色黏稠状液体,是制备新型水消毒剂ClO2的原料,可以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NC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生成1 mol NCl3,理论上有4 mol H经质子交换膜向右侧向左侧迁移
B.可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气体M
C.石墨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H+3Cl-6e===NCl3+4H
D.电解过程中,质子交换膜右侧溶液的pH会减小
5.
(题文)某溶液中含有Cu2、Fe2、Al3、Cl、NO,且浓度均为0.1 mol/L,用石墨作电极进行电解时,肯定得不到的产物是(  )
A.Cl2B.Al
C.CuD.H2
6.
下列关于电化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在阳极得到氯气,阴极得到金属钠
B.电解精炼铜时,阳极质量的减少不一定等于阴极质量的增加
C.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在阴极上依次析出Al、Fe、Cu
D.电解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Cu2未反应完),加入适量Cu(OH)2可以使溶液恢复至原状态
7.
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和b用导线连接,电子由铁经过导线流向碳
B.a和b用导线连接,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C.a、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可以防止铁被腐蚀
D.a、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负、正极,电压足够大时,Na向铁电极移动
8.
用如图装置电解K2SO4溶液,同时制备H2SO4溶液和KOH溶液,Ⅱ中装入K2SO4溶液,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Ⅰ区生成H2SO4
B.a是阴离子交换膜
C.Ⅱ区的K进入Ⅰ区
D.Ⅲ区溶液的pH会升高
9.
在世界海运史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悲剧:一艘名叫“阿那吉纳”号的货轮满载着精选铜矿砂,在向日本海岸行驶时突然发生大面积漏水,最终沉没。坚硬的钢制船体为什么会突然漏水呢?事后的事故调查结果表明导致沉船的原因与船上的精选铜矿砂密切相关。下列对此调查结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精铜矿砂装载过多导致沉船
B.运输途中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导致质量增大,超过船的承载能力
C.在潮湿的环境中,船体与铜构成了原电池,加速了作为负极的船体的腐蚀
D.在潮湿的环境中,船体与铜构成了电解池,钢制船体作阳极而被氧化腐蚀
10.
(题文)下面两套实验装置,都涉及金属的腐蚀反应,假设其中的金属块和金属丝都是足量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Ⅰ在反应过程中只生成NO2气体
B.装置Ⅱ开始阶段铁丝只发生析氢腐蚀
C.装置Ⅱ在反应过程中能产生氢气
D.装置Ⅰ在反应结束时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Cu2

3.填空题(共1题)

11.
现有一套电化学装置,如下图所示,E 为沾有 Na2SO4溶液的滤纸,并加入几滴酚酞。A、B分别为Pt片,压在滤纸两端,R、S为电源的电极。M、N是用多微孔的 Ni 制成的电极材料,它在碱性溶液中可以视为惰性电极。G为电流计,K为开关。C、D和电解池中都充满浓KOH溶液。若在滤纸中央点上一滴紫色的 KMnO4溶液,断开K,接通外电源一段时间后,C、D中有气体产生。

(1)S为________(填“正”或“负”)极。
(2)A极附近溶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B 极附近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滤纸上的紫色点向______(填“A”或“B”)方移动。
(4)当 C、D里的气体产生到一定量时,切断外电源并接通开关K,经过一段时间,C、D中气体逐渐减少,D中的电极为________ (填“正”或“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