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很多鲜花和水果的香味都来自酯的混合物。下图是乙烯等为原料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2)乙烯与水反应生成A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3)A与C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4)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①在试管a中加好相关试剂后,还需要加入2—3块的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_____。
②试管b中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生成的乙酸乙酯在该溶液的_______(填“上”或“下”)层,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出该产品所需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试管b中的导管口应在液面上方而不伸入到液面以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2)乙烯与水反应生成A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3)A与C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4)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①在试管a中加好相关试剂后,还需要加入2—3块的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_____。
②试管b中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生成的乙酸乙酯在该溶液的_______(填“上”或“下”)层,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出该产品所需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试管b中的导管口应在液面上方而不伸入到液面以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已知A、B、C、D、E是短周期的5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数为零;C、D、E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可以两两反应;A与C同主族;B与E同主族;E的单质为黄色晶体,易溶于二硫化碳。
(1)请写出B、D元素的名称:
B_____________,D_________。
(2)画出C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3)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________(化学式),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
(4)B、C、D三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1)请写出B、D元素的名称:
B_____________,D_________。
(2)画出C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3)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________(化学式),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
(4)B、C、D三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单选题- (共10题)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均属于加成反应 |
B.利用溴水能鉴别苯、乙醇和乙酸三种溶液 |
C.用重铬酸钾溶液检验司机是否酒驾所发生的反应属于乙醇的氧化反应 |
D.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而裂化、裂解是化学变化 |
7.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
D.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
8.
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事实 | 推测 |
A | 12Mg与水反应缓慢,20Ca与水反应较快 | 56Ba与水反应会更快 |
B | Si是半导体材料,同族的Ge也是半导体材料 | 第ⅣA族的元素的单质都可作半导体材料 |
C | HCl在1 500 ℃时分解,HI在230 ℃时分解 | 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 |
D | Si与H2高温时反应,S与H2加热能反应 | P与H2在高温时能反应 |
A.A | B.B | C.C | D.D |
10.
下列不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
①HClO酸性比H2SO4弱
②HCl比H2S稳定
③HCl和H2S 的水溶液,前者的酸性强
④Cl2能与H2S 反应生成S
⑤Cl原子能得1个电子变成稳定离子而S原子能得2个电子
⑥HCl 比H2S更易溶解于水中
①HClO酸性比H2SO4弱
②HCl比H2S稳定
③HCl和H2S 的水溶液,前者的酸性强
④Cl2能与H2S 反应生成S
⑤Cl原子能得1个电子变成稳定离子而S原子能得2个电子
⑥HCl 比H2S更易溶解于水中
A.①⑤⑥ | B.③⑥ | C.②④ | D.①③⑤⑥ |
11.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 L | M | Q | R | T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 143 | 0.112 | 0. 104 | 0.066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2 | +6、-2 | -2 |
A.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T<H2R |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为L<Q |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 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
12.
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


A.氢氧化钠溶液、一氧化氮 |
B.水、氨气 |
C.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
D.水、二氧化氮 |
4.实验题- (共1题)
13.
(1)如图1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①甲池中OH-移向______极(填“CH3OH”或“O2”)。
②写出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
③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④当乙池中B(Ag)极的质量增加5.40g,此时丙池某电极析出1.60g某金属,则丙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________
(2)利用反应Cu+2FeCl3=CuCl2+2FeCl2设计成如图2所示原电池,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________;负极___________。
②图中X溶液是________,Y溶液是_________。
③原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______(填“阳”或“阴”)离子向X溶液方向移动。

(1)如图1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①甲池中OH-移向______极(填“CH3OH”或“O2”)。
②写出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
③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④当乙池中B(Ag)极的质量增加5.40g,此时丙池某电极析出1.60g某金属,则丙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________
A.MgSO4 | B.CuSO4 | C.NaCl | D.AgNO3 |
①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________;负极___________。
②图中X溶液是________,Y溶液是_________。
③原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______(填“阳”或“阴”)离子向X溶液方向移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