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14分)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是一种时尚的生活理念,倡导人们降碳节能、有效幵发利用CO2。
(1) 若用如图装置,以CO2和H2为原料制备甲醇,发生反应为
。H2应从电解池的________ (填电极名称)通入;其中b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 工业上可在6500C浮石银催化作用下用甲醇制备甲醛。当
时,制备反应分两步进行,其中一步是
,则另一步是____________ (写化学方程式)。
的HCHO可用于杀菌消毒,其原因是________。
(3) 最近有人利用ZrO2作为固体电解质制造出了常温下的甲醇一空气燃料电池。当原电池中有0. 5 mol甲醇消耗时,产生最大电能为360. 0 kJ。则负极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若该燃料电池所产生的最大电能与甲醇常温下燃烧所释放的全部能量之比为9: 10,则CH3OH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在O2不足时原电池会发生负极区固体电解质堵塞,导致堵塞的物质是________。
(1) 若用如图装置,以CO2和H2为原料制备甲醇,发生反应为


(2) 工业上可在6500C浮石银催化作用下用甲醇制备甲醛。当




(3) 最近有人利用ZrO2作为固体电解质制造出了常温下的甲醇一空气燃料电池。当原电池中有0. 5 mol甲醇消耗时,产生最大电能为360. 0 kJ。则负极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若该燃料电池所产生的最大电能与甲醇常温下燃烧所释放的全部能量之比为9: 10,则CH3OH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在O2不足时原电池会发生负极区固体电解质堵塞,导致堵塞的物质是________。
2.
(14分)巳知
元素,
。A2为常温常压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的单质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为质软灰黑色固体。C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 5倍。用E的单质制作的餐具不宜长期存放酸性、碱性或咸味食物。
(1) 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
(2) 已知C2及其化合物有以下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已省略):

①将已收集满气体Y的试管管口倒扣在水面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W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将E单质与Z的极稀溶液混合,还原产物只有W,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合成X的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气体X的浓度为C(X)(如图)。在恒温恒容条件下,t1时刻通人X将X的浓度变为2c(X)。请在下图画出平衡移动过程中X浓度的变化趋势图。

(3) 由其中三种元素形成的只含极性键、具有18电子的共价化合物为________ (写结构简式,至少2种)。


(1) 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
(2) 已知C2及其化合物有以下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已省略):

①将已收集满气体Y的试管管口倒扣在水面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W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将E单质与Z的极稀溶液混合,还原产物只有W,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合成X的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气体X的浓度为C(X)(如图)。在恒温恒容条件下,t1时刻通人X将X的浓度变为2c(X)。请在下图画出平衡移动过程中X浓度的变化趋势图。

(3) 由其中三种元素形成的只含极性键、具有18电子的共价化合物为________ (写结构简式,至少2种)。
2.推断题- (共1题)
3.
(16分)茉莉花中的提取物E是一种有茉莉花香的酯,其工业合成途径如下:

巳知:A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B中官能团的电子式为________;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 欲从反应④所得混合物中分离出物质的量最多的产物,其方法是________;写出反应
③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________上述反应①〜⑥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 任写出一种符合下列给定条件的E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
①遇FeCl3颜色不变化 ②能发生银镜反水 ③9 个碳原子始终保持在同一平面
(4) 已知如下转化关系,且G水解可以得到含碳原子数相同的两种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①C的沸点比与C分子式相同的酯髙很多,其原因是________;
②写出上述合成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巳知:A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

(1) B中官能团的电子式为________;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 欲从反应④所得混合物中分离出物质的量最多的产物,其方法是________;写出反应
③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________上述反应①〜⑥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 任写出一种符合下列给定条件的E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
①遇FeCl3颜色不变化 ②能发生银镜反水 ③9 个碳原子始终保持在同一平面
(4) 已知如下转化关系,且G水解可以得到含碳原子数相同的两种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①C的沸点比与C分子式相同的酯髙很多,其原因是________;
②写出上述合成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3.选择题- (共4题)
4.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人身份已经确定为汉武帝刘彻和孙子刘贺.近期,考古工作者又在墓中发现了刘贺的牙齿,专家认为,通过对刘贺的牙齿进行DNA检测,可以开展相关生物学研究.
材料二:我省婺源县境内有典型的、较大面积的天然常绿阔叶林,林内物种多样,生态系统相对未定,为世界级濒危动物蓝冠噪鹛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是他们生存和繁衍的场所.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
5.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人身份已经确定为汉武帝刘彻和孙子刘贺.近期,考古工作者又在墓中发现了刘贺的牙齿,专家认为,通过对刘贺的牙齿进行DNA检测,可以开展相关生物学研究.
材料二:我省婺源县境内有典型的、较大面积的天然常绿阔叶林,林内物种多样,生态系统相对未定,为世界级濒危动物蓝冠噪鹛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是他们生存和繁衍的场所.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
4.单选题- (共2题)
8.
将13.6g带铁锈的铁片完全溶解于25 mL 14 mol/L热的浓H2SO4中,收集到SO2体积为1.12 L(标准状况〉。将溶液稀释至100 mL,所得溶液遇KSCN溶液时无血红色出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中:转移电子![]() |
B.原混合物:![]() |
C.反应后:剩余![]() |
D.所得溶液:![]() |
9.
如图,试管中盛有已检出部分离子的某溶液。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向该溶液中加入Mg有H2逸出 |
B.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FeI2,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C.该溶液还可能大量存在 MnO4-、ClO- |
D.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既有气体逸出又有沉淀生成 |
5.实验题- (共1题)
10.
(16分)某学习小组以
溶液作试剂,设计提纯含有少量
的粗盐。其实验方案如下:

(1) 操作I的名称为________;试剂①应选用_______;检验试剂②是否过量的方法______。
(2) 操作I〜III共用到玻璃棒________次;从悬浊液到精盐的实验过程中,某同学未按上述方案进行,最终导致精盐纯度偏低。其做法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测定产品精盐中NaCl的含量的实验步骤是:
第一步:准确称取a g干燥精盐于锥形瓶中,加人30. OmL蒸馏水。
第二步:向上述锥形瓶中加人几滴突光素指示剂。
第三步:用浓度为的AgNO3标液滴至终点(溶液呈浅红色),消耗AgNO3溶液V mL。
①盛装干燥精盐的烧杯应放在________中保存(填仪器名称);
②终点时溶液呈浅红色是荧光素指示剂与________反应(填“Ag+”或"NO3-”);
③某同学在第二次滴定时,滴定前,后管内液面分别如图,则其所得V=________mL;

④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用字母表示)



(1) 操作I的名称为________;试剂①应选用_______;检验试剂②是否过量的方法______。
(2) 操作I〜III共用到玻璃棒________次;从悬浊液到精盐的实验过程中,某同学未按上述方案进行,最终导致精盐纯度偏低。其做法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测定产品精盐中NaCl的含量的实验步骤是:
第一步:准确称取a g干燥精盐于锥形瓶中,加人30. OmL蒸馏水。
第二步:向上述锥形瓶中加人几滴突光素指示剂。
第三步:用浓度为的AgNO3标液滴至终点(溶液呈浅红色),消耗AgNO3溶液V mL。
①盛装干燥精盐的烧杯应放在________中保存(填仪器名称);
②终点时溶液呈浅红色是荧光素指示剂与________反应(填“Ag+”或"NO3-”);
③某同学在第二次滴定时,滴定前,后管内液面分别如图,则其所得V=________mL;

④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用字母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推断题:(1道)
选择题:(4道)
单选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