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碳及其含碳化合物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天然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清洁能源。
已知①CH4(g)+2O2(g)=CO2(g)+2 H2O(l) △H1=-890.3kJ·mol-1
②2 CO(g)+O2(g)=2CO2(g) △H2=-566 kJ·mol-1
则反应2 CH4(g)+3O2(g)=2CO (g)+4H2O(l)的△H=_____________。
(2)甲烷燃料电池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某甲烷燃料电池以甲烷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以熔融的K2CO3(其中不含O2-和HCO3—)为电解质,以具有催化作用和导电性能的稀土金属为电极。该燃料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4-8e-+4CO32—=5CO2+2H2O,则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为使电解质的组成保持稳定,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在通入的空气中必须加入________________物质。
(3)以该燃料电池为电源,以铂作电极电解1000g 4.55%的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5.00%,则阳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L。
(4)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
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①实验A中以v(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计算可知,CO的转化率实验A_______________实验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_____热反应(填“吸”或“放”)。
③若实验C要达到与实验B相同的平衡状态,则a、b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用含a、b的数学式表示)。
(1)天然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清洁能源。
已知①CH4(g)+2O2(g)=CO2(g)+2 H2O(l) △H1=-890.3kJ·mol-1
②2 CO(g)+O2(g)=2CO2(g) △H2=-566 kJ·mol-1
则反应2 CH4(g)+3O2(g)=2CO (g)+4H2O(l)的△H=_____________。
(2)甲烷燃料电池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某甲烷燃料电池以甲烷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以熔融的K2CO3(其中不含O2-和HCO3—)为电解质,以具有催化作用和导电性能的稀土金属为电极。该燃料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4-8e-+4CO32—=5CO2+2H2O,则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为使电解质的组成保持稳定,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在通入的空气中必须加入________________物质。
(3)以该燃料电池为电源,以铂作电极电解1000g 4.55%的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5.00%,则阳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L。
(4)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

实验组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 ||
H2O | CO | CO2 | CO | |||
A | 650 | 2 | 4 | 1.6 | 2.4 | 5 |
B | 900 | 1 | 2 | 0.4 | 1.6 | 3 |
C | 900 | a | b | c | d | t |
①实验A中以v(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计算可知,CO的转化率实验A_______________实验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_____热反应(填“吸”或“放”)。
③若实验C要达到与实验B相同的平衡状态,则a、b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用含a、b的数学式表示)。
2.推断题- (共1题)
2.
A、B、C、D、E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A、B、C位于同一周期,A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优质气体燃料,B元素的氢化物是用途最为广泛的溶剂。B元素可分别与A、C、D、E组成RB2型化合物。已知在DB2中,D与B的质量比为7 :8;在EB2中,E与B的质量比为1 :1。根据以上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C单质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DB2晶体中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写出AE2的结构式 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气态氢化物易液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C和D结合可生成一种超硬物质,有关该物质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有润滑性 ②易磨损 ③抗腐蚀 ④强还原性 ⑤抗冷热
(4)B元素可分别与A、E形成多种由两种元素构成的阴离子。某溶液是由其中若干种阴离子组成的无机钠盐溶液,为了检验该溶液中的阴离子,分别取两份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只产生无色气体;
②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缓慢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白色沉淀质量减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元素的一种氧化物可与过氧化钠及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氧化物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氧化物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写出C单质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DB2晶体中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写出AE2的结构式 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气态氢化物易液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C和D结合可生成一种超硬物质,有关该物质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有润滑性 ②易磨损 ③抗腐蚀 ④强还原性 ⑤抗冷热
(4)B元素可分别与A、E形成多种由两种元素构成的阴离子。某溶液是由其中若干种阴离子组成的无机钠盐溶液,为了检验该溶液中的阴离子,分别取两份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只产生无色气体;
②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缓慢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白色沉淀质量减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元素的一种氧化物可与过氧化钠及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氧化物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氧化物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共7题)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升降机的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当升降机以速度v竖直向上匀速运动时,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F1,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a<g)竖直向下加速而物体相对斜面静止时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F2,则( )
5.有一高中学生到中国移动营业厅给手机充话费,营业员服务态度不好,这位高中学生批评她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该营业员则回答:“我是为人民服务的,又不是为你服务的”。这个营业员的观点 ( )
6.有一高中学生到中国移动营业厅给手机充话费,营业员服务态度不好,这位高中学生批评她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该营业员则回答:“我是为人民服务的,又不是为你服务的”。这个营业员的观点 ( )
4.单选题- (共4题)
10.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甲中,d为阳极、c为阴极 |
B.装置乙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NO等气体 |
C.装置丙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等易溶于水的气体,并能防止倒吸 |
D.装置丁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乙酸乙酯 |
1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H4O和C2H6O都符合CnH2n+2O的通式,它们可能互为同系物 |
B.16 g CH4与18 gNH4+所含质子数相等 |
C.32S与33S的质子数相等,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 |
D.质量相等、体积不等的N2和C2H4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
12.
2008年我国举办奥运会的理念是“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和“科技奥运”。坚决反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是我国支持“人文奥运”的一个重要体现。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有机物的溶液呈弱酸性,不仅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也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无色气体 |
B.一定条件下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也能发生聚合反应 |
C.该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
D.该有机物不仅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13.
X、Y是原子序数相差2的两种短周期元素,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X与Y可能位于同一周期,但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 |
B.X与Y可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 :1型的共价化合物,但不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 :1型的离子化合物 |
C.X离子与Y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
D.X与Y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其原子个数之比可能是1 :1、1 :2,但不能是1 :3 |
5.实验题- (共1题)
14.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确定某纯净碱式碳酸镁样品的组成,设计出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A至D的部分)。[已知碱式碳酸镁Mgx(OH)y(CO3)z(x、y、z为正整数)加热能分解生成氧化镁、水和二氧化碳]

(1)按上图(夹持仪器未画出)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A处U形管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
(2)指导老师在审阅设计方案后指出需要在E处增加一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前需要向该装置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对活塞的操作方法是:打开活塞____________________,关闭活塞_________________。
(4)关闭活塞K1、K2,打开K3,加热一段时间后,同学们发现C处洗气瓶中几乎没有气泡冒出,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完全后,打开K1,再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测得数据如下:碱式碳酸镁样品22.6 g;反应前C装置的质量为87.6 g,反应后质量为89.4 g;反应前D装置的质量为74.7 g,反应后质量为83.5 g。请计算推导该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___________,该碱式碳酸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按上图(夹持仪器未画出)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A处U形管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
(2)指导老师在审阅设计方案后指出需要在E处增加一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前需要向该装置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对活塞的操作方法是:打开活塞____________________,关闭活塞_________________。
(4)关闭活塞K1、K2,打开K3,加热一段时间后,同学们发现C处洗气瓶中几乎没有气泡冒出,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完全后,打开K1,再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测得数据如下:碱式碳酸镁样品22.6 g;反应前C装置的质量为87.6 g,反应后质量为89.4 g;反应前D装置的质量为74.7 g,反应后质量为83.5 g。请计算推导该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___________,该碱式碳酸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选择题:(7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