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微型实验装置。实验时,先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表A指针偏转。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断开K2,闭合K1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Cl-![]() |
B.断开K2,闭合K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 |
C.断开K1,闭合K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l2+2e-=2Cl- |
D.断开K1,闭合K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 |
2.
下列关于下图所示电化学装置的分析正确的是


A.若X为直流电源,Y为铜棒接正极,则Fe棒上镀铜 |
B.若X为直流电源,Y为碳棒接负极,则Fe棒被保护 |
C.若X为电流计,Y为锌棒,则SO42-移向Fe棒 |
D.若X为导线,Y为铜棒,则Fe棒发生还原反应 |
3.
某同学组装了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其中电极Ⅰ为Al,其它均为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Al2(SO4)3溶液的烧杯是原电池,其余两个为电解(电镀)池 |
B.盐桥中电子从右侧流向左侧 |
C.电极Ⅱ逐渐溶解 |
D.电极IV的电极反应:Cu2+ + 2e-= Cu |
4.
如图表示钢铁在海水中的锈蚀过程的模型,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金属腐蚀过程为析氢腐蚀 |
B.正极为 C,发生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
C.在强酸性条件下发生的是吸氧腐蚀 |
D.正极反应为: 2H2O+O2+4e-=4OH- |
5.
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①2Fe+O2+2H2O=2Fe(OH)2;
②4Fe(OH)2+O2+2H2O=4Fe(OH)3;
③2Fe(OH)3=Fe2O3+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2Fe+O2+2H2O=2Fe(OH)2;
②4Fe(OH)2+O2+2H2O=4Fe(OH)3;
③2Fe(OH)3=Fe2O3+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
B.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
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
2.填空题- (共2题)
6.
世界能源消费的90%以上依靠化学技术。
(1)工业制氢的一个重要反应是利用CO还原H2O(g)。已知:
C(石墨,s)+O2(g)===CO2(g) ΔH=-394 kJ·mol-1
2C(石墨,s)+O2(g)===2CO(g) ΔH=-222 kJ·mol-1
H2(g)+
O2(g)===H2O(g) ΔH=-242 kJ·mol-1
则CO还原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氢能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能源,写出碱式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的负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种新型锂离子二次电池——磷酸铁锂(LiFePO4)电池。作为正极材料的磷酸铁锂在充、放电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下图,写出该电池充电时的阳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4)LiOH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原料,其电解法制备装置如下图。气体a通入淀粉KI溶液中,发现溶液变蓝,持续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褪去。则M极为电源的_______(填“正”或“负”)极,B极区电解液为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该离子交换膜是_______(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解释蓝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工业制氢的一个重要反应是利用CO还原H2O(g)。已知:
C(石墨,s)+O2(g)===CO2(g) ΔH=-394 kJ·mol-1
2C(石墨,s)+O2(g)===2CO(g) ΔH=-222 kJ·mol-1
H2(g)+

则CO还原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氢能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能源,写出碱式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的负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种新型锂离子二次电池——磷酸铁锂(LiFePO4)电池。作为正极材料的磷酸铁锂在充、放电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下图,写出该电池充电时的阳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4)LiOH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原料,其电解法制备装置如下图。气体a通入淀粉KI溶液中,发现溶液变蓝,持续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褪去。则M极为电源的_______(填“正”或“负”)极,B极区电解液为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该离子交换膜是_______(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解释蓝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引起全民关注.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1μm=103nm)的颗粒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PM2.5主要来源于火力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
b.PM2.5颗粒小,所以对人体无害
c.直径介于1~2.5μm的颗粒物分散到空气中可形成胶体
d.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可以减少PM2.5的污染
(2)某地科研工作者用五年时间研究出利用石灰乳除工业燃煤尾气中的硫(SO2、SO3)和氮(NO、NO2)的新工艺,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SO4和Ca(NO2)2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是大气中的SO2溶于雨水生成某种弱酸,在空气中经催化氧化生成硫酸,该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CaSO4可以调节水泥的硬化时间.尾气中2molSO2被石灰乳逐渐吸收最终生成了1molCaSO4,该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
③Ca(NO2)2可制成混凝土防冻剂、钢筋阻锈剂等。尾气中NO、NO2与石灰乳反应生成Ca(NO2)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活动产生的CO2长期积累,威胁到生态环境,其减排问题受到全世界关注。
工业上常用高浓度的K2CO3溶液吸收CO2,得溶液X,再利用电解法使K2CO3溶液再生,其装置示意图如下:

在阳极区发生的反应包括___________和H++HCO3-=H2O+CO2↑。
简述CO32-在阴极区再生的原理___________。
③再生装置中产生的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工业上利用该反应合成甲醇。
已知:25℃,101KPa下:
H2(g)+
O2(g)═H2O(g)△H1=-242kJ/mol
CH3OH(g)+
O2(g)═CO2(g)+2H2O(g)△H2=-676kJ/mol
写出CO2和H2生成气态甲醇等产物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1μm=103nm)的颗粒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PM2.5主要来源于火力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
b.PM2.5颗粒小,所以对人体无害
c.直径介于1~2.5μm的颗粒物分散到空气中可形成胶体
d.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可以减少PM2.5的污染
(2)某地科研工作者用五年时间研究出利用石灰乳除工业燃煤尾气中的硫(SO2、SO3)和氮(NO、NO2)的新工艺,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SO4和Ca(NO2)2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是大气中的SO2溶于雨水生成某种弱酸,在空气中经催化氧化生成硫酸,该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CaSO4可以调节水泥的硬化时间.尾气中2molSO2被石灰乳逐渐吸收最终生成了1molCaSO4,该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
③Ca(NO2)2可制成混凝土防冻剂、钢筋阻锈剂等。尾气中NO、NO2与石灰乳反应生成Ca(NO2)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活动产生的CO2长期积累,威胁到生态环境,其减排问题受到全世界关注。
工业上常用高浓度的K2CO3溶液吸收CO2,得溶液X,再利用电解法使K2CO3溶液再生,其装置示意图如下:

在阳极区发生的反应包括___________和H++HCO3-=H2O+CO2↑。
简述CO32-在阴极区再生的原理___________。
③再生装置中产生的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工业上利用该反应合成甲醇。
已知:25℃,101KPa下:
H2(g)+

CH3OH(g)+

写出CO2和H2生成气态甲醇等产物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