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化合物H是合成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的中间体,可通过以下途径合成:

已知:①
(苯胺易被氧化)
②甲苯发生一硝基取代反应与A类似。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中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类型:B
C _______;F
G______o
(3)写出A
B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之一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
③核磁共振氢谱(1
显示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5)合成途径中,C转化为D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甲苯和
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
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

已知:①

②甲苯发生一硝基取代反应与A类似。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中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类型:B


(3)写出A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之一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
③核磁共振氢谱(1

(5)合成途径中,C转化为D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甲苯和


2.
我国具有丰富的铜矿资源,请回答下列有关铜及其化合物的问题:
(1)请写出基态Cu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_。焰火中的绿色是铜的焰色,基态铜原子在灼烧时价电子发生了_________ 而变为激发态。
(2)黄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Zn和Cu组成。第一电离能Il(Zn)______ Il(Cu)(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___。
(3)新型农药松脂酸铜具有低残留的特点,下图是松脂酸铜的结构简式:

请分析1个松脂酸铜中π键的个数___________加“*”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
(4)硫酸铜溶于氨水形成
4深蓝色溶液。
①
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
②在
中
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称为_____,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氨的沸点______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膦;
(5)黄铜合金可以表示为
,为面心立方晶胞,晶体密度为8.5
,求晶胞的边长___________(只写计算式,不求结果)
(1)请写出基态Cu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_。焰火中的绿色是铜的焰色,基态铜原子在灼烧时价电子发生了_________ 而变为激发态。
(2)黄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Zn和Cu组成。第一电离能Il(Zn)______ Il(Cu)(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___。
(3)新型农药松脂酸铜具有低残留的特点,下图是松脂酸铜的结构简式:

请分析1个松脂酸铜中π键的个数___________加“*”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
(4)硫酸铜溶于氨水形成

①

②在


③氨的沸点______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膦;
(5)黄铜合金可以表示为


2.工业流程- (共1题)
3.
氯化铵焙烧菱锰矿制备高纯度碳酸锰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菱锰矿石主要成分是
,还含有少量Fe、Al、Ca、Mg等元素;
②相关金属离子
形成氯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
③常温下,
的溶度积分别为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下列图1、图2、图3,氯化铵焙烧菱镁矿的最佳条件是:

焙烧温度_________,氯化铵与菱镁矿粉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焙烧时间为___________.
(3)浸出液“净化除杂”过程如下:首先加入
氧化为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然后调节溶液pH使
沉淀完全,此时溶液的pH范围为____。再加入
沉淀
,当
时,
=______
(4)碳化结晶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固态物质是____________。

已知:①菱锰矿石主要成分是

②相关金属离子

金属离子 | Al3+ | Fe3+ | Fe2+ | Ca2+ | Mn2+ | Mg2+ |
开始沉淀的pH | 3.8 | 1.5 | 6.3 | 10.6 | 8.8 | 9.6 |
沉淀完全的pH | 5.2 | 2.8 | 8.3 | 12.6 | 10.8 | 11.6 |
③常温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下列图1、图2、图3,氯化铵焙烧菱镁矿的最佳条件是:

焙烧温度_________,氯化铵与菱镁矿粉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焙烧时间为___________.
(3)浸出液“净化除杂”过程如下:首先加入








(4)碳化结晶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固态物质是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4题)
4.
一种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水净化系统原理如图所示,图中有机废水中有机物可用C6H10O5,表示,咸水中的主要溶质为NaC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为原电池的负极 |
B.b电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 |
C.a电极反应式为![]() |
D.中间室:Na+移向左室,Cl-移向右室 |
5.
有机物W在工业上常用作溶剂和香料,其合成方法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N、W均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
B.N、W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所以互为同系物 |
C.1molM与1molw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相同 |
D.M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6种 |
6.
化学与生活、社会、科技关系密切,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夏天雷雨过后空气清新的主要原因是放电时N2和O2合成了NO |
B.加碘盐中添加的是KI或KIO3 |
C.“碳海绵”吸收泄露的原油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
D.聚乳酸酯的降解和油脂的皂化都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
7.
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X与Z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钠盐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 |
B.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能与W的含氧酸盐反应,说明非金属性Z>W |
C.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 |
D.简单离子半径:X>Y>Z |
4.实验题- (共1题)
8.
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反应“ Fe
”的实验中检测到
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向硝酸酸化的
硝酸银溶液(
)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
(1)检验产物:
①检验上层清液中所含离子的方法:取上层清液,滴加_________,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2+。
②经检验黑色固体为Ag,检验方法:取出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加入适量稀硝酸使固体溶解,再滴加__________(填试剂),产生_________(填现象)。
(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
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
,乙依据的原理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o
针对这两种观点继续实验: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颜色深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
(资料:
-生成白色沉淀AgSCN)
(3)实验中溶液变为红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存在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对
产生的原因做如下假设:
假设a: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层,能产生
假设b:空气中存在
发生反应
产生
假设c:酸性溶液中的NO3-将Fe2+氧化为Fe3+
假设d:溶液存在Ag+将Fe2+氧化为Fe3+
下述实验可证实假设a、b,c不是产生Fe3+的主要原因,并可证实假设d成立。
①实验:向硝酸酸化的__________溶液(
)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不同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3min 时溶液呈浅红色,30min后溶液几乎无色。
②实验II的现象说明发生了反应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实验Ⅱ中发生的反应可以用下列装置来验证。其中甲溶液是___________,分别取电池工作前与工作一段时间后左侧烧杯中溶液,同时滴加KSCN溶液,_______ (“前者”或“后者”)红色更深。




(1)检验产物:
①检验上层清液中所含离子的方法:取上层清液,滴加_________,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2+。
②经检验黑色固体为Ag,检验方法:取出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加入适量稀硝酸使固体溶解,再滴加__________(填试剂),产生_________(填现象)。
(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


针对这两种观点继续实验: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颜色深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 取样时间/min | 现象 |
I | 3 |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
II | 30 | 产生白色沉淀,较3 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 min时加深 |
III | 120 | 产生白色沉淀,较30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0min时变浅 |
(资料:

(3)实验中溶液变为红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存在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对

假设a: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层,能产生

假设b:空气中存在



假设c:酸性溶液中的NO3-将Fe2+氧化为Fe3+
假设d:溶液存在Ag+将Fe2+氧化为Fe3+
下述实验可证实假设a、b,c不是产生Fe3+的主要原因,并可证实假设d成立。
①实验:向硝酸酸化的__________溶液(

②实验II的现象说明发生了反应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实验Ⅱ中发生的反应可以用下列装置来验证。其中甲溶液是___________,分别取电池工作前与工作一段时间后左侧烧杯中溶液,同时滴加KSCN溶液,_______ (“前者”或“后者”)红色更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