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检测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5097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0

1.综合题(共2题)

1.
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一种抗酸药X(仅含五种短周期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B中金属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A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2)步骤3中生成沉淀C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该抗酸药不适合胃溃疡重症患者使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溶液C中的含碳酸氢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过硫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常被还原为硫酸钾),80℃以上易发生分解.实验室模拟工业合成过硫酸钾的流程如下:


(1)硫酸铵和硫酸配制成电解液,以铂作电极进行电解,生成过硫酸铵溶液.写出电解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在实验室中提纯过硫酸钾粗产品的实验具体操作依次为:将过硫酸钾粗产品溶于适量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燥.
(3)样品中过硫酸钾的含量可用碘量法进行测定.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称取过硫酸钾样品0.3000g于碘量瓶中,加入30mL水溶解.
步骤2:向溶液中加入4.000g KI固体(略过量),摇匀,在暗处放置30min.
步骤3:在碘量瓶中加入适量醋酸溶液酸化,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1000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共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1.00mL.(已知反应:I2+2S2O32=2I+S4O62
①若步骤2中未将碘量瓶“在暗处放置30min”,立即进行步骤3,则测定的结果可能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上述步骤3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步骤可计算出该样品中过硫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4)将0.40mol过硫酸钾与0.20mol硫酸配制成1L溶液,在80℃条件下加热并在t时刻向溶液中滴加入少量FeCl3溶液,测定溶液中各成分的浓度如图2所示(H+浓度未画出).图中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单选题(共9题)

3.
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快速充放电的超性能铝离子电池,Al、Cn为电极,有机阳离子与阴离子(AlCl、Al2Cl)组成的离子液体为电解质。如图为该电池放电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充电时,Al做阴极、Cn为阳极
B.充电时,每生成1 mol铝,同时消耗4 mol Al2Cl
C.放电时,电解质中的有机阳离子向铝电极方向移动
D.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Cn[AlCl4]+ e="==" Cn+ AlCl
4.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是还原产物B.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C.正极反应式:D.每生成转移电子
5.
图1是在金属锌板上贴上一张用某溶液浸湿的滤纸,图2是新型氢氧燃料电池,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2电池放电过程中,O2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
B. 图2电池负极区的电极反应为H2﹣2e+O2=H2O
C. 若用氯化钠和酚酞的混合溶液浸湿滤纸,用导线将a、b直接相连,则铅笔芯C点处出现红色
D. 若用KI淀粉溶液浸湿滤纸,用导线将a、b与A、B电极相连,铅笔芯C点处出现蓝色,则b接的是A电极
6.
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Mg(OH)2和Al(OH)3热分解生成的气态水可覆盖火焰、驱逐O2、稀释可燃气体,分解产物MgO和Al2O3能较快地与塑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及腐蚀性气体反应,所以它们可以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无机阻燃剂
B.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C.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值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
D.蒙古牧民喜欢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有其科学道理: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溶入的极微量的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牛奶变质
7.
近年来科学家制造出大量的新物质,对下列三种物质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石墨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是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
石墨炔:平面网状结构的全碳分子,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
纳米碳管:具有优良的场发射性能,制作成阴极显示管、储氢材料
 
A.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上述三种物质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C.石墨炔孔径略大于H2分子的直径,可作H2的提纯薄膜
D.上述三种物质与浓硫酸都能发生反应,但反应产物不同
8.
最近我国学者发现,以精CuFeS2矿为原料在沸腾炉中和O2(空气)反应,生成物冷却后经溶解、除铁、结晶,得到CuSO4•5H2O.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关于这一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沸腾炉炉度/℃
560
580
600
620
640
660



水溶性Cu%
90.12
91.24
93.50
92.38
89.96
84.23
酸溶性Cu%
92.00
93.60
97.08
97.82
98.16
98.19
酸溶性Fe%
8.56
6.72
3.46
2.78
2.37
2.28
 
A.反应中有二氧化硫生成
B.产物中铜元素主要以氧化物形式存在
C.随温度升高,铁的氧化物在酸中的溶解度降低
D.温度高于600~620℃生成物中水溶性Cu(%)下降的原因是水溶性铜分解所致
9.
有一钠块放置于潮湿空气中,表面氧化变质,且仍为白色块状固体,称其质量为25g,将其全部投入足量水中反应,得到溶液1000mL,并收集到气体2.24L(标准状况下的纯净物),再取此溶液100mL,用1mol/L的盐酸滴定至中性,用去70mL,并将滴定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干燥的沉淀1g,则金属钠的氧化率为(  )
A.18.4%B.71.4%C.81.6%D.28.6%
10.
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气体(酒精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①中药品
②中药品
③中药品
④中药品
制备气体
⑥中药品及作用
A
浓盐酸
MnO2
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C12
NaOH溶液,尾气吸收
B
稀硝酸
Cu
烧碱溶液
浓硫酸
NO
Na()H溶液,尾气吸收
C
浓盐酸
大理石
饱和Na2CO3溶液
浓硫酸
CO2
澄清石灰水,检验CO2
D
浓盐酸
Zn

浓硫酸
H2
可撤去
 
A.AB.BC.CD.D
11.
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连苯三酚的碱性溶液能定量吸收O2;CuCl的盐酸溶液能定量吸收CO,且易被O2氧化。拟设计实验方案,采用上述两种溶液和KOH溶液逐一吸收混合气体(由CO2、CO、N2和O2组成)的相应组分。有关该方案设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采用上述3种吸收剂,气体被逐一被吸收的顺序应该是CO2、O2和CO
B.其他两种吸收剂不变,O2的吸收剂可以用灼热的铜网替代
C.CO 的吸收必须在吸收O2后进行,因为CuCl的盐酸溶液会被O2氧化
D.在3种气体被逐一吸收后,导出的气体中可能含有HCl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