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50889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4/6

1.推断题(共1题)

1.
非索非那定(E)可用于减轻季节性过敏鼻炎引起的症状。其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R-为)

(1)E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 X的分子式为C14Hl5ON,则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3) 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一定条件下,A可转化为F()。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能使溴水褪色;③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5)已知:。化合物G()是制备非索非那定的一种中间体。请以为原料制备G,写出相应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_______

2.单选题(共6题)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蓄电池充电时,阳极质量增大
B.0.1mol ·L-lCH3COONa溶液加热后,溶液的pH减小
C.标准状况下,11.2L苯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6.02×1023
D.室温下,稀释0.1mol·L-1氨水,c(H+)·c(NH3·H2O)的值减小
3.
吗替麦考酚酯主要用于预防同种异体的器官排斥反应,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吗替麦考酚酯的分子式为C23H30O7N
B.吗替麦考酚酯可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C.吗替麦考酚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D.1mol吗替麦考酚酯与NaOH溶液充分反应最多消耗3mol NaOH反应
4.
X、Y、Z、W、R是原了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R同主族,且两者核外电子数之和是X核外电子数的4倍,Z为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是地売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Z、W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R的强
C.X、R分别与Y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元素W、R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5.
2016年,我国科研团队开创了以煤为原料合成气态烯烃的新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的气化和液化是物理变化
B.煤的干馏是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的
C.大量燃烧煤炭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
D.发展“煤制油”工程可减少对石油产品的依赖
6.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二氧化硅熔点高,可用作光导纤维
B.过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作呼吸供氧剂
C.明矾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D.二氧化硫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张
7.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
B.
C.
D.

3.多选题(共1题)

8.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并用激光笔照射
溶液变红褐色,出现
丁达尔效应
产生了 Fe(OH)3胶体
B
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
氧化性:Fe3+>I2
c
将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混合加热,产生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褪色
产生了乙烯
D
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
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BaCl2溶液呈酸性
 
A.AB.BC.CD.D

4.填空题(共3题)

9.
下列反应可用于合成CH3OH:

(1)Mn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2)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_______(写化学式)。
(3)CO32-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用文字描述)。
(4)1molCH3OH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mol。CH3OH与H2O可以任意比互溶,除因为它们都是极性分子外,还因为________。
(5)锰元素的一种硫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硫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0.
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某兴趣小组用如下流程对钢样进行探究。

(1)钢样中硫元素以FeS形式存在,FeS在足量氧气中灼烧,生成的固体产物中Fe、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该固体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检验钢样灼烧生成气体中的CO2,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
a.酸性KMnO4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饱和小苏打溶液 d.浓H2SO4
(3)取10.00 g钢样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灼烧,将生成的气体用足量1%的H2O2溶液充分吸收,再用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吸收液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20.00mL;另取10.00g钢样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灼烧,将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碱石灰的U型管(如下图),碱石灰增重0.614 g。

①用l%H2O2溶液吸收S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别计算该钢样中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③实验测得的碳元素质量分数比真实值偏高,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U型管中生成的亚硫酸盐吸收了O2
b.碱石灰吸收了空气中的CO2
c.气体通过碱石灰的流速过快,末被充分吸收
11.
钴及其化合物可应用与催化剂、电池、颜料与染料等。
(1)CoO是一种油漆添加剂,可通过反应①②制备。
①2Co(s)+O2(g)=2CoO(s)   ΔH1=akJ·mol-1
②2CoCO3(s) ="CoO(s)" + CO2 (g)   ΔH2=akJ·mol-1
则反应2Co(s)+O2(g)+2CO2(g)=2CoO3(s) 的ΔH=_________。
(2)某锂电池的电解质可传导Li+,电池反应式为:LiC6+CoO2C6+LiCoO2
①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Li+向______移动(填“正极”或“负极“)。
②一种回收电极中Co元素的方法是:将LiCoO2与H2O2、H2SO4反应生成Co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BASF高压法制备醋酸采用钴碘催化循环过程如图-1所示,该循环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反应条件无需列出)

(4)某含钴催化剂可同时催化去除柴油车尾气中的碳烟(C)和NOx。不同温度下,将10mol模拟尾气(成分如下表所示)以相同的流速通过该催化剂,测得所有产物(CO2、N2、N2O)与NO的相关数据结果如图-2所示.
模拟尾气
气体
碳烟
NO
O2
He
物质的量分数或物质的量
0.25%
5%
94.75%
a mol
 

①380℃时,测得排出的气体中含0.45 mol O2和0.0525 mol CO2,则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采用NO模拟NOx,,而不采用NO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共3题)

12.
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常用下列反应制备环乙烯:

环己醇、环己烯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
物质
沸点(℃)
密度(g·cm-3,20℃)
溶解性
环己醇
161.1(97.8)*
0.9624
能溶于水
环己烯
83(70.8)*
0.8085
不溶于水
 
*括号中的数据表示该有机物与水形成的具有固定组成的混合物中有机物的质量分数
Ⅰ:制备环己烯粗品。实验中将环己醇与浓硫酸混合加入烧瓶中,按图所示装置,油浴加热,蒸馏约1h,收集馏分,得到主要含环己烯和水的混合物。

Ⅱ:环己烯的提纯。主要操作有;
a.向馏出液中加入精盐至饱和;
b.加入3~4mL5%Na2CO3溶液;
c.静置,分液;
d.加入无水CaCl2固体;
e.蒸馏
回答下列问题:
(1)油浴加热过程中,温度控制在90℃以下,蒸馏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
(2)蒸馏不能彻底分离环己烯和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加入精盐至饱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入3~4mL5%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5)加入无水CaCl2固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6)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可以鉴定制备的产物是否为环己烯,环己烯分子中有_______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13.
溴化钙晶体(CaBr2·2H2O)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可用于制造灭火剂、制冷剂等。一种制备溴化钙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

(1)实验室模拟海水提溴的过程中,用苯萃取溶液中的溴,分离溴的苯溶液与水层的操作是(装置如下图):使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将活塞拧开,使下面的水层慢慢流下,待有机层和水层界面与活塞上口相切即关闭活塞,______________。

(2)“合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温度控制在70℃以下,其原因是__________。投料时控制n(Br2):n(NH3)= 1:0.8,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滤液”呈强碱性,其中含有少量BrO-、BrO3-,请补充从“滤液”中提取CaBr2·2H2O的实验操作:加热驱除多余的氨,______________。[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氢溴酸、活性炭、乙醇;除常用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有:砂芯漏斗,真空干燥箱]
14.
硫酸锌可用于制造锌钡白、印染媒染剂等。用锌白矿(主要成分为ZnO,还含有Fe2O3、CuO、SiO2等杂成)制备ZnSO4·7H2O的流程如下。

相关金属离了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mol·L-1计算)如下表: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Fe3+
1.1
3.2
Fe2+
5.8
8.8
Zn2+
6.4
8.0
 
(1)“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填化学式)。“酸浸”过程中,提高锌元素浸出率的措施有:适当提高酸的浓度、______________(填一种)。
(2)“置换”过程中,加入适量的锌粉,除与溶液中的Fe3+,H+反应外,另一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一步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pH控制在[3.2,6.4)之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母液”中含有的盐类物质有_________ (填化学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6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