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工业上利用废铝屑(含Al、Al2O3、Fe及Fe的氧化物)制取纯净的无水氯化铝,主要过程如下:

(1)检验氯化铝溶液中是否含有微量的Fe3+,可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
(2)操作II的步骤为__________、结晶、过滤、洗涤。
(3)煅烧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强热条件下,Al2O3转化为AlCl3的反应如下:
Al2O3(s)+3Cl2(g)+3C(s)=2AlCl3(g)+3CO(g) △H>0
Al2O3(s)+3Cl2(g)+
C(s)=2AlCl3(g)+
CO2 (g) △H<0
工业上在通氯气的同时鼓入适量的氧气,其目的是:
①除去多余的碳粉;②_________。
(5)利用下列试剂设计由废铝制备氧化铝溶液的“一系列操作I”的实验方案:________。
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6mol·L-1HCl溶液、3 mol·L-1H2SO4溶液、6mol·L-1NaOH溶液、氨水、H2O、CO2。
(6)AlCl3的熔点为190℃,沸点为183℃。1973年美国Alcoa公司研究出一种新的氯化铝电解制铝法。将AlCl3和NaCl、KCl、LiCl混溶电解冶炼铝,其中NaCl、KCl、LiC的作用是________。

(1)检验氯化铝溶液中是否含有微量的Fe3+,可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
(2)操作II的步骤为__________、结晶、过滤、洗涤。
(3)煅烧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强热条件下,Al2O3转化为AlCl3的反应如下:
Al2O3(s)+3Cl2(g)+3C(s)=2AlCl3(g)+3CO(g) △H>0
Al2O3(s)+3Cl2(g)+


工业上在通氯气的同时鼓入适量的氧气,其目的是:
①除去多余的碳粉;②_________。
(5)利用下列试剂设计由废铝制备氧化铝溶液的“一系列操作I”的实验方案:________。
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6mol·L-1HCl溶液、3 mol·L-1H2SO4溶液、6mol·L-1NaOH溶液、氨水、H2O、CO2。
(6)AlCl3的熔点为190℃,沸点为183℃。1973年美国Alcoa公司研究出一种新的氯化铝电解制铝法。将AlCl3和NaCl、KCl、LiCl混溶电解冶炼铝,其中NaCl、KCl、LiC的作用是________。
2.
燃煤烟气中含有大量NOx、CO2、CO和SO2,经处理可获得重要的化工原料。
(1)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CH4(g)+4NO2(g)
4NO(g)+CO2(g)+2H2O(g) △H1=-574kJ·mol-1 平衡常数为K1
CH4(g)+4NO(g)
2N2(g)+CO2(g)+2H2O(g) △H2=-1160kJ·mol-1 平衡常数为K2
①反应CH4(g)+2NO2(g)
N2(g)+CO2(g)+2H2O(g) ,平衡常数K=________(用K1、K2表示)。
②若反应中还原NOx至N2,消耗标准状况下4.48LCH4,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___。
(2)利用烟气中分离所得的CO2、CO与H2按一定比例混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1:CO(g)+2H2(g)
CH3OH(g) △H1=-99.0kJ·mol-1
反应2:CO2(g)+3H2(g)
CH3OH(g)+H2O(g) △H2=483.0kJ·mol-1
反应3:CO2(g)+H2(g)
CO(g)+H2O(g) △H3="384.0" kJ·mor1
反应体系中CO平衡转化率(a)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 a(CO)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 图中的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亚氯酸钠(NaClO2)和次氯酸钠(NaClO)混合液作为复合吸收剂可脱除烟气中 的NOx、SO2,使其转化为NO3-、SO42-。
①写出NO与NaCl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温度与复合吸收剂对烟气中SO2、NO脱除效率的关系。图 中SO2比NO脱除效率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③从复合吸收剂吸收烟气后的废液中可回收得到NaHSO4,低温电解NaHSO4水溶液可制备工业上常用的强氧化剂Na2S2O8,原理如图乙所示。电解时电极I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1)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CH4(g)+4NO2(g)

CH4(g)+4NO(g)

①反应CH4(g)+2NO2(g)

②若反应中还原NOx至N2,消耗标准状况下4.48LCH4,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___。
(2)利用烟气中分离所得的CO2、CO与H2按一定比例混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1:CO(g)+2H2(g)

反应2:CO2(g)+3H2(g)

反应3:CO2(g)+H2(g)

反应体系中CO平衡转化率(a)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 a(CO)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 图中的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亚氯酸钠(NaClO2)和次氯酸钠(NaClO)混合液作为复合吸收剂可脱除烟气中 的NOx、SO2,使其转化为NO3-、SO42-。
①写出NO与NaCl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温度与复合吸收剂对烟气中SO2、NO脱除效率的关系。图 中SO2比NO脱除效率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③从复合吸收剂吸收烟气后的废液中可回收得到NaHSO4,低温电解NaHSO4水溶液可制备工业上常用的强氧化剂Na2S2O8,原理如图乙所示。电解时电极I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3.
过渡元素铁可形成多种配合物,如:[Fe(CN)6]4-、Fe(OCN)64-等。
(1)Fe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
(2)尿素与氯化铁形成{Fe[CO(NH2)2]6}Cl3配合物是一种高效有机催化剂。C、N、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该配合物中π键和σ键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用TiO2作光催化剂可将CN-、CO、N2O、C2H4等氧化为N2、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 N2O呈直线形 b. N的第一电离能比C小 c. CO2和N2均属于非极性分子
d. C2H4沸点比N2H4低得多,主要是因为C2H4 相对分子质量小
(4)铁可形成多种功能性材料.右图为铁的一种高韧性、高耐磨性合金的晶体结构,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

(5)纳米晶体Mg2FeH6是一种贮氢容量大、价格低廉的储氢材料。M&FeH6可由Mg 和Fe的粉末在H2气氛中反应加热球磨制得,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为 Mg+H2
MgH2,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Fe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
(2)尿素与氯化铁形成{Fe[CO(NH2)2]6}Cl3配合物是一种高效有机催化剂。C、N、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该配合物中π键和σ键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用TiO2作光催化剂可将CN-、CO、N2O、C2H4等氧化为N2、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 N2O呈直线形 b. N的第一电离能比C小 c. CO2和N2均属于非极性分子
d. C2H4沸点比N2H4低得多,主要是因为C2H4 相对分子质量小
(4)铁可形成多种功能性材料.右图为铁的一种高韧性、高耐磨性合金的晶体结构,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

(5)纳米晶体Mg2FeH6是一种贮氢容量大、价格低廉的储氢材料。M&FeH6可由Mg 和Fe的粉末在H2气氛中反应加热球磨制得,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为 Mg+H2

4.
软锰矿的主要成分是MnO2,还含有少量重金属化合物等杂质。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S2,还含有硅、铝的氧化物等杂质。工业上采用同槽酸酸等工艺制备碳酸锰并回收硫酸铵,其主要流程如下:

(1)为了提高锰元素的浸出率,在“浸取”时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适当升高温度:②搅拌:③ ____________等。
(2) “氧化”中加入Mn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2”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重金属”时使用(NH4)2S而不使用Na2S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50℃碳化”得到碳酸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成的碳酸锰产品需经充分洗涤,检验产品完全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为了提高锰元素的浸出率,在“浸取”时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适当升高温度:②搅拌:③ ____________等。
(2) “氧化”中加入Mn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2”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重金属”时使用(NH4)2S而不使用Na2S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50℃碳化”得到碳酸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成的碳酸锰产品需经充分洗涤,检验产品完全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5.
化合物G是一种低毒性、低残留、环境友好的农药,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1)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C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化合物X的分子式为C5Hl2O2,,则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I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能发生银镜反应 II.分子中只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5)请以
为原料制备化合物
,写出相应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C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化合物X的分子式为C5Hl2O2,,则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I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能发生银镜反应 II.分子中只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5)请以


3.单选题- (共7题)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制水闸门常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可防止其腐蚀 |
B.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阴极均发生氧化反应 |
C.常温下,pH均为5的盐酸与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
D.一定温度下,CH3COOH稀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冰醋酸,溶液中![]() |
7.
煤的液化可以合成甲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气化”:C(s)+2H2O(g) =CO2(g)+2H2(g);△H1= 90.1kJ•mol-1
②催化液化I:CO2(g)+3H2(g)= CH3OH(g)+H2O(g) ;△H2= -49.0kJ•mol-1
③催化液化II:CO2(g)+2H2(g)=H3OH(g)+
O2(g) ;△H3= akJ•mol-1

①“气化”:C(s)+2H2O(g) =CO2(g)+2H2(g);△H1= 90.1kJ•mol-1
②催化液化I:CO2(g)+3H2(g)= CH3OH(g)+H2O(g) ;△H2= -49.0kJ•mol-1
③催化液化II:CO2(g)+2H2(g)=H3OH(g)+

A.催化液化I中使用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Ea、△H2都减小 |
B.反应C(s)+H2O(g) +H2(g)=CH3OH(g) △H=" 41.1" kJ•mol-1 |
C.△H2>△H3 |
D.下图为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CH3OH-6e-+6OH-= CO2+5H2O |

8.
化合物乙是一种治疗神经类疾病的药物,可由化合物甲经多步反应得到。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分子式为C14H14NO7 | B.甲、乙中各有1个手性碳原子 |
C.可用NaHCO3溶液或FeCl3溶液鉴别化合物甲、乙 | D.乙能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且lmol乙最多能与4 mol NaOH反应 |
9.
汽车安全气囊弹出时的反应为:10NaN3+2KNO3+6SiO2
5Na2SiO3+K2SiO3+16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氮、钠、硅元素均可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
B.将反应后的固体溶于适量水,静置,通入CO2,无现象 |
C.微粒的半径:r(K+)>r(Na+)>r(O2-) |
D.若反应中转移6.02×1022电子,则消耗NaN3的质量为6.5g |
10.
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有关X、Y、Z、W、Q五种元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X | | Y | |
Z | | | W | Q |
A.X与Y形成的阴离子有XY32-、X2Y42- |
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
C.Q与Y可形成一种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 |
D.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弱 |
4.选择题- (共1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古风》
材料三:壮士不死则已,死要立下大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口号
5.多选题- (共1题)
14.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结论 |
A |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浊液变澄清 | CO32-结合质子的能力比C6H5O-弱 |
B | 向NaHS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 HS-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
C | 向废FeCl3蚀刻液X中加入少量的铁粉,振荡,未出现红色固体 | X中一定不含Cu2+ |
D | 在CuSO4洛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苯层呈紫色 | Cu2+有氧化性,白色沉淀可能为 CuI |
A.A | B.B | C.C | D.D |
6.实验题- (共1题)
15.
甲苯氧化法制备苯甲酸的反应原理如下:
+ 2KMnO4
+KOH+2MnO2↓+H2O
+ HCl
+KCl
实验时将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置于图1装置中,在100 ℃时, 反应一段时间,再停止反应,并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⑴实验室中实现操作Ⅰ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烧杯;操作Ⅱ的名称为_____。
⑵如果滤液呈紫色,要先加亚硫酸氢钾,然后再加入浓盐酸酸化,若无此操作会出现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
⑶在操作Ⅲ中,抽滤前需快速冷却溶液,其原因是__________;如图2所示抽滤完毕,应先断开_____之间的橡皮管。
⑷纯度测定:称取1.220 g产品,配成100 mL溶液,取其中25.00 mL溶液,进行滴定 ,消耗KOH物质的量为2.4×10-3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为_____。






实验时将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置于图1装置中,在100 ℃时, 反应一段时间,再停止反应,并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⑴实验室中实现操作Ⅰ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烧杯;操作Ⅱ的名称为_____。
⑵如果滤液呈紫色,要先加亚硫酸氢钾,然后再加入浓盐酸酸化,若无此操作会出现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
⑶在操作Ⅲ中,抽滤前需快速冷却溶液,其原因是__________;如图2所示抽滤完毕,应先断开_____之间的橡皮管。
⑷纯度测定:称取1.220 g产品,配成100 mL溶液,取其中25.00 mL溶液,进行滴定 ,消耗KOH物质的量为2.4×10-3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为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