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酸浸法制取硫酸铜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1)步骤(i)中Cu2(OH) 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ii)所加试剂起调节pH 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在步骤(iii)发生的反应中,1 mol MnO2转移2 mol 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iv)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3Fe3++NH4++2SO42-+6H2O=NH4Fe3(SO4)2(OH)6+6H+过滤后母液的pH=2.0,c(Fe3+)=a mol·L-1,c (NH4+)=b mol·L-1,c(SO42-)= d mol·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用含a 、b 、d 的代数式表示)。
(5)化学镀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金属单质沉积在镀件表面形成镀层。
① 若用CuSO4进行化学镀铜,应选用 ____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与之反应。
② 某化学镀铜的反应速率随镀液pH 变化如图所示。该镀铜过程中,镀液pH 控制在12.5左右。据图中信息,给出使反应停止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步骤(i)中Cu2(OH) 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ii)所加试剂起调节pH 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在步骤(iii)发生的反应中,1 mol MnO2转移2 mol 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iv)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3Fe3++NH4++2SO42-+6H2O=NH4Fe3(SO4)2(OH)6+6H+过滤后母液的pH=2.0,c(Fe3+)=a mol·L-1,c (NH4+)=b mol·L-1,c(SO42-)= d mol·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用含a 、b 、d 的代数式表示)。
(5)化学镀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金属单质沉积在镀件表面形成镀层。
① 若用CuSO4进行化学镀铜,应选用 ____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与之反应。
② 某化学镀铜的反应速率随镀液pH 变化如图所示。该镀铜过程中,镀液pH 控制在12.5左右。据图中信息,给出使反应停止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胡椒醛衍生物在香料、农药、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A为香草醛,以A为原料合成5-三氟甲基胡椒醛(E)的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1)反应①的类型是 。
(2)写出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满足下列条件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②不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含苯环,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5)以A和2-氯丙烷为原料,可合成香草醛缩丙二醇(
),写出合成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流程图示例如下:

已知:

(1)反应①的类型是 。
(2)写出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满足下列条件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②不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含苯环,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5)以A和2-氯丙烷为原料,可合成香草醛缩丙二醇(


3.单选题- (共7题)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蓄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H2SO4的浓度不变 |
B.加水稀释0.1 mol·L-1CH3COOH溶液时,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pH减小 |
C.在同浓度的盐酸中,ZnS可溶而CuS不溶,说明CuS的溶解度比ZnS的小 |
D.标准状况下,2.24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6.02×1023个 |
4.
丹参素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丹参素的分子式为C9H10O5 |
B.丹参素能发生缩聚、消去、氧化反应 |
C.1 mol丹参素最多可以和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
D.丹参素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
5.
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同主族,X、Y、Z同周期,其中只有X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W的含氧酸的酸性比Z的含氧酸的酸性强 |
B.原子半径:X>Y>Z>W |
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
D.若W与X原子序数差为5,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3W2 |
6.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含18个中子的氯原子的核素符号:![]() |
B.NaHCO3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2— |
C.1-丙醇的结构简式:C3H7OH |
D.CO(NH2)2的电子式:![]() |
8.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稀HNO3中加入过量铁粉,再滴入少量KSCN溶液 | 溶液变红 |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
B |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 溶液澄清 | 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 |
C | 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到稀HNO3中 | 溶液变蓝 | Cu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应 |
D |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 |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 氧化性:Fe3+>I2 |
A.A | B.B | C.C | D.D |
9.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①NaAlO2(aq)
AlCl3
Al
② NH3
NO
HNO3
③NaCl(饱和)
NaHCO3
Na2CO3
④FeS2
SO3
H2SO4
A. ②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①NaAlO2(aq)


② NH3


③NaCl(饱和)


④FeS2


A. ②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4.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