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香料甲和G在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工业上利用有机物A(
)来制备,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1—CHO+R2—CH2—CHO
(R1、R2代表烃基或氢原子)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名称是____,G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
(2)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C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4)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有____种。
(5)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F的同分异构体
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中间体,其合成路线与G相似,请以为原料设计它的合成路线(其他所需原料自选)。____________


已知:R1—CHO+R2—CH2—CHO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名称是____,G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
(2)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C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分子式为C9H10O | B.1mol E最多能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 |
C.自身能发生加聚、缩聚反应 | D.最多有9个碳原子位于同一平面 |
(5)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F的同分异构体

2.
氢化铝钠(NaAlH4)是一种新型轻质储氢材料,掺入少量Ti的NaAlH4在150℃时释氢,在170℃、15.2MPa条件下又重复吸氢。NaAlH4可由AlCl3和NaH在适当条件下合成。NaAlH4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1)基态Ti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
(2)AlH4-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中心原子Al的轨道杂化方式为________;
(3)AlCl3在178℃时升华,其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67,蒸气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标明配位键)。
(4)NaH的熔点为800℃,不溶于有机溶剂NaH属于____晶体,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5)NaAlH4晶体中,与Na+紧邻且等距的AlH4-有_____个;NaAlH4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若NaAlH4晶胞底心处的Na+被Li+取代,得到的晶体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6)NaAlH4的释氢机理为:每3个AlH4-中,有2个分别释放出3个H原子和1个Al原子,同时与该Al原子最近邻的Na原子转移到被释放的Al原子留下的空位,形成新的结构。这种结构变化由表面层扩展到整个晶体,从而释放出氢气。该释氢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基态Ti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
(2)AlH4-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中心原子Al的轨道杂化方式为________;
(3)AlCl3在178℃时升华,其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67,蒸气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标明配位键)。
(4)NaH的熔点为800℃,不溶于有机溶剂NaH属于____晶体,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5)NaAlH4晶体中,与Na+紧邻且等距的AlH4-有_____个;NaAlH4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若NaAlH4晶胞底心处的Na+被Li+取代,得到的晶体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6)NaAlH4的释氢机理为:每3个AlH4-中,有2个分别释放出3个H原子和1个Al原子,同时与该Al原子最近邻的Na原子转移到被释放的Al原子留下的空位,形成新的结构。这种结构变化由表面层扩展到整个晶体,从而释放出氢气。该释氢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醋酸镍[(CH3COO)2Ni]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种以含镍废料(含NiS、Al2O3、FeO、CaO、SiO2)为原料,制取醋酸镍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相关离子生成氢氧化物的pH和相关物质的溶解性如下表:
(1)将含镍废料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实验中,镍的浸出率结果如图所示,从能量损耗和成本角度考虑,若要使镍的浸出效果最佳,选择的最好温度和时间分别为______℃、______ min。

(3)实验过程中,滤渣1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4)调节pH步骤中,溶液pH的调节范围是_____~______。选择此范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酸浸过程中,lmol NiS失去6NA个电子,同时生成两种无色有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沉镍过程中,若c(Ni2+)=4.0 mol·L-1,欲使100 mL该滤液中的Ni2+沉淀完全[c(Ni2+)≤10-5mol·L-1],则需要加入Na2CO3固体的质量最少为_____g。(保留小数点后1位有效数字)

相关离子生成氢氧化物的pH和相关物质的溶解性如下表:
金属离子 | 开始沉淀时的pH | 沉淀完全时的pH | | 物质 | 20℃时溶解性(H2O) |
Fe3+ | 1.1 | 3.2 | CaSO4 | 微溶 | |
Fe2+ | 5.8 | 8.8 | NiF | 可溶 | |
Al3+ | 3.0 | 5.0 | CaF2 | 难溶 | |
Ni2+ | 6.7 | 9.5 | NiCO3 | Ksp=1.0×10-5 |
(1)将含镍废料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实验中,镍的浸出率结果如图所示,从能量损耗和成本角度考虑,若要使镍的浸出效果最佳,选择的最好温度和时间分别为______℃、______ min。

(3)实验过程中,滤渣1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4)调节pH步骤中,溶液pH的调节范围是_____~______。选择此范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酸浸过程中,lmol NiS失去6NA个电子,同时生成两种无色有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沉镍过程中,若c(Ni2+)=4.0 mol·L-1,欲使100 mL该滤液中的Ni2+沉淀完全[c(Ni2+)≤10-5mol·L-1],则需要加入Na2CO3固体的质量最少为_____g。(保留小数点后1位有效数字)
4.
硼是第IIIA族元素,单质硼在加热条件下能与多种非金属反应。某同学欲利用氯气和单质硼反应制备三氯化硼。已知BC13的沸点为12.5 ℃ ,熔点为-107.3 ℃,遇水剧烈反应,生成硼酸和盐酸。该同学选用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g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的连接顺序依次为A→ → → →E→D→F;____________在E、F装置间连接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停止实验时,正确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硼酸(H3BO3)为一元弱酸,则其钠盐NaH2BO3为_____(填“正盐”或“酸式盐”或“碱式盐”)。
(6)实验完成后,某同学向F中(溶液含有0.05mol/LNaC1O、 0.05mol/LNaCl、0.1mol/LNa0H)滴加品红溶液,发现溶液褪色。现设计实验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请在表中空格处填上数据,完成实验方案。
则x=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g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的连接顺序依次为A→ → → →E→D→F;____________在E、F装置间连接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停止实验时,正确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硼酸(H3BO3)为一元弱酸,则其钠盐NaH2BO3为_____(填“正盐”或“酸式盐”或“碱式盐”)。
(6)实验完成后,某同学向F中(溶液含有0.05mol/LNaC1O、 0.05mol/LNaCl、0.1mol/LNa0H)滴加品红溶液,发现溶液褪色。现设计实验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请在表中空格处填上数据,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 | 0.1mol/LNaClO溶液/mL | 0.1mol/LNaCl溶液/mL | 0.2mol/LNaOH溶液/mL | H2O /mL | 品红 溶液 | 现象 |
① | 5.0 | 0 | 0 | x | 4滴 | 较快褪色 |
② | 0 | 5.0 | 5.0 | 0 | 4滴 | 不褪色 |
③ | 5.0 | 0 | 5.0 | 0 | 4滴 | 缓慢褪色 |
则x=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5题)
5.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其电池总反应为:3Zn + 2K2FeO4 + 8H2O
3Zn(OH)2 + 2Fe(OH)3 + 4KO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 Zn(OH)2 |
B.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附近溶液碱性增强 |
C.充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阴极有1.5molZn生成 |
D.放电时正极反应为:FeO42- + 3e- + 4H2O = Fe(OH)3 + 5OH- |
6.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烷的二氯取代物有3种 |
B.![]() |
C.饱和(NH4)2SO4溶液和福尔马林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其原理相同 |
D.聚合物(![]() |
7.
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其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元素的离子半径比e的离子半径小 |
B.d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e元素弱 |
C.b、c、d三种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间能发生反应 |
D.a与b两种元素可形成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
8.
下列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有Na+而无法判断是否有K+ |
B.配制硫酸铁溶液时,将硫酸铁溶解在硫酸中,再加水稀释 |
C.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2~3次后即可加入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
D.验证铁钉是否发生吸氧腐蚀,可将铁钉浸没在NaCl溶液中观察现象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