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工业上可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2、H2、CO)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并可用甲醇合成甲醚。
(1)CO2的电子式是________。
(2)已知:CO(g)+2H2(g)
CH3OH(g) △H1 =" -90.77" kJ/mol
CO2 (g)+H2 (g)
CO(g)+H2O(g) △H2 =" +41.19" kJ/mol
则CO2与H2反应制备CH3OH(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向三个体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同时反应制备CH3OH(g)。测得H2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注:T5时,H2转化率为66.67%,即转化了2/3)
①催化剂效果最佳的反应是________(填“I”“II”或“III”)。
②T3时,反应I的v(正)________v(逆)(填“>”“<”或“=”)。
③温度为T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4)甲醇合成甲醚的反应为2CH3OH(g)
CH3OCH3(g)+H2O(g),反应过程中存在副反应2CH3OH(g)
C2H4(g)+2H2O(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反应速率较快的是________(填“Ⅰ”或“Ⅱ”),原因是________。
②根据反应原理,分析增大压强对合成甲醚的影响________。
(1)CO2的电子式是________。
(2)已知:CO(g)+2H2(g)

CO2 (g)+H2 (g)

则CO2与H2反应制备CH3OH(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向三个体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同时反应制备CH3OH(g)。测得H2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注:T5时,H2转化率为66.67%,即转化了2/3)
①催化剂效果最佳的反应是________(填“I”“II”或“III”)。
②T3时,反应I的v(正)________v(逆)(填“>”“<”或“=”)。
③温度为T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4)甲醇合成甲醚的反应为2CH3OH(g)



①反应速率较快的是________(填“Ⅰ”或“Ⅱ”),原因是________。
②根据反应原理,分析增大压强对合成甲醚的影响________。
2.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功能高分子I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其中D能与Na反应生成H2,且D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________,试剂a为________。
(2)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F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
(4)上述①~⑧的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填数字编号)。写出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苯环上有氨基(—NH2)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1-丁烯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乳酸(
)的合成路线________。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________,试剂a为________。
(2)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F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
(4)上述①~⑧的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填数字编号)。写出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苯环上有氨基(—NH2)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1-丁烯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乳酸(

3.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铜是重要的过渡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具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铜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
(2)铜能形成多种配合物,如Cu2+与乙二胺(H2N-CH2-CH2-NH2)可形成如图所示配离子。

①Cu2+与乙二胺所形成的配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
a.配位键 b.离子键 c.
键 d.
键
②乙二胺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C、N、H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
③乙二胺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乙二胺的沸点比三甲胺高很多,原因是________。
(3)Cu2+在水溶液中以[Cu(H2O)4]2+形式存在,向含Cu2+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可生成更稳定的[Cu(NH3)4]2+,其原因是________。
(4)Cu和S形成某种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

①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该晶胞原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1,0,0)。则C原子的坐标参数为________。
③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d g·cm-3,Cu2+和S2-的半径分别为a pm和b pm,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NA。列式表示该晶体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________。
(1)铜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
(2)铜能形成多种配合物,如Cu2+与乙二胺(H2N-CH2-CH2-NH2)可形成如图所示配离子。

①Cu2+与乙二胺所形成的配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
a.配位键 b.离子键 c.


②乙二胺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C、N、H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
③乙二胺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乙二胺的沸点比三甲胺高很多,原因是________。
(3)Cu2+在水溶液中以[Cu(H2O)4]2+形式存在,向含Cu2+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可生成更稳定的[Cu(NH3)4]2+,其原因是________。
(4)Cu和S形成某种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

①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该晶胞原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1,0,0)。则C原子的坐标参数为________。
③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d g·cm-3,Cu2+和S2-的半径分别为a pm和b pm,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NA。列式表示该晶体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________。
4.
方铅矿的主要成分为PbS,含铅可达86.6%。以方铅矿为原料制备铅蓄电池的电极材料PbO2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方铅矿焙烧后排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可用于工业制备________。
(2)步骤②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
(3)“粗铅”的杂质主要有锌、铁、铜、银等。电解精炼时,________作阴极,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阳极泥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4)步骤⑤中制备PbO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5)已知:常温下,Ksp(PbS)=8×10-28、Ka1(H2S)=1.3×10-7、Ka2(H2S)=7.1×10-15。常温下,向Pb(NO3)2溶液中通入H2S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结合数据分析,该反应能否进行得基本完全?________(写出计算推理过程)。

(1)方铅矿焙烧后排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可用于工业制备________。
(2)步骤②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
(3)“粗铅”的杂质主要有锌、铁、铜、银等。电解精炼时,________作阴极,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阳极泥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4)步骤⑤中制备PbO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5)已知:常温下,Ksp(PbS)=8×10-28、Ka1(H2S)=1.3×10-7、Ka2(H2S)=7.1×10-15。常温下,向Pb(NO3)2溶液中通入H2S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结合数据分析,该反应能否进行得基本完全?________(写出计算推理过程)。
5.
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又名摩尔盐,是浅绿色晶体,易溶于水,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摩尔盐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摩尔盐晶体,加水溶解,测得水溶液呈酸性。由此可知________。
(2)摩尔盐在500℃时隔绝空气加热完全分解,气体产物可能有NH3、SO2、SO3、H2O等。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证明摩尔盐分解的气体产物中有SO2和SO3。

①a的名称是________。装置B的作用________。
②装置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③能证明分解产物中有SO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④若装置连接顺序不变,能否将装置E中溶液换为BaCl2溶液?理由是________。
(3)为判断摩尔盐是否变质,可以测定样品中Fe2+的含量。取wg样品溶于水,配制成250 mL溶液。每次取25.00 mL溶液,用c 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滴定三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体积 v mL。
①滴定时,用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盛装KMnO4溶液。
②样品中Fe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含w、c、v的式子表示)。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摩尔盐晶体,加水溶解,测得水溶液呈酸性。由此可知________。
(2)摩尔盐在500℃时隔绝空气加热完全分解,气体产物可能有NH3、SO2、SO3、H2O等。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证明摩尔盐分解的气体产物中有SO2和SO3。

①a的名称是________。装置B的作用________。
②装置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③能证明分解产物中有SO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④若装置连接顺序不变,能否将装置E中溶液换为BaCl2溶液?理由是________。
(3)为判断摩尔盐是否变质,可以测定样品中Fe2+的含量。取wg样品溶于水,配制成250 mL溶液。每次取25.00 mL溶液,用c 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滴定三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体积 v mL。
①滴定时,用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盛装KMnO4溶液。
②样品中Fe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含w、c、v的式子表示)。
2.单选题- (共5题)
6.
某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电池反应为:Li1-xCoO2+LixC
LiCoO2+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电子从b极经用电器流向a极
B. 放电时,若转移1mol e-,碳材料将增重7 g
C. 充电时,锂离子通过隔膜进入右室
D. 充电时,a极反应:LiCoO2-xe-= Li1-xCoO2+xLi+


A. 放电时,电子从b极经用电器流向a极
B. 放电时,若转移1mol e-,碳材料将增重7 g
C. 充电时,锂离子通过隔膜进入右室
D. 充电时,a极反应:LiCoO2-xe-= Li1-xCoO2+xLi+
7.
环扁桃酯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品,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环扁桃酯的分子式是C17H24O3 |
B.1mol环扁桃酯最多能与3 mol H2反应 |
C.环扁桃酯水解得到的醇与苯甲醇互为同系物 |
D.环扁桃酯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还原反应 |
8.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2-与X+电子层结构相同,Y所在周期数与族序数相同,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X>Y>Z>W |
B.Z与X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
C.氧化物的熔点:Y>X |
D.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 |
9.
由下列实验及现象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A. A B. B C. C D. D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向少量无水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Na | 有气泡产生 | C2H5OH是弱电解质 |
B. | 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 | 溶液呈蓝色 | 原溶液中含有Fe3+ |
C. | 向Na2SO3溶液中滴入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原Na2SO3溶液中含有SO42− |
D. | 将气体X分别通入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两溶液均褪色 | X可能是乙烯 |
A. A B. B C. C D. 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