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1)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溶液A的溶质名称是__________;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已知:CH4(g)+H2O(g)=CO(g)+3H2(g) △H=+206.2 kJ/mol
CH4(g)+CO2(g)=2CO(g)+2H2(g) △H=+247.4 kJ/mol
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已知断裂1mol 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 N≡N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则由N2气体生成1mol气态N4的△H=_____kJ/mol。

(4)以CO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O2和CO2,负极通入CO,电解质是熔融Na2CO3。则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放电时,CO32— 移向电池的_______(填“正”或“负”)极。

溶液A的溶质名称是__________;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已知:CH4(g)+H2O(g)=CO(g)+3H2(g) △H=+206.2 kJ/mol
CH4(g)+CO2(g)=2CO(g)+2H2(g) △H=+247.4 kJ/mol
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已知断裂1mol 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 N≡N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则由N2气体生成1mol气态N4的△H=_____kJ/mol。

(4)以CO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O2和CO2,负极通入CO,电解质是熔融Na2CO3。则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放电时,CO32— 移向电池的_______(填“正”或“负”)极。
2.单选题- (共15题)
2.
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种物质(中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
A.NaCl[盐酸] | B.NaOH[H2O] | C.CuCl2[HCl] | D.CuSO4[Cu(OH)2] |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电解的过程 |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O2+2H2O+4e-=4OH- |
C.粗铜精炼时,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保持不变 |
D.铁与稀H2SO4反应时,加入过量CuSO4溶液,可使反应速率加快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惰性电极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的pH不变 |
B.用惰性电极电解稀NaOH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的pH减小 |
C.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在阴极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D.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
5.
如右图两个电解槽中,A、B、C、D均为石墨电极。若电解过程中共有0.02mol电子通过,正确的是()


A.甲烧杯中A极上最多可析出铜0.64g |
B.甲烧杯中B极上电极反应式4OH--4e-=2H2O+O2↑ |
C.乙烧杯中滴入酚酞试液,D极附近先变红 |
D.烧杯中C极上电极反应式为4H++4e-=2H2↑ |
6.
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元素周期律,由HClO4可以类推出氟元素也存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FO4 |
B.元素周期表有十八个纵行,共十六个族 |
C.第 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
D.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优良的催化剂 |
7.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一部分,且X、Y、Z、R和W为主族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五种元素一定都是非金属元素 |
B.五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都大于2 |
C.X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弱 |
D.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
8.
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 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 > Y > Z | B.单质的氧化性:X > Z > Y |
C.离子半径:X2—> Y+ > Z— | D.原子序数:X > Y > Z |
9.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减弱,熔点逐渐降低;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弱;③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F2>Cl2>Br2>I2;④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⑤还原性:S2->Se2-;⑥碱性:NaOH>Mg(OH)2
①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减弱,熔点逐渐降低;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弱;③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F2>Cl2>Br2>I2;④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⑤还原性:S2->Se2-;⑥碱性:NaOH>Mg(OH)2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⑥ | D.⑤⑥ |
10.
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増,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简单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 |
B.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 |
C.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变质 |
D.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酸 |
11.
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s(中文名“钿”,tián),Ts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s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 | B.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
C.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 | D.中子数为176的Ts核素符号是![]() |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一定含有共价键 |
B.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 |
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1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元素;②质子数相同且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一种是分子,另一种是离子;③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④一种元素不可能形成不同单质;⑤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质量数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元素;②质子数相同且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一种是分子,另一种是离子;③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④一种元素不可能形成不同单质;⑤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质量数
A.②④⑤ | B.①④⑤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⑤ |
3.填空题- (共2题)
17.
铅蓄电池是典型的可充电电池,正负极是惰性材料,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2+2H2SO4
2PbSO4+2H2O,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氢、氧的氧化还原):
(1)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当外电路通过2 mol电子时,理论上负极板的质量增加______,电池中消耗硫酸物质的量为______。
(2)在完全放电耗尽PbO2和Pb时,若按下图连接,电解一段时间后,则在A电极上生成____________,此时铅蓄电池的正负极的极性将___________。(填“不变”或“对换”)

(3)若用铅蓄电池电解由NaCl和CuSO4组成的混合溶液,其中c(Na+)=3c(Cu2+)="0.3" mol·L-1,取该混合液100 mL,用石墨做电极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收集到0.112 L(标准状况)气体,则铅蓄电池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1)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当外电路通过2 mol电子时,理论上负极板的质量增加______,电池中消耗硫酸物质的量为______。
(2)在完全放电耗尽PbO2和Pb时,若按下图连接,电解一段时间后,则在A电极上生成____________,此时铅蓄电池的正负极的极性将___________。(填“不变”或“对换”)

(3)若用铅蓄电池电解由NaCl和CuSO4组成的混合溶液,其中c(Na+)=3c(Cu2+)="0.3" mol·L-1,取该混合液100 mL,用石墨做电极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收集到0.112 L(标准状况)气体,则铅蓄电池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18.
Ⅰ.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B、E 3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3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
(1)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为_______,写出E元素的同族短周期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写出D、E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Ⅱ.在遭遇冰雪灾害时,常使用一种融雪剂,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Y2,X、Y均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 mol XY2含有54 mol电子。
(1)该融雪剂XY2的形成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X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_。
(2)元素Q、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Q与Y相邻,则Q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Q与W能形成一种结构类似于CO2的三原子分子,且每个原子均达到了8e-稳定结构,该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
(1)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为_______,写出E元素的同族短周期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写出D、E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Ⅱ.在遭遇冰雪灾害时,常使用一种融雪剂,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Y2,X、Y均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 mol XY2含有54 mol电子。
(1)该融雪剂XY2的形成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X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_。
(2)元素Q、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Q与Y相邻,则Q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Q与W能形成一种结构类似于CO2的三原子分子,且每个原子均达到了8e-稳定结构,该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19.
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
(1)实验目的:研究______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
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酚酞溶液等。
仪器:①____,②____,③____,试管夹,胶头滴管,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火柴等。
(3)写出实验②中的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序号 | 实验步骤 |
① | 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沸水中,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② | 向新制得到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
③ | 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
④ | 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
⑤ | 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
(1)实验目的:研究______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
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酚酞溶液等。
仪器:①____,②____,③____,试管夹,胶头滴管,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火柴等。
(3)写出实验②中的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