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符号:②________,⑦_______。
(2)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⑤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3)元素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4)元素④、⑧、⑩的氢化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5)写出元素③和⑥形成的化合物与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二 | | | | ① | ② | ③ | ④ | |
三 | ⑤ | | ⑥ | ⑦ | | | ⑧ | |
四 | ⑨ | | | | | | ⑩ | |
(1)写出元素符号:②________,⑦_______。
(2)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⑤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3)元素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4)元素④、⑧、⑩的氢化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5)写出元素③和⑥形成的化合物与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2题)
2.
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为:PbO2+Pb+2H2SO4=2PbSO4+2H2O,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bO2是电池的负极 | B.电池放电时,溶液的酸性增强 |
C.PbO2得电子,被氧化 | D.负极电极反应式:Pb-2e- + SO42- = PbSO4 |
3.
某种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 = 4OH-。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
B.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H2-2e-=2H+ |
C.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
D.若电池在工作过程中有0.4 mol电子转移,则正极消耗2.24LO2 |
4.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3倍,W所在族序数是周期数的2倍,Y、Z、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可以从溶液中置换出Z单质 |
B.单核离子半径:W>Z>Y>X |
C.X和W形成的化合物的水化物一定是强电解质 |
D.Y、Z、W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可以反应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P、S、Cl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
B.C、N、O、F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
C.HF、HCl、HBr、HI稳定性依次减弱 |
D.NaOH、Mg(OH)2、Al(OH)3碱性依次增强 |
8.
短周期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是( )
| A | |
B | | C |
A. B、Mg、Si | B.Be、Na、Al | C.O、P、Cl | D.C、Al、P |
10.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
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
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
1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一定含有共价键 |
B.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 |
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12.
l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 )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 B.13C与12C性质相同 |
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
13.
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这一观点,下列变化属于旧键断裂但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氯化钠受热熔化 | B.石墨在高温高压下转化为金刚石 |
C.单质碘受热升华 | D.固态S8加热到444.6℃时变成硫蒸气S2 |
3.选择题- (共1题)
4.实验题- (共1题)
15.
甲同学设计实验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实验装置如图。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所示仪器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
(2)实验步骤:连接仪器、______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 a、滴入浓硫酸,加热。
(3)问题探究:(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碳酸)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中装的是酸性KMnO4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依据试管 D 中的反应,能否证明S的非金属性强于C的非金属性___(填 “能”或“否”)。

(1)填写所示仪器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
(2)实验步骤:连接仪器、______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 a、滴入浓硫酸,加热。
(3)问题探究:(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碳酸)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中装的是酸性KMnO4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依据试管 D 中的反应,能否证明S的非金属性强于C的非金属性___(填 “能”或“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