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1)
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简化表示,CH3-CH=CH-CH3的键线式为________;
(3)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其中有两种同分异构体: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则通过下列方法,不可能将二者区别开来的是(_______)
A.红外光谱法 B. 元素定量分析法 C.质谱法 D.与NaHCO3溶液反应
(4)已知乙烯分子是平面结构, 1,2-二氯乙烯可形成
和
两种不同的空间异构体,称为顺反异构。下列能形成类似上述空间异构体的是(_______)
A.1-丙烯 B.4-辛烯 C.1-丁烯 D.2-甲基-1-丙烯

(2)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简化表示,CH3-CH=CH-CH3的键线式为________;
(3)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其中有两种同分异构体: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则通过下列方法,不可能将二者区别开来的是(_______)
A.红外光谱法 B. 元素定量分析法 C.质谱法 D.与NaHCO3溶液反应
(4)已知乙烯分子是平面结构, 1,2-二氯乙烯可形成


A.1-丙烯 B.4-辛烯 C.1-丁烯 D.2-甲基-1-丙烯
2.计算题- (共1题)
2.
取8 g某有机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3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中只有11 g CO2和9 g H2O。通过计算推断:
(1)该有机物A中含有的元素。__________
(2)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及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1)该有机物A中含有的元素。__________
(2)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及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3.推断题- (共1题)
3.
图中A~G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图中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环状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其中含碳87.80%,含氢12.2%。B的一氯代物仅有一种,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是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M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则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的核磁共振氢谱图有__________个吸收峰,峰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1)环状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其中含碳87.80%,含氢12.2%。B的一氯代物仅有一种,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是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M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则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的核磁共振氢谱图有__________个吸收峰,峰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9题)
4.
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Li1-xCoO2+LixC6=LiCoO2+ C6(x<1)。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Li+在电解质中由负极向正极迁移 |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xC6-xe-= xLi++ C6 |
C.充电时,若转移1mol e-,石墨C6电极将增重72g |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CoO2-xe-=Li1-xCoO2+ xLi+ |
5.
用惰性电极电解法制备硼酸[H3BO3或B(OH) 3]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阴极与阳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
B.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ˉ=O2↑+4H+ |
C.产品室中发生的反应是B(OH)3+OHˉ=B(OH)4ˉ |
D.每增加1 mol H3BO3产品,NaOH溶液增重22g |
6.
观察下列几个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阳极上析出红色固体 |
B.装置②的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正极相连 |
C.装置③中外电路电子由a极流向b极 |
D.装置④的离子交换膜允许阳离子、阴离子、水分子自由通过 |
8.
有机物CH3—CH=CH—Cl能发生的反应: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使溴水褪色 ⑤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⑥与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⑦加聚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上反应均可发生 | B.只有⑦不能发生 | C.只有⑥不能发生 | D.只有②不能发生 |
9.
制备异戊二烯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分子中只有1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 B.乙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
C.丙分子中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和羟基 | D.上述每步转化都属于消去反应 |
11.
有一混和液可能由NaOH、Na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现取等体积的两份上述溶液分别以酚酞和甲基橙为指示剂,用同样浓度的盐酸进行滴定,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 mL和V2 mL,如,V1<V2<2V1,则上述溶液中的溶质是( )
A.NaHCO3 | B.Na2CO3 | C.NaHCO3、Na2CO3 | D.Na2CO3、NaOH |
12.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液化石油气主要含乙烯、丙烯和甲烷 |
B.限制氟利昂的使用是为了保护大气臭氧层 |
C.在船身适当位置装锌块可以避免船体遭受腐蚀 |
D.工业上冶炼像钠、钙、镁、铝这样的活泼金属,需采用电解法 |
5.选择题- (共2题)
6.实验题- (共1题)
15.
某高校老师要求学生配制0.1 mol/L的KMnO4溶液100mL。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一)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学生取两只试管,均加入4mL 0.1 mol/L的KMnO4酸性溶液和10mL 0.1mol/L H2C2O4(乙二酸)溶液,振荡,A试管置于热水中,B试管置于凉水中,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要用 来酸化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tA tB(填“>”、“=”或“<”)。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实验二)测定某乙二酸溶液的浓度,具体操作为:
(1)滴定:准确量取25.00 mL乙二酸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少量酸酸化,将KMnO4溶液装入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在实验中发现,刚滴下少量KMnO4溶液时,溶液迅速变成紫红色。将锥形瓶摇动一段时间后,紫红色慢慢消失;再继续滴加时,紫红色就很快褪色了。
请解释原因: 。待到 ,证明达到滴定终点。
(2)计算:再重复上述操作2次,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则此乙二酸溶液的浓度为 。
(3) 误差分析:下列操作会导致乙二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配制KMnO4溶液定容时,仰视观察刻度线
B.未用待测液乙二酸润洗滴定管
C.滴定前锥形瓶有少量水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E.滴定时振荡锥形瓶有溶液飞溅出去
F.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实验一)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学生取两只试管,均加入4mL 0.1 mol/L的KMnO4酸性溶液和10mL 0.1mol/L H2C2O4(乙二酸)溶液,振荡,A试管置于热水中,B试管置于凉水中,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要用 来酸化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tA tB(填“>”、“=”或“<”)。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实验二)测定某乙二酸溶液的浓度,具体操作为:
(1)滴定:准确量取25.00 mL乙二酸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少量酸酸化,将KMnO4溶液装入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在实验中发现,刚滴下少量KMnO4溶液时,溶液迅速变成紫红色。将锥形瓶摇动一段时间后,紫红色慢慢消失;再继续滴加时,紫红色就很快褪色了。
请解释原因: 。待到 ,证明达到滴定终点。
(2)计算:再重复上述操作2次,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 | 滴定前读数(mL) | 滴定后读数(mL) |
1 | 0.00 | 20.10 |
2 | 1.00 | 20.90 |
3 | 0.00 | 22.10 |
则此乙二酸溶液的浓度为 。
(3) 误差分析:下列操作会导致乙二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配制KMnO4溶液定容时,仰视观察刻度线
B.未用待测液乙二酸润洗滴定管
C.滴定前锥形瓶有少量水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E.滴定时振荡锥形瓶有溶液飞溅出去
F.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