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5059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7

1.工业流程(共1题)

1.
某铜矿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还含有少量的Al2O3、Fe2O3和SiO2。某工厂利用此矿石炼制精铜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Cu2O+2H===Cu+Cu2+H2O)。

(1)滤液A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生成该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滤液A中存在该离子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G与固体混合物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的CuCl2溶液中,得到氯化钠、二氧化碳和一种绿色的不溶于水的盐(不含结晶水),该盐受热分解产生三种氧化物,则该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推断题(共2题)

2.
有机物A~H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它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D是一种合成高分子材料,此类物质如果大量使用易造成“白色污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反应③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有机物A、B、C、D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B不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A和D可以
b.B的同系物中,当碳原子数≥5时开始出现同分异构现象
c.等质量的A和D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量相等,生成CO2的量也相等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是一种速效局部冷冻麻醉剂,可由反应①或②制备,请指出用哪一个反应制备较好: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Q、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Z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Y与Q同主族,且Q的原子序数是Y的两倍。回答下列问题:
(1)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
(2)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所含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__。Q、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3)由X和Y可以形成一种液态化合物T,T分子含18个电子,则其电子式为_______。将Q的低价氧化物通入T可以生成一种强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氮元素的一种氢化物M,M分子含18个电子,用惰性电极,M、氧气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设计一个燃料电池,则M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2 L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4 mol A气体和6 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A(g)+5B(g)4C(g)+xD(g),5 min后达到平衡状态,经测定B的转化率为75%,D的浓度为2.7 mol·L1。则x=_______;A在平衡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从反应开始至平衡时,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C)=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19题)

4.
电动汽车以锂电池提供动力,锂电池技术已经成为汽车研究的前沿科技某锂电池的电池反应为:xLi+Li3-xNiCoMnO6 Li3NiCoMn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互为可逆反应
B.放电时,电池的负极反应为Li-e-=Li+
C.放电过程中,Li+向电池的负极移动
D.该电池可以采用醋酸、乙醇等作为电解质溶液
5.
某有机物的结构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1 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3 mol H2反应
C.能使溴水溶液褪色D.能催化氧化生成醛
6.
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为苯的同系物
B.该物质的官能团是苯环
C.该物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D.在铁做催化剂时,该物质可以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7.
柠檬烯具有良好的镇咳、祛痰、抑菌作用,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柠檬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柠檬烯只能与1 mol H2反应
B.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C.属于乙烯的同系物
D.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8.
分子式为C6H14的烷烃中,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
A.2个B.3个C.4个D.5个
9.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B.的分子式为:C8H8
C.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D.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10.
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6种B.7种C.8种D.9种
11.
下列实验操作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 象
结 论
A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
溶液分层,上层呈紫色
I2更易溶于有机溶剂
B
将铜片和M金属片用导线连接并插入M的硝酸盐溶液中
铜片溶解
金属性:M>Cu
C
将一小块Na放入酒精中
有气泡产生
酒精中含有水
D
将石蜡油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溶液褪色
气体中可能含有烯烃
 
A.AB.BC.CD.D
12.
中学化学常用的酸碱指示剂酚酞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酚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酚酞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酚酞的分子式为C20H14O4
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酚酞具有官能团羟基能与钠发生反应
13.
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化学家。烯烃复分解是指在催化条件下实现C=C双键断裂两边基团换位的反应。如图表示

则丙烯(CH3-CH=CH2)和丁烯(CH3-CH2-CH=CH2)发生烯烃复分解反应可生成新的烯烃种类数为( )
A.3B.4C.5D.6
14.
CO2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NH3+CO2+H2O
A.分子式为C3H6N3O3
B.三聚氰酸可与水形成氢键
C.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化合反应
15.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苯分子中含有C=C双键数目为3NA
B.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2NA
C.1 mol乙烯和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分子数为3NA
D.常温常压下,15 g 甲基含有的电子总数为10NA
16.
105 ℃、101 kPa时,甲烷、乙烷和乙烯组成的混合烃80 mL与过量O2混合并完全燃烧,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混合气体总体积增加了30 mL。原混合烃中乙烷的体积分数为
A.12.5%B.25%C.50%D.75%
17.
下列事实能够说明甲比乙金属性强的是( )
A.乙单质能从甲的盐溶液中置换出甲单质
B.甲单质与乙单质构成原电池,甲单质作负极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比较,乙比甲的强
D.甲、乙的单质都能与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甲单质与盐酸反应更剧烈
18.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和D同主族;X、Y、N分别是由以上四种元素中两种组成的化合物,Z是由以上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若X与Y的摩尔质量相同,Y为淡黄色固体,N常温下是液体,上述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省略),则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M>N,沸点M>N
B.原子半径:D>B>C>A
C.Z 为 NaOH
D.M中含有非极性键
19.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微粒半径:Fe(OH)3胶粒<K+<S2B.碱性:Mg(OH)2<Al(OH)3<NaOH
C.热稳定性:PH3<NH3<H2OD.熔点:Li<Na<K
20.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乙醇中的水
加入生石灰,蒸馏
B
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将混合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
鉴别苯和环己烷
加入溴水振荡,静置后观察分层及颜色差异
D
分离苯和溴苯
加水后分液
 
A.AB.BC.CD.D
21.
物质的鉴别方法多种多样。下列物质鉴别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水鉴别乙醇、苯、溴苯B.用Ba(OH)2溶液鉴别硫酸钠和亚硫酸钠
C.用溴水鉴别甲烷和乙烯D.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乙醇溶液和盐酸
22.
“生物质能”主要指树木、庄稼、草类等植物直接或间接提供的能量。下列做法既可利用生物质能,又可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
A.秸秆就地焚烧B.秸秆粉碎还田C.秸秆生产沼气D.秸秆造纸

4.填空题(共1题)

23.
Ⅰ.由苯乙烯制得的聚苯乙烯可用于制造一次性餐具。
(1)苯乙烯制取聚苯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乙二醇的结构简式:HOCH2—CH2OH
(2)乙二醇被足量氧气在铜作催化剂条件下氧化成醛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二醇与足量N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2CH3CH2OH CH3CH2OCH2CH3+H2O,请写出两分子乙二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六元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24.
兴趣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备溴苯并探究其反应类型。

(1)仪器a名称为_________。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打开a的活塞将苯和溴的混合液滴入b中,反应立即开始。写出b中发生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后,首先观察到b中液体沸腾,且装置内充满红棕色气体。然后观察到B中倒扣的漏斗内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说明b中反应有HBr生成,证明制备溴苯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4)甲同学向B装置的烧杯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据此进一步确证有HBr生成。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判断并不准确,则可能的理由是___________。如果要排除干扰,可在A、B之间增加一个洗气瓶,内装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①NaOH溶液 ②饱和Na2CO3溶液 ③Na2SO3溶液 ④CCl4
(5)纯硝基苯是无色、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具有苦杏仁味的油状液体。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装置如图所示,主要步骤如下(并非正确顺序):

a.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酸,加入反应器中。
b.在50~60 ℃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c.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苯。
d.向室温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合均匀。
e.除去混合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 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
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b中的加热方法为___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粗产品用5% 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工业流程:(1道)

    推断题:(2道)

    单选题:(19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