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5053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31

1.综合题(共3题)

1.
用废铅蓄电池的铅泥(含PbSO4、PbO和Pb等)可制备精细化工产品3PbO·PbSO4·H2O(三盐),主要制备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铅蓄电池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其工作原理是Pb+PbO2+2H2SO42PbSO4+2H2O。若铅蓄电池放电前正、负极质量相等,放电时转移了1 mol电子,则理论上两极质量之差为__________。
(2)将滤液1、滤液3合并,经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等操作,可得到一种结晶水合物(Mr=322),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酸溶时铅与硝酸反应生成Pb(NO3)2及NO。滤液2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填化学式)。
(4)步骤⑥合成三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⑦的洗涤操作中,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完全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
金属镓是广泛用于电子工业和通讯领域的重要金属,化学性质与铝元素相似。
(1)工业上提纯镓的方法很多,其中以电解精炼法为多。具体原理如下:以待提纯的粗镓(内含Zn、Fe、Cu杂质)为阳极,以高纯镓为阴极,以NaOH水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在电流作用下使粗镓在阳极溶解进入电解质溶液,并通过某种离子迁移技术到达阴极并在阴极放电析出高纯镓。
①已知离子氧化性顺序为Zn2+<Ga3+<Fe2+<Cu2+。电解精炼镓时阳极泥的成分是_______。
②GaO2-在阴极放电的电极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利用固态Ga与NH3高温条件下合成固体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同时又有氢气生成。反应中每生成3 mol H2时就会放出30.8 kJ热量。
①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定条件下,加入一定量的Ga与NH3进行上述反应,下列叙述符合事实且可作为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_______________。
A.恒温恒压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断裂3 mol H—H键,同时断裂2 mol N—H键
C.恒温恒压下达平衡后再加入2 mol H2使平衡移动,NH3消耗速率等于原平衡时NH3的消耗速率
D.升高温度,氢气的生成速率先增大再减小
3.
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是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水质的主要措施之一。
(1)硫酸厂的酸性废水中砷(As)元素(主要以H3AsO3形式存在)含量极高,为控制砷的排放,某工厂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含砷废水。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已知砷是氮的同族元素,比氮原子多2个电子层,砷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____________。
②工业上采用硫化法(通常用硫化钠)去除废水中的砷,生成物为难溶性的三硫化二砷,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镀厂的废水中含有的CN-有剧毒,需要处理加以排放。处理含CN-废水的方法之一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CN-被氧气氧化成HCO3-,同时生成NH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电渗析法处理厨房垃极发酵液,同时得到乳酸的原理如图所示(图中“HA”表示乳酸分子,A-表示乳酸根离子):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简述浓缩室中得到浓乳酸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电解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可控制阳极室的pH约为6~8,此时进入浓缩室的OH-可忽略不计。400 mL 10 g/L 乳酸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浓度上升为145 g/L(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阴极上产生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________L(提示:乳酸的摩尔质量为90 g/mol)。

2.单选题(共16题)

4.
一种钌(Ru)基配合物光敏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及电池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镀铂导电玻璃的作用是传递I-
B.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变为电能,X为电池的正极
C.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3-的浓度均不断减小
D.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反应2Ru3++3I-═2Ru2++I3-
5.
利用电解法制备Ca(H2PO4)2并得到副产物NaOH和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膜可以为质子交换膜
B.阴极室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C.可用铁电极替换阴极的石墨电极
D.每转移2 mol e-,阳极室中c(Ca2+)降低1 mol/L
6.
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一种安全稳定、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工业上通过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铵和盐酸的方法制备,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电极接电源的负极,在b极区流出的Y溶液是稀盐酸
B.二氧化氯发生器中排出的X溶液中溶质主要为NaCl和NaOH
C.电解过程中二氧化氯发生器中产生2.24L(标准状况)NH3,则b极产生0.6gH2
D.电解池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H4+-6e-+4OH-+3Cl-=NCl3+4H2O
7.
在500mL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mol/L,用石墨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mol
B.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98g的Cu(OH)2可恢复为原溶液
C.原混合溶液中c(K+)=4mol/L
D.电解后溶液中c(H+)=2mol/L
8.
下图是采用新能源储能器件将CO2转化为固体产物,实现CO2的固定和储能灵活应用的装置。储能器件使用Li-CO2电池,组成为:钌电极/CO2饱和的LiClO4-DMSO电解液/锂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Li-CO2电池的电解液由LiClO4和DMSO溶于水得到
B.CO2的固定中,每转移8 mol e-,生成6 mol气体
C.过程Ⅱ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过程Ⅰ的钌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2CO3+C-4e-═4Li++3CO2
9.
某同学为测定Na2CO3固体(含少量NaCl)的纯度,设计如下装置(含试剂)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必须在②③间添加吸收HCl的装置
B.④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气体影响实验的精确度
C.通入空气的作用是保证②中产生的气体完全转移到③中
D.称取样品和③中产生的沉淀的质量即可求算Na2CO3固体的纯度
10.
Y形管是一种特殊的仪器,与其他仪器组合可以进行某些实验探究。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探究SO2与BaCl2反应生成BaSO3沉淀的条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e、f两管中的试剂可以分别是浓氨水和NaOH固体
B.玻璃管的作用是连通大气,使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广口瓶,参与反应
C.c、d两根导管都必须插入BaCl2溶液中,保证气体与Ba2+充分接触
D.Y形管乙中产生的为氧化性气体,将BaSO3氧化为BaSO4沉淀
11.
现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取氨气时烧瓶中的固体常用CaO或CaCl2
B.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置于三颈瓶口,试纸变红,说明NH3已经集满
C.关闭a,将单孔塞(插有吸入水的胶头滴管)塞紧颈口c,打开b,完成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则E点时喷泉最剧烈
D.工业上,若出现液氨泄漏,喷稀盐酸比喷洒NaHCO3溶液处理效果好
12.
下列关于某些离子的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或HCO3-
B.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C.向某溶液中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
D.向某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溶液中存在NH4+
13.
为测定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2种实验方案,说法不正确的是
方案一:镁铝合金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方案二:称量m g铝镁合金粉末,放在图中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灼烧。测得固体质量增重。
A.方案一中若称取5.4 g合金粉末样品,投入V mL 2.0 mol/L NaOH溶液中反应,则V≥100 mL
B.方案一中测定剩余固体质量时,过滤后未洗涤固体就干燥、称量,则镁的质量分数偏高
C.方案二中欲计算镁的质量分数,实验中还需测定灼烧后固体的质量
D.方案二中若用空气代替O2进行实验,则测定结果偏高
14.
以下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食盐水中混有的杂质碘
B.萃取时振荡混合液
C.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
D.闻气体的气味
15.
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l、CO32、OH等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三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中,顺序正确的是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④②③②①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①②④②③
16.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向碘化钠稀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立即生成大量紫黑色固体
B.向分别装有1g Na2CO3和NaHCO3固体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水,温度高的为Na2CO3
C.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变红,说明样品变质
D.中和热测定时环形玻璃搅拌棒要不断顺时针搅拌,目的是为了混合均匀,充分反应
17.
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或操作、观察或记录、结论或解释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设计或操作
观察或记录
结论或解释
A.
将少量浓硝酸分多次加入Cu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
产生红棕色气体
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
B.
某粉末用酒精润湿后,用铂丝蘸取做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该粉末一定不含钾盐
C.
将Na2O2裹入棉花中,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
棉花燃烧
Na2O2与CO2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D.
将过量的CO2通入CaCl2溶液中
无白色沉淀出现
生成的Ca(HCO3)2可溶于水
 
A. A B. B C. C D. D
18.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足量的Fe在Cl2中燃烧只生成FeCl3
B.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它能和水蒸气反应生成H2和Fe(OH)3
C.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
D.向某溶液中加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且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只含Fe2+
19.
化学与生产、 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砒霜的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
B.氢氧化铝和碳酸钠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过量服用阿司匹林引起酸中毒后,可用静脉注射NaHCO3溶液的方法解毒
D.铜单质制成的“纳米铜”在空气中能燃烧,说明“纳米铜”的金属性比铜片强

3.实验题(共1题)

20.
氢化铝锂(LiAlH4)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某课题组设计实验制备氢化铝锂并测定其纯度。已知:氢化铝锂、氢化锂遇水都剧烈反应并产生同一种气体。活泼金属硫化物与酸反应产生H2S气体。
Ⅰ、制备氢化锂:选择下图中的装置制备氢化锂(有些装置可重复使用):

(1)装置的连接顺序(从左至右)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查好装置的气密性,打开装置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后,点燃酒精灯前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Ⅱ、制备氢化铝锂
1947年,Schlesinger、Bond和Finholt首次制得氢化铝锂,其方法是使氢化锂与无水三氯化铝按一定比例在乙醚中混合,搅拌,充分反应后,经一系列操作得到LiAlH4晶体。
(3)写出氢化锂与无水三氯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测定氢化铝锂产品(不含氢化锂)的纯度
(4)按下图连接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装好药品(Y形管中的蒸馏水足量,为了避免氢化铝锂遇水发生爆炸,蒸馏水中需掺入四氢呋喃作稀释剂),启动反应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5)在标准状况下,反应前量气管(由碱式滴定管改装而成)读数为V1 mL,反应完毕并冷却之后,量气管读数为V2 mL。该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用含a、V1、V2的代数式表示)。如果起始读数时俯视刻度线,测得的结果将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