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1)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x、y、z、d、e、f、g、h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① 比较y、z、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② 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化合物A,A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其电子式为_____;
③ 下列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如下,其中不是和f同一主族的是____________
a.5 b. 21 c. 49 d. 81
④能表示出g和h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能表示出y和h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F、Cl、Br、I位于周期表的VIIA族。通过下列实验比较出卤族氧化性的强弱。实验如下:
①通过卤素间置换反应比较氧化性强弱的实验是___________。(填写1、2、3、4)
②滴加CCl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实验能否说明氯的氧化性强于溴?判断并说明你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

① 比较y、z、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② 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化合物A,A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其电子式为_____;
③ 下列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如下,其中不是和f同一主族的是____________
a.5 b. 21 c. 49 d. 81
④能表示出g和h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能表示出y和h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F、Cl、Br、I位于周期表的VIIA族。通过下列实验比较出卤族氧化性的强弱。实验如下:

①通过卤素间置换反应比较氧化性强弱的实验是___________。(填写1、2、3、4)
②滴加CCl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实验能否说明氯的氧化性强于溴?判断并说明你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1题)
2.
铅蓄电池是一种典型的可充电电池,其放电时的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2+4H++2SO42- =2PbSO4+2H2O,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为:Pb-2e- = Pb2+ |
B.铅蓄电池是二次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Pb板通过导线流向PbO2板 |
D.电池工作时,溶液中H+移向PbO2板 |
8.
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的是
A.A单质能与B的盐溶液反应 |
B.常温时,A能从稀盐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
C.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
D.1 mol A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多 |
10.
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
B.溴单质与水的反应比氯单质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
C.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 |
D.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 |
11.
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 ( )
选项 | 事实 | 推测 |
A | Mg与水反应缓慢,Ca与水反应较快 | Ba(第ⅡA族)与水反应会更快 |
B | Si是半导体材料,同族的Ge也是半导体材料 | 第ⅣA族的元素的单质都可作半导体材料 |
C | HCl在1 500 ℃时分解,HI在230 ℃时分解 | 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 |
D | Si与H2高温时缓慢反应,S与H2加热能反应 | P与H2在高温时反应 |
A.A | B.B | C.C | D.D |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
B.元素周期表有18纵列,7横行,故有18个族,7个周期 |
C.第ⅠA族就是碱金属 |
D.某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则和其同周期ⅢA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a+11 |
3.实验题- (共2题)
13.
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CH4与Cl2发生反应的条件是漫射光照射;若用日光直射,可能会引起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量筒内壁出现油状液滴,饱和食盐水中有少量固体析出,_____,_____等。
(3)实验中生成的油状液滴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其中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饱和食盐水而不用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CH4与Cl2发生反应的条件是漫射光照射;若用日光直射,可能会引起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量筒内壁出现油状液滴,饱和食盐水中有少量固体析出,_____,_____等。
(3)实验中生成的油状液滴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其中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饱和食盐水而不用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4.
(1)利用原电池装置可以验证Fe3+与Cu2+氧化性相对强弱,如下图所示。

该方案的实验原理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为原电池。写出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该装置中的负极材料是______(填化学式),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证明2Fe3++2I-⇌2Fe2++I2为可逆反应,设计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
取5mL0.1mol/LKI溶液,滴加2mL0.1mol/L的FeCl3溶液,再继续加入2mLCCl4,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再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
①方案一中能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②有同学认为方案一设计不够严密,即使该反应为不可逆反应也可能出现上述现象,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
方案二:
设计如下图原电池装置,接通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注:灵敏电流计指针总是偏向电源正极),随着时间进行电流计读数逐渐变小,最后读数变为零。当指针读数变零后,在右管中加入1mol/L FeCl2溶液。

③方案二中,“读数变为零”是因为____________.
④“在右管中加入1mol/L FeCl2溶液”后,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______偏转(填“向左”、“向右”或“不”),可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该方案的实验原理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为原电池。写出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该装置中的负极材料是______(填化学式),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证明2Fe3++2I-⇌2Fe2++I2为可逆反应,设计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
取5mL0.1mol/LKI溶液,滴加2mL0.1mol/L的FeCl3溶液,再继续加入2mLCCl4,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再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
①方案一中能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②有同学认为方案一设计不够严密,即使该反应为不可逆反应也可能出现上述现象,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
方案二:
设计如下图原电池装置,接通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注:灵敏电流计指针总是偏向电源正极),随着时间进行电流计读数逐渐变小,最后读数变为零。当指针读数变零后,在右管中加入1mol/L FeCl2溶液。

③方案二中,“读数变为零”是因为____________.
④“在右管中加入1mol/L FeCl2溶液”后,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______偏转(填“向左”、“向右”或“不”),可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