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理)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5025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30

1.推断题(共1题)

1.
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W 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 和 Ne 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在Z所在的周期中,Z 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最强;四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请回答下列问题:

(1)X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为____________。
(2)Z 的同族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W、X、Z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X2W2的电子式为________。
(4)Y 与 Z 形成的化合物YZ4在常温下是一种液态,它和足量水反应,生成一种弱酸和一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Z 的氧化物很多,其中一种黄绿色气体M,其氧含量为 47.41%,可用于水处理, M 在液态和浓缩气态时具有爆炸性。 M 可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两种稳定的盐,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5,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3题)

2.
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蓄电池。其结构如下图所示,放电时其电池反应如下:PbO2+Pb+2H2SO4===2PbSO4+2H2O。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Pb作为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
B.PbO2得电子,被还原
C.负极反应是Pb+SO42--2e===PbSO4
D.电池放电时,溶液酸性增强
3.
俄罗斯科学家用铪和钨两种核素精确测定了地球和月球的年龄,得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它们是根据18272Hf(铪-182)和18274W(钨-182)两种核素的含量比例得出的。下列有关铪-182和钨-182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在周期表中处于相邻位置B.互为同位素
C.电子数相同D.中子数分别为110个和108个
4.
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①MgCl2  ②Na2O2  ③KOH    ④CO2   ⑤NaClO   ⑥H2SO4   ⑦NH3·H2O
A.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⑤⑥
5.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X
Y
 
 
Z
W
 
A.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Z>Y>X
B.WO2是一种有毒气体,但不属于酸性氧化物
C.常见气态氢化物稳定性:W>Z>Y>X
D.XW2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6.
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和Z同族。Z的单质为黄绿色气体,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含YZW的溶液,具有漂白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B.X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于Z的
C.Y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D.X与Z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7.
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碘的氢化物不稳定B.铍(Be)的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镁弱
C.硒(Se)化氢比硫化氢稳定D.氢氧化钠比氢氧化镁的碱性强
8.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第ⅢB族B.第ⅠA族元素单质均能与水反应
C.第ⅡA族中无非金属元素D.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的种类比非金属元素多
9.
2 mol某金属单质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67.2L H2(标准状况),并转变为具有Ne原子电子层结构的离子,该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三周期第ⅠA族B.第三周期第ⅡA族
C.第三周期第ⅢA族D.第四周期第ⅢA族
10.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
B.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
C.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产物中的化学键形成
D.极性键、非极性键和氢键等都属于共价键
11.
下列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 M的原子序数为37的是()。
12.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铁粉加入稀硝酸中
铁粉溶解,有气体生成
产生的气体为 H2
B
将铜粉加入 Fe2(SO4)3溶液中
铜粉溶解
金属性:Cu>Fe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未滴落下来
熔点:Al>Al2O3
D
将 KI 和 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 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氧化性:Fe3+>I2
 
A.AB.BC.CD.D
13.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有毒,一定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
B.二氧化硅有半导体性能,可用于制作光电池
C.爆竹燃放过程中,硫燃烧直接生成三氧化硫
D.同位素示踪技术常用于医疗、考古及物质变化规律的探究
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风力、化石燃料、天然铀矿都是一次能源
B.开发氢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是践行低碳生活的有效途径
C.用脫硫处理的煤代替原煤作燃料可以有效减少空气中CO2气体的含量
D.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

3.填空题(共1题)

15.
原电池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1)某兴趣小组为研究电池原理,设计如图A装置。


A
B
 
①a和b不连接时,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a和b用导线连接,Cu极为原电池________(填“正”或“负”)极,该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无论a和b是否连接,Zn片均被腐蚀,若转移了0.4 mol电子,则理论上Zn片质量减轻________ g。
(2)如图B是甲烷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_(填“a”或“b”)电极,该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实验题(共1题)

16.
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次氯酸的电子式____________。
Ⅱ.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仪器D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填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尾气吸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