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A与C、 B与D同主族, C的离子和B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呈碱性, E的单质为黄绿色气体可用于漂白和消毒,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由A和B、D、E所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热稳定性最差的是___________;
(2)由A和C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表示为___________;
(3)由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所得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其中存在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___。
(4)元素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单质E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由A和B、D、E所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热稳定性最差的是___________;
(2)由A和C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表示为___________;
(3)由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所得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其中存在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___。
(4)元素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单质E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9题)
3.
下列关于甲烷、乙烯、苯三种烃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只有甲烷不能因化学反应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B.除甲烷外,其余两种分子内所有原子都共平面 |
C.甲烷和苯属于饱和烃,乙烯是不饱和烃 |
D.在空气中分别完全燃烧等质量的这三种烃,苯消耗的氧气最多 |
4.
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下列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
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苯中所有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
苯与氢气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能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
苯在溴化铁存在的条件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A.![]() | B.![]() |
C.![]() | D.![]() |
5.
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油中含有![]() |
B.含![]() |
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它作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等 |
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分馏的方法把它们从煤中分离出来 |
6.
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 |
B.反应![]() |
C.反应![]() ![]() |
D.反应![]() |
7.
某研究性小组为了探究石蜡油分解产物,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蜡油是石油减压蒸馏的产物 |
B.碎瓷片加快了石蜡油的分解 |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生成了乙烯 |
D.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
8.
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 实验 | 结论 |
A. | 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 该有机物属于烃类物质 |
B. |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 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
C. |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 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 |
D. |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 生产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
A. A B. B C. C D. D
9.
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溴苯中混有溴,将其加入NaOH稀溶液中反复洗涤、分液 |
B.乙烷中混有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 |
C.硝基苯中混有浓硝酸和浓硫酸,将其加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 |
D.乙烯中混有SO2和CO2,将其通入NaOH溶液中洗气 |
10.
将一定量的甲烷燃烧后得到CO、CO2和水蒸气,混和气体的质量是49.6g,通过无水氯化钙时,无水氯化钙增重25.2g,则CO2的质量是( )
A.12. 5g | B.13.2g | C.19.7g | D.24.4g |
11.
关于有机物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酸性条件下,![]() ![]() ![]() |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
C.淀粉与纤维素通式相同,但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
D.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的葡萄糖:在水解液中直接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
12.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 |
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 |
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应速率 |
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
13.
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能导电
②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③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它不是一元酸
④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常温下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⑤1mol乙酸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生成88g乙酸乙酯
⑥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得到
①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能导电
②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③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它不是一元酸
④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常温下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⑤1mol乙酸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生成88g乙酸乙酯
⑥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得到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⑥ | C.①②④⑥ | D.②④⑤⑥ |
14.
检验淀粉、蛋白质、葡萄糖溶液,依次可分别使用的试剂和对应的现象正确的是
A.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 |
B.浓硝酸,变黄色;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 |
C.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 |
D.碘水,变蓝色;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浓硝酸,变黄色 |
15.
通过
标记的
进行跟踪研究,医学界发现了一种
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杀死艾滋病病毒。有关
和
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刚石与![]() |
B.![]() ![]() |
C.![]() ![]() |
D.![]() ![]() ![]() |
16.
下列预测某些碱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 已知某些碱金属元素及其单质的性质 | 预测某些碱金属元素及其单质的性质 |
A | 锂、钠、钾三种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存在 | 铷元素和铯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存在 |
B | 钾单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比钠单质更剧烈,甚至能燃烧 | 铷单质和铯单质比钾单质更容易与氧气反应,遇到空气就会立即燃烧 |
C | 钾单质与水反应比钠单质更剧烈,甚至爆炸 | 铷和铯比钾更容易与水反应,遇水立即燃烧,甚至爆炸 |
D | 锂元素和钠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都是![]() ![]() ![]() | 锂单质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有![]() ![]() |
A.A | B.B | C.C | D.D |
17.
可以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的溶解度比
的大
的氧化性比
的强
的酸性比
的强
比
稳定
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能与铁反应生成
,硫与铁反应生成FeS
可以从
溶液中置换出S
同浓度的HCl和
的水溶液,前者酸性强
或
还原性比
或
弱



















A.![]() | B.![]() |
C.![]() | D.![]() |
18.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元素非金属性比较为:![]() |
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
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
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
1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 |
B.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 |
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如何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无毒无害的治理 |
D.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主要是由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造成的 |
20.
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
。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要求的是( )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 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
C.以铜和浓硫酸为原料生产硫酸铜 | D.用二氧化硅制备高纯硅 |
3.选择题- (共2题)
21.采用A-D中的哪些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和度 ④检验异花传粉的植物杂种F1遗传因
子组成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和度 ④检验异花传粉的植物杂种F1遗传因

22.采用A-D中的哪些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和度 ④检验异花传粉的植物杂种F1遗传因
子组成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和度 ④检验异花传粉的植物杂种F1遗传因

4.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