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5015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3

1.综合题(共1题)

1.
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及身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研究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
①在钠碱循环法中,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溶液吸收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②吸收液吸收的过程中,变化关系如下表:


1∶1





 
由上表判断,溶液显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______。
③当吸收液的降至约为6时,需送至电解槽再生。再生示意图如下:

写出在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当阴极室中溶液升至8以上时,吸收液再生并循环利用。
(2)用催化还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若用标准状况下还原,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_(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表示),放出的热量为______
(3)工业上合成氨所需氢气的制备过程中,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一定条件下,将以体积比为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______。

2.推断题(共2题)

2.
物质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列出)。其中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气体和固体。单质可与的浓溶液发生反应,为砖红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电解可提纯物质,现以碱性锌锰电池为外电源,在该电解反应中电解质溶液是_________,阳极物质是____________。是碱性锌锰电池的正极材料,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4)将充入一个固定容积为的密闭容器中, 在一定温度并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①,经半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含,则____________;若温度不变,继续通入,则平衡___________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再次达到平衡后,____________
(5)写出转化过程中,甲醛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3.
华法林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可由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得到(部分反应条件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的名称为______,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2)的分子式是______。的反应中,加入的化合物与银氨溶液可发生银镜反应,该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取代反应,其另一产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完全燃烧最少需要消耗 ____________
(4)的同分异构体是芳香酸,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两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图中,能缩合成体型高分子化合物的酚类单体是____________ ,写出能检验该物质存在的显色反应中所用的试剂及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的原理为:①C6H5OH++C2H5OH和②+C2H5O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5题)

4.
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溶液,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向阳极移动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逐渐减小
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电子,消耗氧气(标准状况)
5.
对下图两种化合物的结构或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不是同分异构体
B.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相同
C.均能与溴水反应
D.可用红外光谱区分,但不能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
6.
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向饱和硼酸溶液中滴加溶液,有气体生成
C.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D.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B.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C.使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肥皂去污能力差
D.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
8.
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
现象
结论
A.某溶液中滴加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无
B.①某溶液中加入溶液
②再加足量盐酸
①产生白色沉淀
②仍有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
C.向含有的悬浊液中滴加溶液
生成黑色沉淀

D.向溶液中通入
溶液变浑浊
酸性:
 
A.A   B.B    C.C    D.D

4.实验题(共1题)

9.
实验室从含碘废液(除外,含有等)中回收碘,实验过程如下:

(1)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溶液,将废液中的还原为,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操作将还原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的名称为__________。
(3)氧化时,在三颈瓶中将含的水溶液用盐酸调至约为2,缓慢通入,在40℃左右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控制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仪器a、b的名称分别为:a__________、b__________;仪器b中盛放的溶液为__________。

(4)已知:;某含碘废水(约为8)中一定存在,可能存在中的一种或两种。请补充完整检验含碘废水中是否含有的实验方案(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淀粉溶液、溶液、溶液)。
①取适量含碘废水用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层用淀粉溶液检验不出有碘单质存在;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另从水层中取少量溶液,加入淀粉溶液,加盐酸酸化后,滴加溶液,若溶液变蓝说明废水中含有;否则说明废水中不含有
(5)二氧化氯(,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和水处理剂。现用氧化酸性含废液回收碘。
①完成氧化的离子方程式:ClO2+I-1+__________=+Cl-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处理含相同量的废液回收碘,所需的物质的量是的______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2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