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20届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50141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2

1.综合题(共1题)

1.
功能高分子P的合成路线如下:

(1)葡萄糖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A中的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化合物H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 化合物A到B的转变涉及到消去反应
B 化合物C中有4个手性碳碳原子
C 化合物F与G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区分
D 1molP完全水解至少需要2molNaOH
(4)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5)化合物X是B的同分异构体,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①7.30g的X与足量饱和碳酸氢钠可释放出2.24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
②X分子中含有两个甲基
(6)已知:2CH3CHO
请设计以乙烯为原料制备F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用流程图表示)_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化合物X由三种元素组成,为探究其组成的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提示:化合物E的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请回答:
(1)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强碱Y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在常温和干燥的条件下,化合物X可以稳定存在,但它在水溶液中不稳定,一段时间后转化为红褐色沉淀和一种气体单质。
①化合物X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人们针对化合物X的稳定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下列物质可以提高化合物X在水溶液中稳定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
A KHSO4 B K2CO3 C CH3COOK D K2SO3
③为研究温度对化合物X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X有多种制备方法其中一种方法是在强碱Y条件下用次氯酸钾与红褐色沉淀B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10题)

3.
钠离子电池具有成本低、能量转换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一种钠离子电池用碳基材料(NamCn)作负极,利用钠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嵌脱过程实现充放电,该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充电时,阴极质量减小且Na+数目增加
B.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aCoO2-me-=Na1-mCoO2+mNa+
C.放电时,Na+向正极移动
D.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amCn-me-=mNa++Cn
4.
化学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C.人造棉、蚕丝、棉花、涤纶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向汽油中添加乙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5.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2-二甲基己烷
B.等质量的聚乙烯、甲烷、乙炔分别充分燃烧,所耗氧气的量依次减少
C.用酒精消毒,其原理是酒精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
D.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的分子式都为C12H22O11,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7.
某解热镇痛抗炎药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7H16NO5
B.该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上共有10个峰
C.该物质与浓溴水作用有白色沉淀生成
D.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最终可以得到3种物质
8.
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A
配制0.100mol·L-1的Na2CO3溶液
称取5.3g固体Na2CO3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冷却后,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定容
B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将少量95%的乙醇和氯化钴晶体(CoCl2·6H2O)溶于水配成粉红色溶液,然后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C
验证淀粉水解产物有无还原性
淀粉与稀硫酸溶液共热,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A.AB.BC.CD.D
9.
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B.乙烷的球棍模型:
C.的结构示意图:D.次氯酸的电子式:
10.
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为短周期元素,其中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Y
 
 
 
Z
W
T
 
 
 
 
A.Y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比X氢化物的沸点高
B.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W的弱
C.ZY2、XW4与Na2Z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存在TZ2和TW4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准确量取25.00mL的液体可选用移液管、量筒或滴定管等量具
B.实验过程中若皮肤不慎沾上少量酸液,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最后再用水冲洗
C.用分液漏斗分液时要经过振荡、放气、静置后,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再打开旋塞,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D.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盐酸和NaOH溶液的总质量mg,反应前后体系温度变化为t,反应液的比热容为,则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为
12.
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纯化工业氧化锌(含有Fe(Ⅱ),Mn(Ⅱ),Ni(Ⅱ)等杂质)的流程如下:
工业ZnO浸出液滤液滤液滤饼ZnO
提示:在本实验条件下,Ni(Ⅱ)不能被氧化:Fe(OH)3在pH约为4时完全沉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除去的杂质离子只有Mn2+,其反应是2MnO4-+3Mn2++2H2O=5MnO2↓+4H+
B.调节pH约为5的目的是增强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
C.③中过滤得到的滤渣中,除了过量的锌外还有Fe和Ni
D.取干燥后的滤饼11.2g,煅烧可得到产品8.1g,④中产物的成分可能是

4.实验题(共1题)

13.
呋喃甲酸是抗菌素的一种,在食品工业中用作防腐剂,也用作涂料添加剂、医药、香料等的中间体,可用呋喃甲醛制备,其实验原理如下:


已知:
Ⅰ.反应1是放热反应;
Ⅱ.乙醚的沸点是34.6℃,易混发,遇明火易燃,其蒸汽可使人失去知觉;
Ⅲ.呋喃甲酸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且升温过程中溶解度变化较大。
(实验步骤)
向三颈烧瓶中加入16.4mL(0.200mol)呋喃甲醛,控制温度在8~12℃下滴加20mL40%的NaOH溶液,并搅拌回流半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水使其恰好溶解,加入乙醚分离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盐,向水层中慢慢滴加浓盐酸,搅拌,析出晶体,并通过进一步提纯得到精产品9.50g。

(1)请写出图中装置M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①中,为了控制反应温度在8~12℃,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4)在对有机层进行蒸馏分离时,用下图中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装置更好,与另一装置相比,该装置具有以下优点:________________。

A B
(5)在粗呋喃甲酸进行提纯时,要经过溶解→活性炭脱色→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___→抽滤→洗涤→干燥。
①请在上述空格内填写合格的操作名称。
②其中溶解时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上述提纯过程中晶体洗涤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
(6)呋喃甲酸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